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泥文字封泥也称泥封,是将印章按在泥上作为包裹和门户等封口的凭证。古代无纸,每于简牍绳端结合处或某种物件上用泥封闭,泥上加盖印章,可以起到防止私拆和保密的作用。封泥文字和玺印文字一样,是研究古代职官、地名、姓氏、艺术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山东临淄出有一阳文封泥,十字界格,文为“鄱宫大夫玺”,可断为楚玺,是楚玺打印于文书封检邮寄齐都临淄者。楚墓中每见有封泥。如江陵天星观1号墓陶瓮附近出土了几块封泥(当是瓮上掉下者),有两块保存较好,近方形,边长3.8厘米,上有图案标志的封泥文。又如荆门包山2号墓中棺第六层衾上有封泥“”字,陶罐上有封泥文字“鱼(?)”和“永旨□”等,文义可能与罐内物品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