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尽善尽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尽善尽美 尽善尽美与诗学有关的古代美学概念。原是孔子对于古代乐舞的批评。语出《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相传是虞舜时的乐舞名,据说是表现舜接受尧的“禅让”以继承其帝业的内容。《武》,相传为周武王时的乐舞名,据说是表现武王伐纣以建立新王朝的内容。“美”与“善”,是孔子文艺批评的两个基本标准。孔子认为,周武王之乐《武》虽然达到了“尽美”的标准,但比起相传为舜乐的《韶》来说,则略逊一筹。主要是因为《武》未“尽善”,在表现仁德方面尚有欠缺。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说,《韶》表现了“以圣德受禅,故尽善”,《武》则反映周武王“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朱熹注:“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说明“美”主要指艺术形式,“善”主要指思想内容。在孔子看来,“尽美”的艺术不一定就是“尽善的”的;同样,“尽善”的艺术,也不一定就是“尽美”的。在“美”与“善”的矛盾差异中,应该力求“美”与“善”二者的高度统一,就像《韶》乐所达到的“尽善尽美”的艺术境界那样。虞舜的仁爱精神,自然融汇到《韶》乐中去,因而形成了与“尽美”的艺术形式完全融和统一的“尽善”内容,“美”与“善”相互融和,只见其一,而难分为二。所以孔子在齐闻《韶》,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感,并发出了衷心的赞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他既深深地感染于《韶》之高尚情操,又陶醉在它的优美的艺术韵味之中,精神上的审美境界,远远胜过了物质的追求与享受。后世文艺批评与欣赏中,如王充的“美善不空”(《论衡·佚文》)之论等,即受孔子“尽善尽美”的启发和影响。 ☚ 浮声切响 自然 ☛ 尽善尽美 子谓《韶》①:“尽②美③矣,又尽善④也。”(《论语·八》·二十五) 注释 ①《韶》:舜时的乐曲名。因舜行禅让制,孔子爱屋及乌,对舜时的乐曲《韶》乐也倍加赞美。②尽:极致。③美:原指声音、艺术形式。④善:原指思想内容,现指好的。 【译文】 孔子评论《韶》乐:“声音美极了,内容也好极了。” 感悟 尽善尽美的境界,我们也许一生都不能达到,但应该一生都在追求。 尽善尽美 尽善尽美《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 “《韶》,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朱熹《论语集注》云:“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意谓“美”是对音乐及形式的艺术评价,“善”是对思想内容的道德评价。春秋吴公子观周乐对《韶》乐的评价已表现出这种“美善相兼”的美学观念,孔子此语进一步区别了 “美”、“善”的含义,并提倡二者的辩证统一。“美善相兼”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观念,成为衡量文艺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准。其意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统 ☚ 三复白圭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尽善尽美jìnshàn-jìnměi形容完美无缺。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成〉非常完美:谁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 老和尚戴花——尽善尽美老和尚是善心的,戴的花又是美丽的。指事物达到最美好的境地,完美无缺。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成〉事物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唐〕韩愈《与崔群书》:“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尽善尽美,抑犹有可疑者。”老舍《茶馆》:“王淑芬正和李三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小说月报》1991年第2期:“确实也是如此,冰如称得上尽善尽美,至贤至善。”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形容词性,联合结构。形容非常完美,用于褒义。 尽善尽美(同)十全十美 大醇小疵、一无可取、一无是处[无一是处];尽善尽美、十全十美、完美无缺[完美无疵]○大醇小疵dà chún xiǎo cī大体上完美,只略有一些小毛病:这幅画~,还是值得收藏的|~,不足为怪。 ○一无可取yī wú kě qǔ没有一点用处;没有一点值得肯定的地方;没有一点优点:此人所作所为~|近年出版的图书大多数很好,但也有极少数~。 ○一无是处yī wú shì chù没有一点正确的地方:缺点再多的人也不会~|不要把别人说得~|在你眼中,我~|把他批评得~。也说〖无一是处〗。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没有一点缺点:一切都井井有条,~| 目前的社会形式还不~|每个动作都要求~。 ●十全十美shí quán shí měi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缺陷:人没有~的|你以为这东西~吗|没有~的书。 ●完美无缺wán měi wú quē十分完善,没有缺点:~的稀世珍宝|哪有~的人|世界上不会有~的事物。也说【完美无疵】。 尽善尽美 尽善尽美完美到了极点,毫无缺陷。尽:达到极点。 ☚ 锦上添花 美中不足 ☛ 完美 完美足尽 完善 尽善 醇善 真善 具美 备美 博备 允臧 ☚ 娇美 精美 ☛ 达到某种境界 达到某种境界音乐达到中和的境界:乐极 ☚ 达到某种高度 能够 ☛ 尽善尽美 尽善尽美中国古代评价文艺作品的原则。为孔子所提出。《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郑玄注:“《韶》,舜乐也,美舜自以德禅于尧;又尽善,谓太平也。《武》,周武王乐,美武王以此功定天下;未尽善,谓未致太平也。”“美”是对艺术的审美评价和要求;“善”是对艺术的社会道德伦理规范和要求。这实际上是提出了文艺批评两方面的标准,即社会标准和美学标准。它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和美学发展史上,首次鲜明地提出对文艺作品的美学批评必须和社会道德伦理的批评结合起来的原则,是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的。 ☚ 农民诗人作品选 收音员小王下乡记 ☛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be perfection itself; be perfectly good and beautiful; best; be the acme of perfection; consummate; excellent; leave nothing to be desired; perfect 尽善尽美reach the acme of perfection;flawless;impeccable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尽:极。好极了,美极了。形容事物达到最美好的境地,一点缺点也没有。to the queen’s taste, perfection, the best there is, leave nothing to be desired, be supremely excellent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解义】极其完善美满,好到没法再好的程度。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最完善,最美好。形容完美无缺。《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注:“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韶,舜乐;武,王乐。”《大戴礼·哀公问五义》:“虽不能尽善尽美,必有所处焉。”唐·韩愈《与崔群书》:“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尽善尽美。” 尽善尽美孔子是我国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尽:极。善:好。形容事物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释义】十分完美,没有缺点。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尽:达到极限。形容事物完美无缺,无懈可击。老舍《鼓书艺人》:“宝庆的表演,把说、唱、做配合得~。”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十全十美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尽:极。善:好。形容事物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尽善尽美jìnshàn-jìnměi《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是舜时乐曲名,《武》是周武王时乐曲名。美就声音而言,善就内容而言。后以“尽善尽美”形容事物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形容事物达到了最完美的境界。也作“尽美尽善”。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也说“尽美尽善”。形容事物达到最美好的境地,完美无缺。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解义】 极其完善美满,好到没法再好的程度。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尽: 尽头。达到善和美的极限。形容事物完美无缺,无懈可击。老舍《鼓书艺人》:“宝庆的表演,把说、唱、做配合得~。” 尽善尽美jin shan jin mei尽:达到极点。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美到没一丁点儿缺点。 尽善尽美jìnshán-jìnměi尽:极。善:完善。指极其完善和美好。 5454【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尽:达到极点。 尽善尽美jìnshàn-jìnměi〔并列〕 事物完美统一,无一缺点。形容极其完善美好。林玉山《汉语语法学史》:“本书还没有完全解决汉语构词法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如何区分词和词组,还不是~的,构词条例的分析也有些过繁。”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尽:达到极点。善、美:善良,美好。形容事物达到完善无缺的境地。《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也作“尽美尽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