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沈曾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沈曾植1850—1922

浙江嘉兴人
著名书法家。曾任刑部主事,总理衙门章京,主讲两湖书院。学识渊博,书法最负盛名,近人誉为一代宗师。著有《汉律辑补》、《晋书刑法志》等。
名:增植
字:子佩、子培、子培父
号:乙厂、乙广、乙庵、乙葊、乙梫、巽斋
晚号:巽斋老人、寐叟
别名:乙公、乙叟、乙礢、乙僧、乙鑫、小长芦社人、支离叟、月爱老人、东轩支离叟、东轩居士、东畴小隐、东湖庵主、守平居士、李乡农、谷隐居士、青要山农、其翼、抱遗、宛委使者、城西睡庵老人、茵阁、茗乡病叟、持卿、建持、恒服、姚埭老民、姚埭癯禅、逊公、逊斋、逊斋居士、逊翁、耄逊、馀翁、馀斋老人、浮游翁、袍遗、梵持、菩提坊里病维摩、曼陀罗寐、皖伯、释持、礥翁、楚翘、睡翁、睡庵老人、礨者薮长、薏盦、礧邨、孺卿、孺庵、礩庸、礩皤、癯翁
影射名:礦春植

沈曾植

沈寐叟先生年谱王蘧常(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7月版110页,
(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108页
沈寐叟学殖淹博
嘉兴沈乙盦先生学案小识
嘉兴沈寐叟先生年谱初稿
读沈寐叟年谱稿
近代词人沈寐叟逸事
沈曾植是丁巳复辟的要角
沈曾植(1850—1922)
南湖
王蘧常
王蘧常
一士
张尔田
刘筱石
*中央日报1962年5月3日
史学杂志1929年1卷4期
东方杂志1929年26卷15—16期
国闻周报1930年7卷2—3期
词学季刊1935年2卷4期
*春秋1965年3卷2期
*传记文学1973年23卷1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1册第69页
沈寐叟与李梅盦——民初两大书家之隐事
康南海推崇沈寐叟
康南海与沈寐叟
忆沈寐叟师
沈曾植(1850—1922)
沈曾植
沈曾植小传
沈曾植
沈曾植先生评传
沈曾植小传
忆沈乙庵师
沈曾植
沈曾植
沈曾植墓志铭
恽茹辛
郑逸梅
贾讷夫
王蘧常
贾逸君
杨荫深
龙榆生
金梁
王森然
陈衍
胡先骕
蔡冠洛
赵尔巽等
谢凤孙
*中外杂志1977年22卷1期
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2辑
*大成1983年110期
书法1985年4期
中华民国名人传(下册)前清遗老第14页
中国文学家列传第484页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第155页
近世人物志第257页
近代二十家评传第31页
近代诗钞第12册第1人
学林漫录第5集第24页
清代七百名人传(上)第565页
清史稿第42册第12825页
*碑传集三编第2册第403页

沈曾植

嘉兴沈曾植传
沈曾植 沈曾桐
嘉兴沈乙庵先生学案小识
沈曾植先生评传
沈曾植
宋慈抱
汤志钧
王蘧常
王森然
广清碑传集第十六卷第1098页
戊戌变法人物传稿增订本(上册)第354页
民国人物碑传集第442页
近代名家评传(初集)第30页
浙江人物简志(下)第14页

沈曾植1850——1922

字子培, 號乙, 晚號寐叟, 浙江嘉興人,1850年 (清道光三十年) 生。1880年庚辰科進士。歷任清政府刑部主事、員外郎、郎中,居刑部十八年,專研古今律令書。尋充總理衙門章京。1898年兩湖總督張之洞,聘爲兩湖書院講席。旋入京,調外交部,授江西廣信知府。歷署督糧道、鹽法道,擢安徽提學使,赴日本考察學務。1908年2月,署理安微布政使,尋代理巡撫。在皖5年,又興實業,辦選紙廠等。1910年病歸,在上海與鄭孝胥、姚文藻等組織宗社黨。1911年武昌起義後,定居上海。1917年7月,參與張動復辟,被任爲“學部尚書”。失敗後,閑居上海。1922年11月病逝。終年72歲。著有《漢律輯補》、《晉書刑法志補》、《海日樓文集》等。

1

(词)清·沈曾植

秋坟鬼唱。

罗刹江流悲壮。

沈吟月种因缘,还见化城来往。

无限盲风怪雨,八角垂芒,宝字归天上。

悲华放。

黑枫人簇仗。

三生石在,霍霍刀环响。

无尽相。

分明镜影,苍茫泉路,故人无恙。

冤对终谁谅。


1

(词)清·沈曾植

坏云沈,悲梦在,劫尘荒。

问人间、几度沧桑。

画图一角,西山烟树极微茫。

觚棱晓色,费秋衾、泪雨千行。

天人眼,英雄手,神绰约,佛清凉。

总禁他、转绿回黄。

绿阴啼鴂,春来还是看花忙。

弦危舞破,道白头、怕听伊凉。


1

(词)清·沈曾植

碧澜霁色,敛新寒、秋山为整妆容。

鼻孔禅撩,颠毛病秃,还来落帽西风。

人间断蓬。

著泪痕、染遍江枫。

度关山、万里云阴,伤禽不是楚人弓。

古往今来多事,尽牛山坐看,哀乐无穷。

坏井蛙声,危柯蚁梦,台边戏马悤悤。

骑兵老公。

莫青袍、误了吴侬。

仗萸觞、辟恶湔愁,愁来还荡胸。


1

(词)清·沈曾植

借月湔愁,笺天诉梦,碧城十二星期。

拥髻归来,夜阑露细风微。

中庭种树成红豆,那寒心、鹦鹉先知。

拚酬他,扇底秋心,弦上秋思。

当年对影闻声地,剩花溅泪萼,柳袅愁丝。

罗带同心,有情天亦怜痴。

荒唐梦峡归云晚,甚神娥、犹妒腰肢。

祝芳风,莫罥飞花,莫斗纤眉。


1

(词)清·沈曾植

金风似剪,银潢如带,良夜愔愔罗袜。

人间已自罢穿针,只天上、未忘佳节。

画屏殢楚,金钗诉愿,儿女夜情都别。

仙裙永断石榴红,问此后、聘钱谁质。


1

(词)清·沈曾植

道人身性圆如月,帝网重重无量。

百面交光,三生留照,不断字轮明相。

蟠龙鼻仰。

问青盖何年,玄冥无恙。

鬓影春风,倚楼频看自惆怅。

拓本几番相饷。

有西池瞻敬,尊那供养。

仕至公卿,传宜孙子,多贺国家天上。

听声卜响。

剩表圣心情,容成知状。

不老山人,玉泉饶醉盎。


2

(词)清·沈曾植

问簸钱堂上,尽一日、枭卢几掷。

新年旧年,年华蝇扇翼。

蛛网禽迹。

信马垂鞭去,高桥回首,认槐安谁国。

滑稽履舄春芗泽。

广鬓香城,飞车绮陌。

清歌尔汝怜惜。

怪东风多事,入户窥槅。

虚堂憩寂。

寄天青海碧。

未了平生梦,斟消息。

迷离燕雁归客。

总连环不断,春愁无极。

过人日、梅花岸帻。

强含韵,缠慢沈吟律犯,紫霞旁侧。

愁不断、船潮社汐。

数海桑,叶叶尘尘遍,麻姑记得。

(词)清·沈曾植

倚银屏数梦,袅万种、春愁如发。

三峰夜游,青天通箭筈。

嘉平仙腊。

谁织扶桑瓮,投壶玉女,亸烟鬟月押。

东南孔雀楼西北。

云外惊鸿,阑前斗鸭。

长亭柳稊都茁。

恨春风婀娜,不到天末。

青霓谁达。

闷琼宫瑶闼。

珠箔飘灯夜,双泪蜡。

当时照见灵札。

恁素书沈鲤,玉床眠獭。

海霞热,小桃丹靥。

总误了、春人十载,望春眉睫。

红心草绿灰飞蝶。

向玉京,魂抱离忧诉,碧翁醉煞。


2

(词)清·沈曾植

南湖日暮。

尽消遍游尘,总宜船橹。

瘴雨飘襟,蛮花侧帽,今日江湖倦旅。

为问渔庄蟹舍,何似马人龙户。

听夜雨,暗潮生,还有婆留射否。

是处。

深巷畔,碎远春声,点点都昙鼓。

鹤去亭孤,龙移潭冷,望到江莲白羽。

几日竹林游迹,拍遍梅边乐句。

莫苦忆,武昌鱼,试脍宋家霜缕。

(词)清·沈曾植

年朝岁暮,向消领湖漘,雁啼柔橹。

分轴编诗,倚声写梦,占得忘机逸旅。

一向椒芬凝酒,偏是蜡花窥户。

重点检,旧春衫,一瓣心香荐否。

何处双缟袂,月地归来,白晓冰轮午。

照影波清,围炉夜永,几度移宫换羽。

零落潜夫旧事,都付补题新句。

为邀勒,帝台春,回向歌边金缕。


2

(词)清·沈曾植

桂花秋。

仙人散诞狎沙鸥。

楚客登临,淮山偃蹇,古今愁。

凝眸。

骋吴邮。

伯劳乌桕问西洲。

旧时淮水明月,还照法曲领遨头。

世界沙聚,楼台电幻,空华病眼悠悠。

正长筵劝醉,长笺写意,长卷抒忧。

居然洛下风流。

山阴故事,拟问宅图丘(客有劝置别墅者。)。

长相保,衣冠入蜀,宾客依刘。

客何求。

朱雀航前八驺。

青溪口外扁舟。

水天閒话,说与人间,有情痴也茶瓯。

四百南朝寺,纷烟雨里,山翠青浮。

欲问志公遗迹,携懒残、残指话山楼(八指头陀寄禅在坐。)。

祝黄花长久,白头长寿。

岁岁赊重九。

更江山管领人如旧。

一年来,一度句留。

病维摩,杖策寻幽。

逃禅词,蔬笋得除不。

输君此日,金添印锁,玉按琴钩。

(词)清·沈曾植

月华清。

隙光琐碎上轩棂。

潭影窥人,林风解带,夜三更。

苕亭。

古台城。

残山剩水忒分明。

衣冠六代如梦,梦中说梦到无生。

青帘白舫,黄花乌帽,偏怜重九嘉名。

有风流词伯,载酒萧寺,邂逅招迎。

倦旅怊怅秋声。

传觞催钵,病眼怯鸥盟。

谁分与、谱翻大曲,笔驶长鲸。

药瓯擎。

攲枕秋漏丁丁。

华胥梦到瑶京。

故心现在,故意苍凉,故人共醉承平。

白发惭明镜,鬖髿老柳,摇落江汀。

输尔朱颜玉骨,使君来、仙吏管蓬瀛。

为遣吴刚修月,长房缩地,楼阁华严靓。

放善才五十三参请。

长相伴,汉上题评。

憺西风,乔木峥嵘。

惜秋华,小赋末能成。

作江山主,年年岁岁,越客扬舲。


2

(词)清·沈曾植

暂乞人间解脱身。

安横何用闭㰚门。

江上秋帆千里影。

风正。

归涂万一妥归魂。

万树梢头敷座坐。

云过。

朗吟还见洞庭君。

一向松涛喧茗碗。

鱼眼。

先醒原是独醒人。

(词)清·沈曾植

愁日愁随一线长。

流珠去去不商量。

长鬣松呼能识我。

磥砢。

数他夏腊饱风霜。

不用餐英还拂帽。

颠倒。

梅花红处菊犹香。

松下老僧无尽意。

庆喜。

婆罗勒果叶间藏。


2

(词)清·沈曾植

釜山青、初阳村舍,桐乡昔意滋厚。

沧桑朝市都千变,尺步依然周亩。

葵麦茂。

伴台笠行归,虿发都人妇。

杜门窥牖。

问天道如何,遗民犹在,太息使君瘦。

人间世,那得丹砂句漏。

萧然环堵五柳。

安期仙蹻今何在,缥缈晨霞海右。

芝三秀。

料一发千钧,荷担心如旧。

石头鍊否。

憯西北龙吟,东南虫化,天地共搔首。

(词)清·沈曾植

谢阇黎,十年禁足,玉鞭忘了春骑。

夕阳漫想亭亭影,烘入澄江霞绮。

呼角里。

道收拾商芝,移种秦源里。

鹧鸪啼起。

便红雨纷纷,道人悟了,作饭了非计。

伤春目,多少蜂酣蝶戏。

不是凉州乐世。

散花天姊含颦见,不断花间兴废。

楼笛倚。

便吹彻苍龙,难遣悲华意。

东风休矣。

只笑也堪怜,开原多事,鹃血渍巾泪。


2

(词)清·沈曾植

嬉春下九。

不是花长寿。

东日才蒸西雨又。

耐许有情生受。

参军蛮语娵隅。

白题舞罢跦跦。

可有相关意否,摊门横也抽除。

(词)清·沈曾植

春风独笑。

樱晚棠还早。

燕子多情忙不了。

尽日呢喃谁晓。

清江自惯东流。

遥山两点长愁。

过了清明上巳,孤他楚尾吴头。


2

(词)清·沈曾植

东篱采罢,是南山一抹,晴翠遥冶。

省识秋容,花亦无多,月地灯窗从写。

霜前已识西风惯,问霜后、峭寒谁怕。

向酒边、一笑相看,莲社逃禅归也。

准拟年时重九,龙山旧会处,满插盈把。

薏苦苗甘,梦短心长,的的日精不化。

秋花不比春花落,早霓额、通明帘下。

算晚香、未要矜持,待返中黄仙驾。

(词)清·沈曾植

艳霞停镜,遣碧筒传酿,莲台翻令。

风约生衣,香涴轻纱,依旧涉江风景。

鬓丝已逐哀蝉化,梦不到、鹭凉鸥静。

任无边、水佩风裳,倦眼迷离愁省。

艇子踏波去好,昔游似梦里,山河心影。

薏苦难甘,丝拗还连,不转妙香根性。

西来秋色看如此,料前度、雨声催听。

付沙禽、漫画纷纷,又近夕阳烟暝。


2

(词)清·沈曾植

楚天征雁。

参差起、斜行北向凄断。

低徊重倚木兰桡,殢晴云池馆。

悄堤上、柳舒青盼。

夜来不放红妆绾。

总是玉关情,怕缺月、窥人丝鬓,寒食春远。

长近酒尾吟边,断肠无处,鹊炉心字千篆。

风怀不是绛都春,芳事悤悤换。

便千里、鹧鸪啼遍。

梦魂还滞梨云攓。

自料量、乌巾角乱,插繁花、莫惊泪眼。

(词)清·沈曾植

秋花更比秋心碎,帘波一桁香沁。

木兰小绽曼陀罗,耐露香风韵。

莲漏转、玉阶人影。

玉妃揽镜天中晕。

太液起沧波,问何处、歌阑舞罢,迢递仙讯。

愁心不断连环,梦儿圆就,灯花千万灵准。

无情流水有情痴,泪滴荷珠冷。

总看道、南枝鹊稳。

香盟还怯金神定。

卷万缕、情丝起,青女归来,啼妆渍粉。


3

(词)清·沈曾植

舫斋西背指菊花开,餐英太清寒。

自灵均去后,远游无绪,往日难还。

缭绕秋空雁字,漫画不堪观。

海鹤霜辰警,如此江山。

影事回环重数,怕老君眉皱,秋色阑珊。

惜秋花郑重,写出瘦诗看。

又多少、回黄转绿,恁上云乐语老胡谩。

龙山去,几人帽落,鬓影霜残。

(词)清·沈曾植

送萧萧征马向边州,都护出安西。

正啼鸦噪晚,惊沙击面,烟树凄迷。

灞上回头南望,鳷鹊夕云低。

谁识阳关意,兀坐渔师。

揽辔而今焉向,黯兰生荪苦,天上相思。

僾回风北溯,乐莫乐相知。

莽千里、龙沙雁碛,借天山、砥锷拂鲸鲵。

归须早,今年金印,斗大提携。

(词)清·沈曾植

碧翁翁倦眼是慵开,云尾憺愁余。

倩剑锋抉破,常娥唤醒,翻自踌躇。

江汉交流北渚,暗水动潜虚。

不是骑鲸客,跋浪长鱼。

梦去音尘千里,问上都灯市,绛蜡何如。

老南浮羁客,三十六鳞疏。

岁华新、心情非旧,听邻娃、笑语转更初。

花南漏,丁丁遥夜,窗掩灯孤。


8

(词)清·沈曾植

健骨金刚锁。

任铁图、八风飙起,四洲涛簸。

方丈维摩安稳在,时有天花飘堕。

有萨波、若师知我。

我梦千人石畔去,见生公、说法天龙卧。

寿者相,君知么。

寄声笑口应须破。

海中占、珠联璧合,再中日可。

艮地新年风起处,依旧司天台课。

把旧事、重提㦬懡。

二老风流相约去,醉长安、市上花三朵。

劝汝酒,一杯那。

(词)清·沈曾植

白打千年调。

尽芳春、榆钱买断,燕昏莺晓。

东海扬尘曾几度,不换娲皇残稿。

干底事、飞来双鸟。

天遣笼中收羽翼,甚阴阴、林静蝉逾噪。

宫羽换,费弦爪。

而今剩写伤春草。

似钧天、归来帝所,馀音还袅。

莫便酒边誇醒眼,从古幻师颠倒。

怕百变、鱼龙未了。

白项鸦啼经惯否,念月明、惊鹊南枝绕。

凭问讯,楚江棹。

(词)清·沈曾植

浩浩恢台夏。

荡归心、楚江晴涨,朝宗东下。

手种樱花三百树,准备春红娅姹。

照明岁、初筵尊斝。

贱子平生丘壑兴,要长康、遍著诸公画。

霜鬓点,颊毫借。

数峰清峭山无价。

漫相笑、回旋地小,舞衣狼藉。

叔子底如铜雀妓,绝倒会稽颠傻。

付清簟、疏帘棋罢。

澹澹长空孤鸟没,渺皖公、仙去周郎霸。

千载上,几人也。

(词)清·沈曾植

两地同凄望。

碧沈沈、夜天如水,泪丝风飏。

沧海飘零同命鸟,三匝南枝谁向。

剩促柱、危弦孤唱。

梦里风沙迷马迹,料平生、未识金微状。

缚裤褶,会相访。

羁魂拚逐飙轮荡。

尽看取、聚蚊幻阵,挂蛇疑象。

零落沾衣琼宇晓,北落南河辉朗。

报凤翥、鸾翔催上。

第一春风眉黛影,甚新来、蹙损天人相。

荷镜暗,柳丝漾。

(词)清·沈曾植

江上千山碧。

笑相迎、曹公浸醋,葛生带汁。

万柄江莲摇白羽,不解焦丘烦热。

蓦惊起、洞庭霹雳。

𧥄𧥄鱼头宵大上,是九天、霖雨苍生泣。

诅风伯,踏潮入。

神君自在霓旌立。

任郎君、风鬉滴罢,齐州烟湿。

不信道人能咒水,一例坳堂收拾。

渐斜照、断虹双吸。

白鸟沧波无限路,欲问津、渔父延缘入。

尝试见,藐姑射。

(词)清·沈曾植

麦浪千畦皱。

缓归来、弓刀千骑,使君前后。

笑问葛疆干底事,醉了襄阳儿酒。

著醒眼、海棠厮句。

偃蹇龙山西北去,把孤城、付与孱翁守。

罗百雉,大于斗。

濡须东锁三吴口。

问乔家、小姑夫婿,英灵来否。

落日神鸦衔祭肉,猎猎大风吹垢。

料江左、夷吾须有。

黄石荒荒朱履敝,那素书、一卷长衔袖。

渡旁渡,柳州柳。

(词)清·沈曾植

满泛雄黄酒。

且从容、艾符蒲剑,今年依旧。

安石榴花开几朵,太息吾行良久。

问客子、不归安否。

长月荒唐成毒月,付混元、合子张翁手。

何虫豸,强蟠纠。

清江湛湛平无皱。

御风来、终南道士,终葵杼首。

踏浪吴儿休竞渡,閒看吴娃竞走。

尽涂抹、青红新旧。

暮色苍然从远至,最高楼、倚望双虹彀。

墙角落,鸡虫斗。

(词)清·沈曾植

绝唱酬希听。

我非鱼、子犹非我,会心谁胜。

天若有情天亦老,目瞬华萎难认。

展画里、仙关云磐。

浪说挂冠神武早,滞翱翔、那得常清净。

铭鹤罢,倚松暝。

洞庭叶下灵均醒。

顾龙门、伤怀眇蹠,阳侯波劲。

亲友抟沙坚不散,荒了陶家三径。

溯明月、中秋人定。

玉宇琼楼三世影,唤湘灵、鼓瑟苍龙应。

常娥老,维摩病。


3

(词)清·沈曾植

篱外高枝厚朴花。

雨晴山鹊语喳喳。

斋罢道人无一事,数檐牙。

日与春迟弥澹永,梦随人散没开遮。

唤取樵青擎茗碗,碧萝芽。

(词)清·沈曾植

肠断东风万柳堤。

十分春过石桥西。

斜月冥濛天水白,梦凄迷。

归去也知琼宇近,起来还见玉绳低。

长向断无人处听,子规啼。

(词)清·沈曾植

春尽啼鹃泪满枝。

同功双茧不成丝。

残月一钩残夜影,佛低眉。

天醉尽饶秦梦好,雨来还作楚宫疑。

长恁蝶喧蜂绕去,几何时。


3

(词)清·沈曾植

奇绝云峰,又淮风别雨,蓦地相逢。

中庭雨后,若榴别是真红。

危楼徙倚,唤吾累、与话愁侬。

愁不见,张星天上,高柯郁郁王蒙。

飞尽漫天榆荚,自沈郎钱小,莫怨春空。

空间赤龙须下,跌宕陶公。

东还海道,付篙师、啸咏从容。

人间世,故衣新绽,年年马耳东风。

(词)清·沈曾植

华发归来,有鬖鬖病柳,摇落江浔。

问形问影都置,星汉沈沈。

青虫相对,一絇丝、且络琴心。

浑未辨、蜂房蚁梦,先生自惯閒吟。

恰到有情痴虑,觑偶然图画,便忆山林。

仙山去人不远,谁遣而今。

回帆挝急,又江头、其雨淫淫。

还只怕、觚棱梦断,年年铜辇秋衾。

(词)清·沈曾植

步至栘盦斋中,读潞河词。于时槐阴幂庭,离离斜日,徘徊廊树,空谷来风。同至门前,欲望西山不果,归赋此词寄仲韬

思美人兮,又回风萧瑟,林影参差。

蝉声在树,凄怨齐女何时。

西山避面,怕愁吟、逗入愁眉。

已看到、落霞千里,萧萧暮鸟空枝。

煞是冥鸿云外,尚远音馀响,缭绕琴丝。

恒沙世界净愿,恨礼星迟。

零笺断墨,报新来、带眼还移。

浑未了,黑风白雨,残灯倦客枯棋。


4

(词)清·沈曾植

天马控西极,鸣鹿在南山。

雪花堕地如掌,猿臂彀黄閒。

左带双鞬鲛箙,右拥单于日逐,小队凯歌还。

白骑故人问,翠墨特勤刊。

穷塞主,老胡语,远游篇。

东南月生沧海,耿耿视刀环。

风鹢飞飞更退,秣骥垂垂欲睡,梦语醉钧天。

蒲苇纫无已,磐石转弥顽。

(词)清·沈曾植

病鹤敛奇翼,归燕睇空梁。

江南草绿千里,晦朔误阴阳。

筑室久荒三瓦,说法未安一把,尺宅自清凉。

好在张平子,重赋远山将。

窌移宫,野骇徵,醉吟商。

幕天席地,何处走见二豪僵。

尘劫赤明诞谩,梦影清都显见,天地豁雷硠。

乞子青霞佩,方驾白云乡。

(词)清·沈曾植

呼起弁阳叟,还作雅谈无。

野语齐东未问,韵语落西湖。

不向二宗参话,不共四灵通社,佳句锦囊馀。

无学亦无病,诗说味同如。

我知君,君靳我,卷还渠。

清苕浊霅,无恙仙馆占名区。

也有玉田春水,也有碧山新月,个是竹山庐。

谁是紫霞叟,还倩上彊朱。

(词)清·沈曾植

峨舸下江夹,双阙豁天门。

柁楼徙倚回望,鹊尾夕阳痕。

多谢襄阳父老,寄语石城年少,䟤跋漫纷纭。

地土贱无直,山鬼事何论。

五杂组,八风舞,七言文。

去矣西河老守,别语漫云云。

风起白头高浪,日暮碧云孤唱,林际见春申。

黄鹄来相迓,绛老问生辰。


5

(词)清·沈曾植

西北浮云车盖去,晚来心与飘风。

高楼独上与谁同。

名随三老隐,声在九歌终。

不是凭阑无下意,新来筋力添慵。

江心桃竹倚从容。

音书迟雁字,经本閟龙宫。

(词)清·沈曾植

昨日雨寒今日热,午风儿女钗符。

大夫角黍意何如。

九江山九面,九逝郢魂苏。

满酌雄黄除恶酒,老夫醉颊回朱。

三年蓄艾计非疏。

南山骑虎去,不见鬼揶揄。

(词)清·沈曾植

倦客池塘残梦在,秋声不是春声。

小屏风上数行程。

三危玄趾,关塞不分明。

楼阁平芜天远近,长宵圆月孤清。

夜阑珍重短檠灯。

对床病叟,敧枕话平生。

(词)清·沈曾植

安石榴花开几次,睡乡还在他乡。

黄神镌得越巫章。

告天烦雀使,酿蜜要蜂王。

楼阁参差无尽意,凭阑惆怅斜阳。

惠风吹去禊亭觞。

飘零王略帖,数番付元章。

(词)清·沈曾植

五十年来三世相,华胥梦里婆娑。

神光离合洛灵过。

天花原不落,休著老维摩。

露电无痕仙影在,江南江北愁多。

幽香小迟道人歌。

梁尘千日绕,柰许袜尘何。


1

(词)清·沈曾植

花朝三日过。

殢江皋、馀寒香悭花朵。

挂月珊枝,僾西风、想见石公高卧。

禅榻沈吟,甚病树、仙舟情左。

孤负遥期,雪海春浮,梦君吟坐。

莫放箬船如簸。

问可有留题,脂粘粉涴。

雪暗关山,倩西崦、一笛玉龙吹破。

送客诗成,便稳趁、橛头单舸。

重向莫釐高处,议联青琐。


1

(词)清·沈曾植

楚泽芳兰天秀。恁捐袂、江波悽愀。

相怜缟袂寒生后。浑不是、梅花三九。

水清石见莹无垢。照月地、小莲冰透。

从他野鹿衔花走。忍消瘦、仙心依旧。


1

(词)清·沈曾植

郎当罢舞。

作佛几时还解语。

戏马荒台。

送客清秋旅雁来。

百闻一见。

冻谷说瓜秦士贱。

岁晚车休,鹏鴳相期秉烛游。


1

(词)清·沈曾植

木兰花,玉溪悟后,的的假中不二。

秋思耗、悲来笑矣。

露滴幻香愁蕊。

汉国山河,秦关明月,楚客回风意。

咽竞气,千载缠绵,鬼带殇戈,莫近汨罗宵济。

夜向晨,斗杓酹地。

星霣吠流离碎。

如此江山,适来夫子,郁㱅钟山翠。

问归人归未,不是漆园早计。

大明王,西飞孔雀,覆遍光明金翅。

一念千年,十身九界,云海搴衣至。

任蟪蛄朝菌,斗诤黄帝岁。

此心不去,也非来薏,妙莲华里。


1

(词)清·沈曾植

最高楼,笛里关山歇。

刺眼江头花发。

铅泪铜仙垂老别。

春雨冷,春泥滑。

燕归误、觅林巢,乌夜起、啼霜月。

怕屏风上,画图风裂。

春借腊尾支,月向圆时阙。

枉著茗花香彻。

影事亭亭弦切切。

病过了,中和节。

剪不断、楚江愁,消不尽、嵰山雪。

谢招魂、閒静象设。


1

(词)清·沈曾植

九叠屏风取次张。

九派下浔阳。

九九图中,燕脂催点,春事九回肠。

情知不是长安路,九面误衡湘。

稽首灊云,九天司命,九鳸问归装。


1

(词)清·沈曾植

尽冻云拂帽,霁雪湔衣,鼓枻重来。

潮出扶桑下,送行人西上,遮莫东回。

津头关吏借问,前度客繻开。

甚三宿天留,一行月厌,鸥鹭休猜。

东轩传鹊喜,道人随佳节,春动深杯。

南北东西路,暂白头兄弟,笑索官梅。

风轮浩荡吹我,马骨蓟丘台。

报江上青山,好留颜色归梦催。


5

(词)清·沈曾植

月约寻翻误,春愁梦惯疑。

壁弓杯影任娇痴。

忘却一彄银约定情词。

子夜歌频变,秦筝调更移。

簪花新格写乌丝。

认得三星带月小名儿。

(词)清·沈曾植

密字仙家授,飞轮上苑迎。

捩转九华灯。

胸前香緤印,秘层层。

(词)清·沈曾植

黄叶秋娘面,青山倦鸟心。

当筵直道酒杯深。

门外天涯落月带横参。

小印绸缪篆,明珠缭绕簪。

芙蓉三变曲池阴。

但拒霜华莫负日华心。

(词)清·沈曾植

子夜声先变,丁娘索尽多。

奈向薄情何。

王孙珍重出,踏春莎。

(词)清·沈曾植

玉简晨朝斗,青词夜拜章。

清磬落斋房。

谪仙分道去,出寥阳。


1

(词)清·沈曾植

银管频催,瑶华重折,别怀柰许。

澹日晖晖,春城梦梦,还是鸠呼雨。

东风酒泛,南风草长,那更北风铃语。

问归程、桃花万点,寻源知向何处。

挐音去了,延缘谁见,海水天风今古。

白马潮回,青牛气杳,身世原无住。

垄前麦秀,庞公来往,拥鼻试吟梁甫。

西江水,马驹蹴踏,付堂头举。


1

(词)清·沈曾植

湖月白,溪水碧。

送玉人归去,香冷瑶席。

一声长笛春无色。

翠羽啁啾,露梦星夕。

暗招魂,蛟脊窄。

怕濛濛倩影,画师窥得。

残山剩水荒寒极。

一盏寒泉,竹外长忆。


1

(词)清·沈曾植

弓月犹弯,罗衣未卷,缥缈金茎零露。

灵琐仙踪,罨洗车凉雨。

针楼眼,络角、秋河一线垂户,槎客归来休妒。

冰簟银床,看星桥停杼。

碧玲珑、候转霓裳步。

散秋花、鹊喜灵无误。

年年长定心期,者悲离欢聚。

人间恨、泪渍青陵土。

支机石、灰劫池非故。

翻赚他、檐角蜘蛛,几网虫愁诉。


1

(词)清·沈曾植

莲花八叶。

堕世尘不受,墉城仙接。

的的檀心,清露玉房晓檀浥。

来是芗林天姊,休误了、兰香芳牒。

尽奇绝,白地光明,净相起眉睫。

遗褋。

浪霅霅。

甚澧浦路遥,桂棹愁涉。

花身危立。

莫莫风潮作舟楫。

闻道九疑仙侣,已不是、玉严金帖。

又静夜、缄密意,瓣香深擪。


1

(词)清·沈曾植

五更转,睒睒大行星。

不寐得先醒。

万家梦里浑安帖,九霄露下忒清泠。

与丁宁,日莫出,事休生。

也漫道,山河皆幻影。

也须信,果瓜成笃病。

跳丸去,没前程。

螔蝓字画随涎出,蚵蚾鼓吹为官争。

碧翁翁,秋自瘦,泪难晴。


1

(词)清·沈曾植

望眼尽处江如带,高楼明月,白露凉天。

唤取吴刚倚树,商约重圆。

不动山河真影,讯素娥、珍重佩娟娟。

银汉转,参旗井钺,北落门寒。

羽衣我是横江客,瞬须臾、赤明几度开年。

过尽千帆一苇,赤壁依然。

还是箫声咽愁去,秋江水、月夜行船。

麻茶眼,奚囊锦掇,九点齐烟。


1

(词)清·沈曾植

问南湖湖畔,渔隐话、几人传。

有拾得诗成,僧伽伴在,一味诗禅。

炉烟。

夜深香烬,恰十分秋月定光圆。

影事琼楼玉宇,归心下噀斜川。

词笺。

写了又重看。

渺渺义熙年。

道菊是渊明,渊明是菊,形影神全。

觥船。

夕阳一棹,唤林翁相约酌寒泉。

郁郁门前五柳,不曾摇落江干。


1

(词)清·沈曾植

白头江令还家,吴天极目迷残照。

归心何处,桐阴井识,柳前门到。

家国苍凉,人天悲愤,江山凭吊。

付残碑翠墨,怀人千里,图画里、西风悄。

太息骚人潦倒。

总一例、雨啼烟啸。

暮年词赋,暮秋行旅,昔愁今抱。

如此江山,数行雁落,一钩月皎。

感余怀天末,芳馨脉脉,引幽兰操(时久未得仲韬消息。)。


1

(词)清·沈曾植

寒更欺病客。

江阁夜,虬箭伶俜滴。

金粟尺。

玉带砚,隐约避人书迹。

陨星石。

万里归来鹃血污,天门泪、仙人兵解厄。

人间直恁休囚,星汉更无消息。

年时连环共解,对雪江愁晚,眼迷朱碧。

枉抛掷。

行云梦,神女今来天隔。

了无说。

袖里衣冠飘撇下,第几劫、昆池灰晕赤。

冥冥碧火,巢中鸮夜吓。


1

(词)清·沈曾植

春望。

怊怅。

夕阳西。

霞渚风漪。

眼迷。

杜鹃劝人胡不归。

归迟。

落花红满蹊。

锦字盘中辞宛转。

愁不断。

四角中央遍。

夜相思。

梦来时。

月儿。

常娥幽怨眉。


1

(词)清·沈曾植

残雪楼台似梦中。

去年花下惜悤悤。

断肠流水又相逢。

海涸尚馀清浅碧,泪多难洗两三红。

返魂忽證凤林钟。


1

(词)清·沈曾植

春非我,嬉春还是,雨萼烟叶。

暮雨潇潇转急。

残灯黯黯未灭。

荡千里春心山翠叠。

江南梦、词客哀结。

向白日青阳试招未,离魂远飘撇。

嘈切。

霓裳乐,世长辍。

幻羽换宫,移家山破,双角飞更咽。

尽穆护沙乾,敕勒川别。

鹍弦弹折。

醉卧处,何处秦关汉月。

蚁梦南柯迷残垤。

海影倒、波沈摩竭。

虫沙碎,尧禽寒语雪。

又误他,芳草王孙云峡拆。

滔滔南纪江流绝。


1

(词)清·沈曾植

塞上秋来风景异。

平沙白草天无际。

契箭传呼菩萨至。

高牙启。

六州都督偕胡跪。

旱海沙陀游猎地。

射生不射黄羊地。

盘马弯弓开远势。

腾猿戏。

彀中别有由基意。


1

(词)清·沈曾植

十分春已去,孤花隐叶,怊怅倚阑心。

客游今倦矣,珍重韶光,还共醉花阴。

长亭短堠,向从来、雨黯烟沈。

人何处,匣中宝剑,挂壁作龙吟。

登临。

秦时明月,汉国山河,尽云寒雁噤。

行不得、鹧鸪啼晚,苦竹穿林。

寻常总道归帆好,者归帆、愁与潮深。

苍然暮,高山流水鸣琴。


1

(词)清·沈曾植

夜何其,秋星暗水平池。

怊怅子夜清歌,筝柱定场危。

误了汉皋佩解,料蚁珠九曲,不度愁丝。

倚画阑惜梦,回灯照影,新月如眉。

弹棋巾角,飞笺墨晕,去日来时。

步步花生,珍重是、香阶苔滑,雨暗云迷。

传言玉女,早西头、风叶频吹。

几怅望,是看花易老,问花无语,漏尽人归。


1

(词)清·沈曾植

乍鱼霞晕里,一掐新黄,奁隙晚妆点。

薄妒瑶台影,眉峰蹙,人天寂寞心眼。

春宵未展。

两纤纤、桂叶描懒。

认微步、碧海归来夜,怯罗袜尘浅。

留伴。

筝和琴散。

共玉清寂照,银渚低案。

绰约霜娥袂,掺离绪、春江愁夜潮满。

钩帘慢卷。

只暗尘、火树斜见。

尽独处常娥,山河影,再生愿。


1

(词)清·沈曾植

月晕瞢腾,云树黯霭,气压沈沈江水。

憺玄夜如年,霓裳未起。

要唤明妃临镜,便屑玉、消冰霏缨佩。

甚蓝婆误了,天门十二,乍开还闭。

多丽。

九曲蚁。

尽汉女归来,琼宫霞砌。

讯消息香南,西来何意。

漫说玉龙卅万,怕鳞甲、先春融罗被。

翻输与、白战诗坛,冻渗玉蟾清泪。


1

(词)清·沈曾植

断云沈,哀雁远,吟入矮篷里。

衰相天身,黄叶六朝寺。

十年未了心缘,松涛悲壮,澹一抹、巫咸山翠。

平生事。

总教梦与云空,泪咽北流水。

历乱黄丝,剉檗染离思。

也知化鹤归来,苍茫城郭,净眼见、病翁齁睡。


1

(词)清·沈曾植

折茱萸,焦严招手,词人共是仙曹。

泛淩江单舸,灵胥眼、海门高。

风雨年年重九,甚今年残照,与煖霜袍。

对江山摇落,不是旧题糕。

关塞路,影消梦消。

松寥阁自前朝。

呼旧酒、炙新螯。

望南山不见,寻寻觅觅,暮暮朝朝。

雁来数行题字,回帆掺、荡归潮。

尽人间、难开笑口,桑田掷米,新句得恁相招。

愁重痒搔。


1

(词)清·沈曾植

楚云低,潇潇暮雨,女贞细琐黄花。

䙰褷寻梦路,群群白蝶,杳杳青霞。

荒祠熏圣画,数弦音、小圣琵琶。

道著履梅姑,是耶还更非耶。

金华。

北规明寸镜,青衣綷䌨,常在谁家。

镜妆回半面,残脂零粉去,犹恁夭斜。

丁丁双啄木,趁朝阳、禹步枝丫。

催画里,仙人挟弹,打了昏鸦。


1

(词)清·沈曾植

岩空人悄。

澹霜林渲晚,霞天回照。

认一抹、林外晴沙,是鹤瘦筇孤,那回曾到。

写出青山,写不尽、鹃啼猿啸。

怅平生心事,向平五岳,安期三岛。

尺幅平量画稿。

有名家点笔,词仙借抱。

尽缥缈、天际归舟,只搅碎秋心,乱蛩衰草。

断梦无痕,又转入、玉京仙调。

夜灯青,念君髯影,萧萧吟老。

沈曾植

沈曾植1850—1922

字子培,号乙盦,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绪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总理衙门章京、安徽提学使等。曾参加北京强学会,赞助变法维新。辛亥革命后,与郑孝胥等同谋复辟。学识渊博,兼综汉、宋,尤深史学掌故,被清朝遗老推崇为光宣之间的“硕学通儒”。能诗,为晚清同光体主要作家之一。著有《海日楼诗集》、《海日楼题跋》、《汉律辑补》、《晋书刑法志补》、《寐叟乙卯稿》等。工书法,结体险峻,用笔生辣,古拙有奇趣。

☚ 王鹏运   八指头陀 ☛

沈曾植

沈曾植

见“文学”类。

☚ 黄士陵   齐白石 ☛
沈曾植

沈曾植1851—1922

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别署东轩、薏庵、睡庵、逊斋、谷隐居士等。浙江嘉兴人。清德宗光绪六年(1880)进士。由刑部主事,兼充总理衙门章京,迁员外郎、郎中。曾赞助康有为创办京师强学会,支持康上书言变法。光绪二十四年,应张之洞之聘,主两湖书院史席。庚子事变时,曾力主“东南互保”。光绪二十九年,简放江西广信知府,历江西按察使、安徽提学使,署布政使,护理巡抚。清末帝宣统二年(1910),辞官归里。清亡后,以遗老居上海。1917年,张勋复辟时,扶病赴京,授学部尚书。卒于沪。学识渊博,通经史诸子、音韵训诂,治西北、南洋地理,尤熟于辽、金、元史,旁及佛、道,兼治刑律、医学、金石书画等,名传海内外。其诗学谢灵运、韩愈、孟郊、黄庭坚诸家,而能合学人、诗人之诗而一,取奥语、奇词、佛典、僻典以入诗,发挥其经学、佛学及医学、诗学之思,部分诗作表达对戊戌变法及富国强兵的支持。张尔田云:“公诗以六籍、百氏、葉典、洞笈为之溉,而度材于绝去笔墨畦町者,以意为輗,而以辞为辖。”(《寐叟乙卯稿后序》)陈三立亦谓“其诗沉博奥邃,陆离斑驳”(《海日楼诗集跋》)。然亦有清隽之作,故陈衍谓其“雅尚险奥,聱牙钩棘中,时复清言见骨”(《沈乙庵诗叙》)。为近代“同光体”中浙派代表。著《海日楼诗集》十二卷,其1915年诗别刊为《寐叟乙卯稿》一卷。另有《海日楼文集》二卷(未刊)、《曼陀罗寱词》一卷,及《蒙古源流笺证》、《元秘史笺注》、《海日楼丛札》、《海日楼题跋》等。生平事迹,见《清史稿》本传,谢凤孙《学部尚书沈公墓志铭》(《碑传集三编》卷八)、王蘧常《沈寐叟先生年谱》。

☚ 释敬安   陈三立 ☛

沈曾植1850~1922Shen Zengzhi

modern scholar,literator and calligrapher. Works: Verification of the Roots of Mongolia,etc.

沈曾植1850—1922

清末学者。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光绪进士。历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兼总理衙门章京。二十一年(1895)参与组织强学会。八国联军入侵后,赞同“东南自保”,奔走于江南各省之间。二十九年(1903)起,先后任江西广信、南昌知府,署督粮道及江西按察使。三十二年任安徽提学使,赴日本考察学务,后署安徽布政使,举办“新政”。辛亥革命后居沪,以遗老自居,提倡国粹与佛学,一度总纂《续浙江通志》。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受任“学部尚书”。通经史、文学、音韵,书法、佛典亦有研究,尤精辽金元三史及西北南洋地理沿革。著有《元圣武亲征录校注》、《元秘史补注》15卷、《蒙古源流笺证》8卷、《岛夷志略广证》,皆以精审著名于世,所作诗号“同光诗体”。

沈曾植1850—1922

近代学者。字子培,号寐叟、乙盦。浙江嘉兴人。光绪进士,授刑部主事,后署安徽布政使。在官严拒苞苴,直声满天下。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学识渊博,尤精辽金元史、地理和音韵之学。诗颇艰奥,为同光体主要作家。工书法。著有《蒙古源流笺证》、《海日楼诗文集》等。

沈曾植

(清·道光三十年——民國十一年 1850~1922) 吴興人。字子培,號乙盦,一號寐叟,别署睡庵、余翁、由拳、谷隱居士、巽齋,又稱乙公。光緒六年(1880)進士,拜安徽布政使。學識淹博,精研西北史地。在當時上層士大夫中,屬進步之施政者,主張新政,提倡洋務,擁護立憲君主制。嗜金石,收藏金石墨本數千通。究書學,題跋清穎,頗有獨到處。擅書法,崇尚包世臣,融合漢隸、北碑、章草為一爐,自成面目。草書尤工,縱横馳騁,妙比五代楊少師 (楊凝式)。談中國五十年來書法者,巍然為一代宗師。著有 《海日樓劄叢八卷、《海日樓題跋》、《元秘史箋注》、《蒙古源流箋證》、《乙卯稿》、《寐叟題跋》、《海日樓詩集》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3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