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吏xiǎo lì〖名词〗 自称的谦词(1)。《待漏院记》:棘寺小吏王禹偁为文。——大理寺小吏王禹偁作了这篇文章。 小吏小官吏,小差役。《陌上桑》:“十五府~,二十朝大夫。”《孔雀东南飞》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小官 小官琐秩 微官 微宦 稗官 职位很低的官员:小吏 琐吏 官府中的小吏:胥(胥人;胥吏;隶胥) 吏人 庶士 官府中的胥吏和差役:吏役 狡猾的胥吏:黠胥 古代指给官府当差的小吏:白衣 春秋以后指卑微的小吏:小臣 竖臣 冷清卑微的官职:寒官 地位低微的小吏:竖 俸禄微薄的小官:升斗微官 级别不高的官吏:黑绶 隋时对九品至一品官员的通称:流内 (职位低的官:小官) ☚ 县官 高官 ☛ 小吏xiǎo lì指官俸百石以下的官吏。《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长吏亲躬,无使贫弱遗脱,小吏豪右得容奸妄。"注:"百石已下有斗食、佐史之秩,言小吏也。"已通以。斗食俸,每月谷十一斛;佐史俸,每月谷八斛。斛,容量单位名,十斗为一斛,一斛谷重约60公斤。魏晋以后也沿置,但其职近似徭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