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元丰新制宰相名。
职源元丰五年四月二十二日定官制,“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令(中书令)之职为右相(《元丰官志·中书令》)。
职掌、官品见“宰相”条。
简称与别名❶右仆射。元丰新制,尚书右仆射为宰相,必带“中书侍郎”。单称“右仆射”系省称。《宋史》卷312《王珪传》:“元丰官制行,……正三省官名,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以蔡確为右仆射。” ❷中书相。《龙川别志》卷7《议修河决》:“元祐初,吕晦叔(公著)时为中书相,予为舍人。”《宋史·宰辅表》3:“(元祐元年)吕公著……加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❸右相。《元丰官志·中书令》:“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令之职为右相。” ❹右揆。《麈史》卷中《神授》:“清源蔡确持正也,元丰己未入参政。辛酉(按:应为壬戌)登右揆。”《宋史·宰辅表》2,元丰五年壬戌:“蔡确自太中大夫、参知政事依前官加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别名❶公相。《宋史·蔡京传》:“自称公相,总治三省。”《宋宰辅》卷12,政和三年引《国史后补》:“以三公则总三省为官长。时鲁公(蔡京)既为太师,乃号公相,盖以三公而下兼相任者。” ❷上宰。《宋宰辅》卷12,政和二年五月己巳:“蔡京以太师、楚国公三日一至都堂议事。制曰:‘允籍宏材,宜居上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