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小仲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小仲马1824—1895Alexandre Dumasfils法国剧作家, 小说家。大仲马之子。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期间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大多以七月王朝时期的法国为社会背景,从现实中挖掘素材,真切地反映资产阶级生活的堕落和肮脏。四十年代末写的成名作《茶花女》(小说,后改为剧本),把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道德的腐朽揭露得淋漓尽致,1852年公演后,在法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还写有作品《半上流社会》、《金钱问题》、《私生子》等二十余部。主张以资产阶级改良来解决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晚年对某些社会问题的认识有所深化,但因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而愈感到迷茫。 小仲马法国作家。生于1824年7月28日,1895年11月27日去世。作家大仲马的私生子。心灵的创伤使他成年之后决定通过文学来改变社会道德。24岁时(1848)以小说《茶花女》一举成名,4年后(1852)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首演,大获成功。此后又写了20多部以爱情、婚姻、家庭为题材的剧本,如《金钱问题》、《私生子》等。最受欢迎的还是代表作《茶花女》,流传世界,经久不衰。 小仲马 小仲马1824—1895Xiaozhongma法国小说家、剧作家。为大仲马私生子。7岁时大仲马才认其为子,但始终拒不认其母为妻。小仲马的身世使他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受尽世人的讥诮。他成年以后决心通过文学改变社会道德,探讨资产阶级的社会道德问题,成了贯穿其文学创作的中心内容。他跟其父一样多产,但两人的作品却相差悬殊。1848年发表小说《茶花女》,一举成名, 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在1852年首次演出,获得了更大的成功。《茶花女》通过一个出身贫苦、沦落风尘、苦于不能自拔的妓女同贵族青年亚芒的爱情悲剧,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罪恶。小仲马后来写了20多部剧作,更加具有现实主义倾向。小仲马是他父亲因桃色事件而破产的不幸见证人, 因而在他的戏剧中大力宣扬家庭及婚姻的神圣, 如《半上流社会》一剧就写到娼妓威胁到婚姻制度的问题。他最引人注目的戏剧有《私生子》、《放荡的父亲》等。他的剧作多是描写在资产阶级淫靡风尚的毒害下沦落的女性,或表现金钱势力对爱情婚姻的破坏, 这些作品为戏剧界带来了写实性风俗剧的新风潮。他的剧作以真切自然的情理感人, 语言通俗流畅, 富有生活气息。 ☚ 大仲马 雨果 ☛ 小仲马 小仲马1824~1895法国作家、戏剧家,亚历山大·仲马的俗称,著名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基度山伯爵》的作者亚历山大·仲马的儿子,因与父名同,世人以“大”、“小”区别。小仲马是其父亲的私生子,直到7岁时方被父亲承认。在经过苦难的童年后,认领后又被父亲溺爱,使他18岁起陷入荒唐生活。小仲马开始文学创作后,以长篇小说《茶花女》获得极大声誉,改编成戏剧后又获得了比原小说更大的成功。1875年,小仲马当选法兰西院士。1895年去世。小仲马的作品水平不一,以《茶花女》为其最大成就。作品描写了妓女玛格丽特结识了税务官之子阿芒。阿芒的真诚的感情激发了她真正的爱情,但阿芒的父亲却以他们的结合会毁掉阿芒的前程为由,迫使她离开阿芒。阿芒以为玛格丽特背信弃义,羞辱她后离去,玛格丽特在悲伤和疾病的折磨下死去。小仲马的作品大都围绕着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爱情、婚姻和家庭问题来创作。他的剧作,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产物。它们都不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以自然真切的情理感人; 结构谨严,语言流畅而富有抒情意味。 ☚ 雨果 萨特 ☛ 小仲马1824—1895Alexandre Dumas fils法国作家。大仲马的私生子。代表作小说《茶花女》(后改写成同名话剧、歌剧)控诉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残忍。一生写有20多个剧本,重要有《金钱问题》、《私生子》、《放荡的父亲》、《阿尔丰斯先生》等。多以妇女、婚姻、家庭问题为题材,揭露资产阶级社会的丑恶风尚。戏剧结构谨严,语言流畅,富有抒情意味。 小仲马见“文学”中的“小仲马”。 小仲马Dumas,Alexandre(fils)(1824-95)—son of Dumas père (大仲马).He wrote the novel(and play) La Dame aux camélias (1848)which formed the basis of Verdi’s opera La Traviata(1853)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