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尿蛋白检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尿蛋白检查

尿蛋白检查niaodanbai jiancha

正常人尿中蛋白含量极微,用常规定性方法不能检出。超出正常量能被检出者称为蛋白尿。尿蛋白定性结果:“-”表示无蛋白;“±”相当0.01克/每100毫升尿液以下;“+”相当0.01~0.05克;“++”相当0.05~0.2克;“+++”相当0.2~0. 5克;“++++”相当0. 5克以上。尿蛋白定性超过“+”者可进一步作定量测定。小儿24小时尿蛋白定量<40毫克为正常。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以及药物引起的肾小管损伤等。

☚ 凝血时间测定   尿糖检查 ☛

尿蛋白检查

检测尿中蛋白质含量的一种方法。健康人24小时肾脏排于尿中蛋白质总量少于100毫克,常规方法检查不出。超过正常量能被检出者称为蛋白尿,用定性法或定量法可检查。蛋白尿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前者见于剧烈运动严重受寒等情况,后者发生于肾损害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尿蛋白检查

尿蛋白检查

肾小球滤液中含有微量的小分子蛋白,<30mg/dl,经肾小管再吸收后,24小时尿中蛋白<100mg,故正常人尿中蛋白含量极微,常规定性方法不能检出。超出正常量能被检出者称为蛋白尿。检查尿蛋白有定性、定量和电泳等方法。
尿蛋白定性: 常用的是磺基柳酸法和加热乙酸法:
❶磺基柳酸法: 在弱酸环境中,磺基柳酸的酸根(阴离子)与带阳电荷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沉淀。本法较敏感,能测出1.5mg/dl的尿蛋白。弱阳性时不能就认为是病态; 另一方面尿中含蛋白䏡和大量尿酸盐时亦可出现沉淀而呈假阳性,故适用于初步筛选。阳性者或直接加热或以加热乙酸法复验。 前者可使因蛋白䏡或尿酸盐引起的沉淀溶解。
❷加热乙酸法: 在尿中加乙酸,使盐类溶解和蛋白质近等电点情况下加热,使蛋白质凝固变性,此法最低能测出5~10mg/dl的尿蛋白。两法结果都可以“-”~“++++”表示。“-”无蛋白;“±”相当0.01g/dl以下;“+”相当0.01~0.05g/dl;“++”相当0.05~0.2g/dl;“+++”相当0.2~0.5g/dl;“++++”相当0.5g/dl以上。正常人用加热乙酸法尿蛋白定性为阴性。
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定性超过“+”者可进一步作定量测定。留24h尿,混合后将之加至Esbach尿蛋白计量计的U刻度处,再加苦味酸至R刻度处,混合后静置,尿中蛋白即被苦味酸沉淀。24h后,直接读取尿蛋白量,Esbach管壁标志是每升尿中的蛋白量,再乘以24h尿的升数即可得出每日排出的蛋白量。
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和肾小管再吸收蛋白能力降低都可引起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所致之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过敏紫癜性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和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等。肾实质和尿路的细菌性感染如肾结核、肾盂肾炎、肾脓肿、膀胱炎和尿道炎等,由于炎性渗出液混在尿中排出,尿蛋白亦可出现阳性。小分子蛋白质如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等出现于血中时,可经正常肾小球滤出,形成蛋白尿。重金属如汞、镉中毒,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多粘菌素等都可引起肾小管损伤,影响它对原尿中蛋白的再吸收而出现蛋白尿。蛋白尿是肾脏病的一项重要表现,尿中蛋白量一般可作为判断肾脏病轻重的参考。但有时二者也可不一致,如肾病综合征时,尿蛋白量虽大,但肾功能损害却较轻。反之,大部肾单位已被破坏而丧失功能的晚期肾实质损伤性疾病,尿蛋白可仅少量甚至阴性。因此,分析尿蛋白检查结果时,应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全面考虑。
尿蛋白电泳: 尿中蛋白质受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再吸收所控制。肾小球滤过膜由毛细血管内皮、基底膜和肾小球囊内层上皮三层结构组成。起过滤作用的主要是结构比较致密的基底膜,正常肾小球基底膜具有保留较大分子蛋白的作用。当肾小球基底膜受到轻微损害时,只能选择性的滤出血浆中分子量小的蛋白,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尿蛋白的分子量小于白蛋白,表示选择性良好,反之,基底膜损害严重,以致血浆中的所有蛋白质均被滤至尿中,即表示选择性不良。利用分离力较强的支持物如乙酸纤维素膜或聚丙烯酰胺凝胶可将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加以分离,对于协助诊断肾脏疾病的尿蛋白来源及研究肾脏病的发病机理有一定价值。尿中蛋白量一般比较少,电泳前应根据定性结果,将尿进行一定倍数的浓缩(尿蛋白“++”以上可不进行浓缩)。常用的浓缩剂有葡聚糖、聚乙烯吡咯酮、羧甲基酰纤维素、山梨醇或聚乙二醇等。浓缩后尿蛋白电泳与血清蛋白电泳相似,可用乙酸纤维素膜作支持物,或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后者分辨力高,分离效果更好。正常人尿液经浓缩后,电泳分划为:白蛋白39%,球蛋白61%(α129%、α220%、β8%、γ4%)。一般将大于白蛋白分子量的蛋白尿称高分子蛋白尿,以高分子蛋白尿为主者,主要由肾小球病变引起;以小分子蛋白尿为主者,主要由肾小管病变引起; 混合性蛋白尿则表示肾小球与肾小管均有累及。电泳中出现异常区带本周蛋白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佐证。肾小球有病变时,漏出蛋白决定于受损基底膜滤孔大小的改变,首先是小孔径滤孔扩大,较小的蛋白分子如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等大量漏出,其后基底膜不规则增厚变性,小孔径滤孔减少或消失,而大孔径滤孔增加,于是大分子蛋白漏出显著增加。肾小管损害后,由于对小分子蛋白再吸收功能降低,尿中小分子蛋白增加。一般单纯肾小管病变尿蛋白量较少,24h不超过2g。

☚ 尿液一般性状检查   选择性蛋白尿检查 ☛
0001525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