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麦皮蓟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麦皮蓟马wheat phloeothrips

小粒粮幼叶、花器及灌浆籽粒的刺吸害虫,又名麦简管蓟马、小麦管蓟马。学名Haplothrips tritici Kurdjumov。缨翅目,管蓟马科。分布于欧洲和中国新疆、甘肃一带,寄主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向日葵、狗尾草、蒲公英等,对麦类作物有严重危害。
成虫体长1.5~2.2毫米。体黑褐色,但触角第三节和第四、五节基部、前足胫节和各跗节较黄。前翅无色,仅近基部有鬃处较暗。头部略成方形,3个单眼呈三角形排列于复眼间。复眼后鬃端部尖而不锐,短于复眼。触角8节,第三节长为宽的两倍,第八节较细长,长约如第七节;第三、五、六节各有两个,第四节有4个,第七节有一简单感觉锥。口锥的下颚针缩入头内至1/5~1/3处。前胸后角2对鬃,端部尖而不锐,长约为触角第二节长度的两倍,前角鬃约长如触角第二节,前缘鬃和侧鬃短于前角鬃。中胸前小腹片中部间断,两侧叶三角形。前翅中部收缩,后端缘有间插缨6~7根。前足跗节内缘齿稍大。腹部第一节背片有一个三角形板,其上有花纹。第十节管状,短于头。第九和十节各有6根长鬃,其间有短鬃,各鬃均短于管长。雄虫较少见,小于雌虫。卵乳黄色,长约0.45毫米,长椭圆形。1龄若虫初孵时淡黄色,逐渐变成橙红色。2龄若虫体长约1.7毫米,体红色,但触角、头和前胸、腹部第八节两侧和第九、十节及各足灰黑色。触角7节,复眼小,无单眼。体鬃端部尖。前“蛹”体长较2龄若虫短,淡红色,触角鞘囊状,分节不清楚,伸向头背后; 胸节有3对长刚毛,翅芽显露。伪蛹触角伸向头两侧,翅芽增长,色深。
在新疆年生一代,若虫在麦茬、麦根及麦场等处土下越冬,以1~5厘米处密度最大。4月上中旬日平均气温达8℃时,越冬若虫开始活动; 5月上中旬在土中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为害冬麦; 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6月中旬大量迁至春麦上为害。春麦上虫口密度大于冬麦。通常在上部叶片及未抽出的嫩穗上取食,为害花器,重者造成白穗。灌浆乳熟时吸食籽粒的浆液,籽粒空瘪。羽化后7~10天,当小麦孕穗末期,成虫钻入孕苞内,在麦穗顶部2~3个小穗基部和护颖尖端内侧产卵。卵的排列多不规则,卵期平均6.5~8.4天。7月上旬冬麦收割,部分若虫坠落,爬入地下裂缝中,或集中在麦堆下,大部爬入麦茬丛中或叶鞘中,有些则随麦捆带到麦场及其附近的杂草地中越夏越冬。草原开垦后随即种植小麦和连作麦地受害重,早熟品种受害较轻,春小麦受害重于冬小麦。实行轮作,选用早熟品种,适当提早播期,麦收后及时浅耕灭茬,播前深翻土地,冬麦返青后及小麦孕穗和扬花期分别喷撒乐果或敌敌畏,可防治为害。

小麦皮蓟马

缨翅目皮蓟马科。成虫黑色,发亮。长1.25—2毫米。头略成长方形,与前胸相连。触角8节。翅两对,前翅仅有一条不明显纵脉,翅光滑无毛。腹部10节,末端延伸成尾管。小麦害虫。若虫红色,又叫它为小红虫。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