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冯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冯定1902—1983

浙江慈溪人
中共党员。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曾任中央马列学院一分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顾问等职。著有《中国共产党怎样领导中国革命》、《平凡的真理》、《共产主义人生观》、《工人阶级的历史任务》等。
笔名:贝叶、北泽
别名:冯昌世、冯樨望

冯定

永恒的追求——悼念冯定先生
忠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战士——纪念冯定逝世
一周年
袁方
张文儒
人民日报1984年2月24日
光明日报1984年12月8日
缅怀冯定同志
冯定哲学学术思想初评
冯定的学风与哲学思想的特点研究
逝世人物:冯定(1902-1983)
舒文等
张文儒
袁方等
社会科学(上海)1984年5期
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3期
社会科学(上海)1985年7期
中国百科年鉴(1984)第23页
冯定传略
中国已故哲学家传略:冯定传略
冯定
华明
张文儒
马洪才
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6辑第53页
中国哲学年鉴(1986)第419页
新四军人物志(上集)第68页

冯定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冯定同志追
悼会在北京举行
 人民日报1983年10月28日
《冯定文集》序言
追求平凡的真理,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访
北京大学冯定教授
薛暮桥
华明
人民日报1988年7月29日
大学生丛刊1981年2辑
民国人物小传:冯定
冯定(1902—1983)
刘绍唐主编
京声 溪泉
*传记文学1993年62卷6期
新中国名人录第73页

冯定(1427—1474)

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士定,号竹轩。景泰五年(1454 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与修《寰宇通志》。擢山东道监察御史,改云南道。巡视京城内外仓场,清革宿弊。天顺四年(1460 年)巡按贵州,官吏震肃。成化元年(1465 年)升广东副使。改陕西副使,调广东,佐韩雍镇压广西瑶族起义,染患瘴疠,入觐卒于北京,葬于崇文门外皋村。精治《易》,为文深合经义。

冯定1902—1983

中国现代哲学家、伦理学家。浙江宁波人。早年毕业于宁波师范学校,二十年代中期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由党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从事地下党的宣传文化活动。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皖南军部宣教科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副校长、淮北区党委宣传部长等职。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马列学院一分院副院长。1957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校党委副书记,1977年后任哲学系主任、副校长及校顾问。历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第五届常委。曾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全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顾问、全国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顾问等职。著有《青年应当怎样修养》、《共产主义人生观》、《人生漫谈》、《冯定文集》等。冯定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他认为,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道德观,一种是“人上人”的道德观,即剥削阶级的道德观,另一种是“人下人”的道德观,即普通群众的道德观。长期以来,“人上人”的道德观居统治地位。现在我们要建立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即是代表普通大众的。剥削阶级的道德标准和无产阶级的道德标准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前者以个人主义思想为主导,后者以集体主义思想为主导。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往往发生矛盾,这就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上,人首先必须吃、穿、住,但关心物质生活要跳出个人的圈子,为整个社会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着想,同时,人还要有崇高而丰富的精神生活,以充分显示“人是有思想的”这个特点。关于人生的自由与必然,他认为,人的自由即在于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没有什么绝对的自由。在人生的意义问题上,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有把它投入到社会发展和历史发展的无限过程中去,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环节,才会获得无限的意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