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尚书大传补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尚书大传补注七卷。清王闿运撰。卷首有王闿运自序。在“自序”中,王闿运说:“《尚书大传》旧为四十一篇,见录于《汉书·艺文志》,郑君注之,乃次为八十三篇。至宋史志著录在官,卢见曾言元时犹存,至明而亡。孙之騄抄撮为四卷,残阙殊甚。然《四库》本不能不借资。乾隆之时,儒学大盛……而四卷古本讫不可得。见曾刊本云: ‘得之吴中’,讳所从来,不知原本刊也,抄也?卢文弨又以孙本所有者为《补遗》,而自作《续补遗》及《考异》。陈寿祺又兼采孔广林为三卷,自谓详核,而妄谓畅训为略说,言多专辄。……其八十三之数,就今推之,盖传二十九篇,各有畅、训,共五十八也。说序一篇,今有九告等目是也。王祀一篇……四时一篇,禁一篇,又当有天文、卜筮、符瑞、春秋灾异各一篇,合前六十六也。其说礼者,昏礼、后妃礼、养老、学、祭、郊、桑造、士、田狩、太子当各为一篇,说古事记圣言为略说一篇,八十三可知者七十有七,殆可谓无缺矣乎!”王氏对此言之凿凿,是否果有实据,不可知。至其补注,则时有确见,为王氏经书笺注中所少见。此书为王氏晚年著述,立论远较以前谨严详核,诚为不易。本书亦为伏生《尚书大传》本之较为完善者,可资学者一观。有王湘绮全集本。 尚书大传补注 尚书大传补注经学著作。清王闿运撰。7卷。“自叙”述《尚书大传》存佚始末及其对该书佚阙篇目之增补意图。大意略谓: 西汉伏生《尚书大传》 旧为41篇,见录于《汉书·艺文志》。郑玄注之,乃次为83篇。至宋,史志著录于官。康熙间卢见曾言元时犹存,至明乃亡。孙之騄钞撮为4卷 (案《别本尚书大传》3卷、《补遗》1卷),残阙殊甚。见曾刊本 ( 《郑氏尚书大传》) 云,得之吴中,讳其从来,不知原本刊也钞也?卢文弨又以孙本所有者为补遗,并自作续补遗及考异 (《尚书大传考异补遗》一卷)。陈寿祺又兼采孔广森 (《尚书大传注》) 为3卷 (案:书载5卷),自称详核,妄谓畅训为略说,言多专辄。其自叙又言,其83篇之数,就今推之,已得29篇,各有畅训,共58。说序1篇,今有九告等目。王祀1篇,六事五位六沴也。四时1篇。禁1篇。又当有天文、卜筮、符瑞、春秋灾异各1篇。合前66也。其说理者,昏礼、后姤礼、养老、学、祭、郊、桑、造士、田狩、太子,当各有一篇。说古事记圣言,为略说一篇。八十三篇可知者七十有七。其书编次,以先出者为主,间采陈本以补,有当注者,直下己意。自叙作于同治十年 (1871),光绪十一年(1885)重记。《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称: “是编出较后于伏生《大传》,本为最善。” “其推八十三篇之数,言之凿凿,恐亦不免专辄之讥也。至其补注,如八十者杖于朝…… (等),皆确有依据。王注如此类正,不多见也。”是书有《湘绮楼全集》本,民国十二年 (1923) 长沙刊。 ☚ 尚书笺 荀子集解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