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尚书令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尚书令史

尚书令史

官名。位尚书郎之下。东汉尚书台有令史18人,秩皆二百石,分属六曹,每曹3人,主文书。后增剧曹3人,合21人。魏晋以来皆置,用人常轻,多掌文案。西晋有令史120人。隋文帝开皇十四年 (594) 各省置主事令史,尚书省亦置。炀帝大业三年 (607) 以后,令史随曹闲剧而置,每十令史,置一主事,不满10人者,亦置1人。其余省、台皆称令史、寺、监、诸卫府则称府史。唐尚书省亦置令史,18人。与书令史共掌分抄行署文书,为流外官。宋亦置,仍主文案。

☚ 尚书郎中   尚书三十六曹 ☛

尚书令史shàng shū lìng shǐ

官名,东汉置,为尚书佐吏,俸二百石,共十八人,每曹三人,后增剧曹三人,合二十一人,掌文书。见《后汉书·百官志三·少府》。其后,魏晋南朝皆置。隋,不参官品,唐为流外官,职位远非东汉之比。见《通典·职官四·历代都事主事令史》。

尚书令史

官名。为尚书的属官。《汉书·张汤传》已有尚书令史的记载。东汉六曹尚书每曹设令史三人,后给事务繁剧的曹增设令史员额,又增三人,共为二十一人。其职任是与尚书郎共同主管文书,尚书郎出缺,则以令史任久者递补之。外任可补县丞或县尉,后来令史地位稍有提高,允许补县令或县长。三国时魏蜀均置令史,员额不详。吴无考。晋初置正令史一百二十人,书令史一百三十人。自晋至南朝宋,员额间有增减。其时令史咨事,不得外宿。《宋书·庾炳之传》记庾炳之为吏部尚书时因为留令史宿于家中而被官方检举而获罪。梁陈之制与晋宋同,员额是令史一百二十人,书令史一百三十人。北魏于天兴四年(公元401年)每曹置代人令史一人,译令史一人,书令史二人。北齐令史以通过吏部考试成绩优秀和工书法者奏请补任。令史至隋渐为卑冗,炀帝时,凡四省三台都称令史,诸寺监诸府卫,都称府史。隋唐尚书令史以流外人员为之,作为吏职,不在职官之内。宋尚书省有令史、书令史、金有直令史,元六部也有令史之名。明清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