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综合治理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small watershed以面积较小的自然集水区为单元,开展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农、林、牧、水综合措施的全面治理。小流域面积一般为10~50 km2,通过全面规划,合理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布设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林草工程以及其他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形成综合的水土保持体系,以达到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小流域水土资源的目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中国开展群众性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基本建设。 小流域综合治理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完成。198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进步奖。目前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已成为根治本区落后面貌的主要途径,是减少黄河泥沙的主要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实施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林草措施与工程措施,做到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形成综合防止措施体系,以达到小流域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的目的。小流域治理的基本原则是: 要促进农、林、牧、副全面发展,防止水土流失; 多种措施相互结合; 先治坡后治沟,先治上游后治下游; 有效解决群众的口粮、经济收入等。小流域治理主要采用的技术措施有: 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治理工程中有梯田、坡面蓄水工程、山坡截流沟、沟头防护工程、谷坊、拦沙坝、淤地坝、沟道蓄水工程、引水漫地等。 
沟壑治理总体布署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