履带拖拉机tracklaying tractor装有履带行走机构的拖拉机。 发展简史 1770年英格兰人埃奇沃思(RichardLovell Edgeworth)提出一种能自动连续敷设和捡拾履带的机器,并获得了发明权,被认为是履带行走机构的最早构思。1867年美国米尼斯(T.S.Minnis)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农用履带拖拉机,它装有三套履带装置,后部两条履带通过齿轮由蒸气机驱动。1888年由俄国布里诺夫(Ф.А.ълинов)研制出具有两条履带装置的拖拉机。 履带拖拉机应用于农业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1904年美国制造了装有单缸蒸气机的农业履带拖拉机。1931年首次将柴油机装在履带拖拉机上。此后各公司生产的履带拖拉机在总体布置上基本与现代履带拖拉机相似。1959年中国开始批量生产农业履带拖拉机。 60年代中期以来,农业上使用履带拖拉机的国家已经很少,使用数量最多的国家是苏联,其次是中国和意大利。最大的农用履带拖拉机功率达190千瓦,由美国生产。而使用数量最多的是功率在80千瓦以下的农业履带拖拉机。 功能和适用范围 履带拖拉机与轮式拖拉机相比,附着力大,在旱田茬地上的附着系数为0.7~0.85;滑转损失小,一般滑转率为3~7%,牵引效率可达70~80%;平均接地压力较低(为35—50千帕),因而对土壤的压实作用小,通过性能好;重心低,稳定性好;转向半径小。因此,农业履带拖拉机适用于耕地、开荒、农田建设、低湿地和沼泽地上重负荷作业及坡地作业。在轮式拖拉机不适应的地区使用较多。但履带拖拉机不能在公路上进行运输作业,不便于长距离转移,制造和使用成本较高。 类型与结构特点 农业履带拖拉机分通用型、中耕型、沼泽地型和坡地型。后三种机型常在通用型基础上变型而成。农业履带拖拉机经过相应的改装和配上各种工作装置可以成为农田基本建设和工业、林业建设中的各种专用机型。 农业履带拖拉机一般都带有液压悬挂系统和牵引装置,液压系统为分置式的居多。后置动力输出轴具有1~2种标准转速。另外,还常具有1~2组液压动力输出点,向农机具提供液压动力。多采用机械式传动,转向机构则采用多片转向离合器或行星机构,制动器多数为带式,最终传动多为外啮合齿轮式,也有采用行星机构的。行走系统可采用平衡弹性悬架,整体式履带;工农业兼用的履带拖拉机通常采用半刚性悬架,组合式履带(见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统)。 发展趋势 在整机总体布置和一些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时,应同时考虑农用、工业用、林业用及其他变型通用的可能性;在牵引力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增大功率,提高作业速度和生产效率;增大发动机扭矩储备系数以适应变负荷少换档的需要,中型农业履带拖拉机以采用啮合套或同步器换档的变速箱为主,大型农业履带拖拉机多采用部分动力换档变速箱或全动力换档变速箱;操纵系统将向液压化发展。 履带拖拉机track laying tractor又称链轨拖拉机。以履带为行走装置,驱动轮圈绕履带循环运动,支重轮在履带上滚动前进的拖拉机。这种拖拉机牵引附着性能好,单位机宽牵引力大,接地比压小,越野性强,稳定性强;在潮湿地及黏重土壤上作业,比一般轮式拖拉机有更好的使用性能。除用于田间作业外,在工业及农田基本建设中也较多应用履带拖拉机。但这种拖拉机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不适合在道路上进行运输作业。 履带拖拉机以履带为行走装置的拖拉机,又称链轨拖拉机。1867年美国研制出第1台履带拖拉机。20世纪初履带拖拉机应用于农业。1931年出现柴油履带拖拉机。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使用国家已经很少。履带拖拉机牵引效率可达70%~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