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圣降大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圣降大圣

小圣降大圣

齐天大圣孙悟空大战显圣二郎真君杨戬,遭到太上老君暗算,力尽被擒的故事,出自《西游记》第六回。
如果从作品正面描写大战的艺术来看,这一段似乎并没有脱出“两军对阵,主将出马”的窠臼。而这种模式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鲜见。《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巨著,不知描写了多少大大小小的“对阵”,展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同时通过战争情节的铺写,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就此而言,《西游记》描写战争并无过人之处。
那么“小圣降大圣”究竟有什么独放异彩的地方呢?十分明显,作者驰骋着他那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地虚构了两个舍命相斗的人物形象,让笔下的悟空和杨戬竭尽随心变化之能事,使作品笼罩上一层神奇莫测的幻想色彩,高度地调动了读者听故事的兴趣和再创造的鉴赏力,有力地体现了全书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而这种特色正是有别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标志。书中杨戬的一句话: “小圣来此,必须与他斗个变化。”抓住这“变化”二字,正是找了鉴赏这一名段的入门钥匙。
孙、杨交锋前的紧张气氛,作者已渲染具足。李天王并哪吒,会同四大天王,率领了二十八宿,九曜星宫、十二元辰、普天星相等众,共十万天兵,布下了一十八架天罗地网,同悟空恶战了一仗,败了;观音菩萨的大弟子惠岸同孙悟空也恶战了一仗,又败了。灵霄宝殿已面临着无将可派,无兵可增的狼狈处境,在这种情势下,观音才推荐了杨戬出战。
杨戬可算受命于天宫的危难之际。果然出手不凡,武艺与孙悟空旗鼓相当。作者免不了先泼墨如云,描写孙、杨“两个这场好杀”,“斗经三百余合,不知胜负”。其激烈之程度,是悟空曾与哪吒争斗的十倍! 正面描写孙、杨的兵刃相搏已经到了白热化,艺术手法上的渲染夸饰也臻于顶峰,若不另辟蹊径,势必成为强弩之末,读者也将感到味同嚼蜡。
突然,作者文笔一变,由描写孙、杨的兵刃相交转为描写双方“斗个变化”。
段中描写孙、杨的变化争斗凡八处:孙、杨法天象地的争斗;孙变麻雀飞逃,杨变饿鹰扑打;孙变鹚老冲天,杨变海鹤嗛啄;孙变鱼儿潜游,杨变鱼鹰捕捉;孙变水蛇钻草,杨变灰鹤钳吃;孙变花鸨孤立,杨持弹弓击射;孙变庙宇诱敌,杨去捣窗踢门;孙变杨戬模样去占杨戬老巢,杨急忙赶去驱逐悟空。这些神奇的变化争斗固然令读者目不暇给,兴味陡增,但细心的读者还是不难发现,孙、杨第一个法天象地的变化争斗就铸定了孙悟空的败局。这场恶战“唬得那马、流元帅,战兢兢,摇不得旌旗;崩、芭二将,虚怯怯,使不得刀剑。”杨戬那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冲散了悟空的战阵,孙悟空“自觉心慌”,“掣棒就走”。作者揭示了悟空怯战的心态,让他由不分胜败转向败逃。读者看得很清楚,即使是神通广大、变化无穷的孙悟空也不是常胜将军,也存在着至多战个平手的劲敌,也要服从于“全军既溃,一将难支”的战争的客观规律; 即使是幻化了的神仙斗法,也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虚构的技巧融进了真实的艺术细节之中, 激起读者浓烈的兴趣的同时, 又给人以强烈的真实可信感。这就是作者熟练地使用着艺术创作辩证法的本领!
从第二个变化到第八个变化,展示了杨戬掌握主动权,悟空愈益被动的局面。作者调动了他对自然界水、陆、空范围内一物降一物的深刻观察和日常生活的常识,一方面描写杨戬的变化总是孙悟空变化的克星,另一方面又细致地刻画孙、杨双方既要制人又怕受制的心理活动。这种写 “实”与写 “虚”交替使用的手法,使作品在紧张的气氛中,平添了许多诙谐的情趣。其中最精采的是第七个变化争斗: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 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 只有一间小庙, 笑道: ‘是这猢狲了! 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 大圣听得,心惊道: ‘好狠! 好狠! 门扇是我的牙齿,窗棂是我的眼睛;若打了牙,捣了眼,却怎么是好? ’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庙宇的旗竿是万不会竖在后面的。杨戬本身就是灌口享受人间香火的神仙,岂会不知这个常识。但悟空极想反败为胜,诱杨戬入圈套,终因万变不离其宗,屁股上的尾巴只得化为庙后的旗竿,怎能瞒过杨戬的眼睛呢?这个细节完全符合猴子的生理特征,幻中见真,平添谐趣。况且双方勾心斗角的心理活动又写得这样逼真细致,不能不令人绝倒!
幔亭过客说得好“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吴承恩就是化“极幻”为 “极真”的高手。读了 “小圣降大圣”,谁能说它是荒诞无稽的呢?

☚ 搅乱蟠桃会   如来伏悟空 ☛
000087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