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小肠良性肿瘤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小肠良性肿瘤benign intestinal tumor系指发生在小肠的各种非恶性肿瘤而言。可发生自上皮组织及非上皮组织的各种组织中,其中以平滑肌瘤、脂肪瘤和腺瘤为多见。临床表现:轻者多无明显不适;一般程度者可有不适,肿瘤溃烂者可有疼痛等;肿瘤较大梗阻时,则有梗阻症状。X线、纤维肠镜检查有助于诊断。有明显症状者可手术切除。 小肠良性肿瘤 小肠良性肿瘤小肠良性肿瘤占消化道良性肿瘤的4.4%,占小肠肿瘤的1/4左右。 小肠良性肿瘤发病率
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往往因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或在手术、尸检时才被发现。临床上多以并发症形式出现,约有半数病例发生肠梗阻、肠套叠和肠扭转。肠出血多发生于平滑肌瘤、血管瘤及腺瘤患者,一般为间断性黑粪或血便,或因持续小量出血而表现为慢性贫血。腹痛最多见,可为首发症状。腹部触诊有时触到肿块,硬度不等,表面光滑或分叶状,无压痛,活动度较大,触诊时隐时现,是小肠良性肿瘤的特征之一。因症状体征不多而易漏诊,诊断方法与恶性小肠肿瘤基本相同。 小肠良性肿瘤一经确诊,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应作肿瘤切除。肿瘤过大或难与恶性肿瘤区别者应同时切除病变肠襻并行肠吻合术。在多发性息肉,因小肠广泛切除可引起营养障碍,仅在出血、梗阻或有恶性倾向等情况下方考虑手术切除。小肠良性肿瘤切除后预后良好。 常见的小肠良性肿瘤分述如下: (1)腺瘤性息肉: 呈息肉状突向肠腔,大小不等(1~30mm),单发或多发,有蒂或无蒂,主要由单层柱状上皮被覆的腺体组成。绒毛状腺瘤是表层上皮增生呈密集乳头状向外扩张,约28%恶变。症状少,可有不同程度的肠出血或肠梗阻。胃肠X线钡餐检查可见充盈缺损,有蒂者此缺损可移动。 (2)平滑肌瘤: 常为单发,可<1cm或>10cm;腔外型多见,肌瘤较大,中央可坏死出血。腔内型者突起于肠腔,呈半球形或球形,表面粘膜常有溃疡;腔内-腔外型者呈哑铃形;约 15%可发生恶变。男女发病率无甚差别,40~60岁多见。常有腹痛、肠出血(常为黑粪、十二指肠平滑肌瘤可呕血)、心、呕吐、腹块、肠梗阻及肠套叠等。 (3)脂肪瘤: 多为单发,约2~3cm大小;腔内型(粘膜下层)多见,圆形或卵圆形结节,表面可形成溃疡。腔外型(浆膜下)少见,可形成巨大肿瘤。组织学上为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恶性变少见。30岁以上多见,常无症状,可出现肠套叠与肠梗阻,少数间歇性肠出血。 (4)血管瘤: ❶毛细血管瘤由密集的毛细血管组成,多为孤立性斑块样或球形隆起,或呈息肉样,易致出血或穿孔; ❷海绵状血管瘤由许多扩大的血管组成,可分为局限息肉型或弥漫扩张型,后者累及各层,易致出血或穿孔; ❸混合型,多为局限性息肉状。以肠出血为主要症状,约30%患者无症状。 (5)纤维瘤: 常为单发,偶有多发,多见于回肠末段,呈圆形或卵圆形,有蒂或无蒂。临床上较少见,一般在45岁以上,可无症状。较常见的症状为腹部不适、压痛、腹块、肠出血及贫血等。 ☚ Whipple病 小肠恶性肿瘤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