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名言: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句意: 处于安全的境况下要想到危难, 有了这种想法就会事先有应付危难的准备, 有了这种准备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左传·襄公十一年》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注释】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居,处。 思:想,考虑。 备:事先有准备。 患:祸患。 【赏析】 鲁襄公十一年,郑国与宋国在边境发生摩擦,郑国派兵袭宋。九月,晋国率各诸侯大军攻打郑国。郑国求和,派子展出城与晋悼公订立盟约,同时献给晋悼公师悝、师触、师蠲车辆、衣甲、兵器及歌钟两架,女乐两行十六人。 晋悼公把乐器与乐队的一半赐给魏绛,以表彰他辅佐自己,八年来九合诸侯,领袖中原的功绩。魏绛辞谢道:音乐只是用来巩固德行的,而德行须用道义来对待它,用礼仪来推行它,用信用来保守它,用仁爱来勉励它,然后才能做到镇抚邦国,福禄同享,召来远方的人,这才是所谓的快乐。并劝诫说: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意思是: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危险,想到了就应有所防备,有了防备就不会发生祸患。 魏绛的“居安思危”论,无疑是非常有见地的,具有超前思维的意识,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深谋远虑,是有战略思想的表现。晋悼公接受他的建议,表示一定力行之。但晋悼公同时表示,赏赐是国家的典章,不能废除。所以魏绛最后还是接受了赏赐。 “居安思危”后来成了成语,成为人们谨守的一条箴言。大到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小到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以此自励。因为有了这种危机意识,人们才能时时警惕自己,勉励自己,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和动力,不断地开拓前进,夺取一个又一个新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新辉煌。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地。备:事先有准备。处在安全的境地要想到危急的时候,思想上有了考虑,物质便有准备;精神、物质两方面有了准备就不会产生失败的忧患。语本《左传·襄公十一年》:“于安思危,危则虑安。”《战国策·楚策四》作“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 养虎自遗患。 ☛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是古今善治国者必备的素质之一。既然对危难有所考虑就必然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所准备,这样,一些不利于国家安定的因素就能在刚露苗头的时候得到制止,从而保证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