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尼赫鲁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尼赫鲁1889—1964Jawaharlal Nehru印度首任总理(1947—1964)。生于北方邦阿拉哈巴德的婆罗门贵族家庭。国大党元老、名律师莫蒂拉尔·尼赫鲁的儿子。少年时期专由英国教师辅教,后赴英留学。1912年回国当律师,参加国大党。1916年会晤甘地。1918年任国大党全国委员会委员。1920年参加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1年第一次被英国殖民当局逮捕入狱。1925和1926年旅游欧洲和苏联, 自称信仰社会主义。1927年返印,任国大党书记。后在民族独立运动中持激进立场,反对非暴力主义。1929年起当选为国大党主席、总书记。在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中,曾被捕九次,在狱中度过九年。1946年9月主持临时政府,筹划独立事宜。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告独立,任总理兼外长等职。1950年印度成立共和国,再次担任总理,直至逝世。任职期间,废除种姓制度,禁止重婚,实施计划经济,发展重工业,振兴农业。1953年和周恩来总理联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万隆亚非会议和不结盟运动倡导者之一。曾多次访问中国。著有《印度与世界》、《苏维埃俄国》、《尼赫鲁自传》、《世界史一瞥》、《印度的统一》、《印度的发现》、《独立之后》等。 尼赫鲁
尼赫鲁 印度总理(1947~1964)。1918年起任国大党全国委员会委员。1920年起参加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后长期投身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1929年任国大党全国委员会总书记,并数次被选为国大党主席(1929、1936、1937、1946、1951-1954)。1947年8月印度独立后,任总理兼外交部长。一度奉行和平中立政策。1954年6月,和中国周恩来总理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万隆会议发起人和不结盟运动倡导人之一。 尼赫鲁 尼赫鲁1889-1964Nihelu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著名领导人之一,印度总理。生于阿拉哈巴德婆罗门贵族家庭。国大党元老莫提拉尔·尼赫鲁之子。早年在英国学法律。1912年归国,追随甘地从事政治活动。1918年入选国大党全国委员会委员。1920年起参加甘地领导的历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曾多次被捕,遭长期监禁。1929年、1936年、1937年、1946年、1951-1954年屡任国大党主席。印度独立后, 任第一届政府总理, 连任至逝世。奉行和平中立外交政策。1954年, 与周恩来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万隆会议发起人和不结盟运动倡导人之一。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与巴基斯坦发生争执, 导致武装冲突。1959年挑起印中边界争端, 掀起反华浪潮, 1962年挑起中印边界武装冲突。1964年5月27日病逝。著有《尼赫鲁自传》、《印度的发现》、《印度和世界》等。 ☚ 甘地 凯末尔革命 ☛ 尼赫鲁1889—1964Jawaharlal Pandit Nehru印度总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参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多次被英国殖民当局逮捕。1926年赴欧旅行,代表国大党出席在布鲁塞尔举行的被压迫民族会议。回国后主张印度民族运动的最终目标是完全独立。1929年任国大党全国委员会总书记,其后屡次当选为该党主席。1947年印度独立后任内阁总理。为不结盟运动倡导人之一。 尼赫鲁1889~1964印度首任总理,前国大党主席。出生于婆罗门贵族家庭。早年留学英国,1912年回国,任阿拉哈巴德高等法院律师;1918年起任国大党全国委员会委员。1920年参加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9年任国大党全国委员会总书记,其后多次当选(1936、1937、1946年)。1947年8月印度独立后任内阁总理直到逝世。 尼赫鲁 尼赫鲁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1889—1964),出生在印度联合省 (今北方邦) 阿拉哈巴德市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祖先原是克什米尔的 “婆罗门” 和 “潘迪特”,是印度教中的最高种姓和最有名的学者,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尼赫鲁的家庭十分富有,他的父亲莫蒂拉尔·尼赫鲁是一位著名的律师,收入可观。后投身于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担任了国大党的主席,成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他早年接受过英式教育,对欧洲文化有浓厚的兴趣,这种爱好决定了尼赫鲁一家的生活方式,对贾瓦哈拉尔政治意识和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 李大钊 铁托 ☛ 尼赫鲁Nehru,Jawaharlal (1889-1964)(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袖,印度首任总理,不结盟运动和万隆会议的倡导者之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