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封山育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封山育林fēngshān-yùlín

对林区山地实行封闭管理,在一定时间内不得进山开垦、放牧、砍伐,以保护林木繁殖生长。

封山育林fēng shān yù lín

对长有幼林或可能生长林木的山地在一定时间里不准放牧、采伐、砍柴等。1958年《新知识词典》:“封山育林: 是对荒废山地,停止人为破坏,使自然生长草木,为造林创造条件的一种措施。”

封山育林

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之一。依法对新造幼林地、具有天然更新能力的疏林地以及造林不易成活需改善土地条件的荒山荒地,采取一定封闭禁止措施,以养育林木,恢复森林资源。封山育林工作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视需要划定封山区,规定封山期,禁止或限制开荒、砍柴、放牧、采石采砂等影响森林资源恢复发展的活动。

封山育林closed forest

以封禁为基本手段,促进新林形成的措施。即把荒山或残林迹地划界封禁,限制开垦、樵采和放牧,禁绝山火,利用树木的天然下种及根际萌芽和根株萌蘖,以育成森林。此法简便易行,经济有效,是迅速恢复森林的重要方法之一。

封山育林

陕西在秦岭、巴山、关山、黄龙山、桥山五大林区和陕北沙地均实行封山育林。1949年到1990年,全省通过封山育林恢复森林面积近14万公顷。1991年,陕西省林业厅颁布了 《陕西省封山育林管理若干规定》,加强对封山育林的管理。

封山育林

利用森林的自然繁殖能力恢复森林的一种方法。把荒山、残林等划界封禁,利用树木天然下种和萌芽能力形成森林。

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是湖南自古至今,一种长期采用、行之有效恢复发展森林的方式,是利用树木天然下种、萌芽和竹类引鞭等特性来培育森林。1950年全省重点地区封山育林105.18万亩。1951年提出:“有计划的实行封山育林”。1952年全省封山育林319.4万亩。1956年把封山育林放在荒山残林多、劳力少或水土保持地区。1956~1957年,全省每年封山育林600万亩左右。1964年提倡封山育林与封育护林相结合,强调幼林地、封禁地一律不准开荒。1964~1969年,全省封山育林封山护林每年1000余万亩。1970~1980年每年增加到2000多万亩。全省涌现了浏阳、宜章、蓝山、绥宁、通道、城步、涟源、龙山、邵东、东安、澧县、临澧、安化、益阳、冷水江等先进县。1980年,认真总结、推广全封、半封或轮封,对松杂木林要求认真封禁。1981年对大面积封山育林的地方适当给予经济扶助,全省封山育林达3350万亩,为50年代初的105.81万亩的32倍。1983年林业部颁发了《封山育林工作暂行办法》,提出“以封为主,封育结合”。湖南在1983年和1984年分别对封山育林进行专题研究。1985年省林业厅颁发《湖南封山育林暂行规定》。至1985年,全省封山育林累计成林面积1000万亩,保存面积300万亩,蓄积量1800万立方米。1986~1991年,全省推行工程封山育林,把封山育林作为一项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把封山育林对象、计划、措施落实到山头地块。1991年省标准局颁布了《湖南省封山育林技术规程》,对设计方法、质量标准、检查验收作了规定。同年,省林业厅拨专款29万元。历时一年,完成了全省108县市 (区) 的封山育林普查规划,组织起一支思想好、热爱林业、有林业技术护林骨干队伍,由当地县政府颁发护林员证。1995年全省封山育林面积3262.33千公顷,当年新封215.63千公顷。

☚ 全民义务植树   防护林建设 ☛
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

根据甘肃各地具体情况可有不同做法:在次生林区,利用残留母树萌蘖和飞籽天然更新能力,进行封护,在河西干旱荒漠区,封护柴湾、封滩封沙育灌、育草,防止风沙危害;在中部黄土高原区,制止砍灌、铲草皮等破坏植被行为,封山育灌、育草,防止水土流失。封山育林可分为全封、半封、轮封等类型。一般宜实行轮封轮牧,划出一定面积的樵采区、放牧区,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所需,有利于巩固封山育林成果。封育期可为3~5年或5~7年以上,每亩成林株数为110~180株丛。1995年, 全省封山育林面积达27. 14万公顷。

☚ 人工林   平原绿化 ☛
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

利用林木天然更新能力定期采取划界封禁以恢复森林的措施。即把荒山、采伐迹地、疏林和灌木林封禁起来,限制开荒、放牧、砍柴、禁绝山火、利用林木天然下种、根株或根部萌芽或地下茎蔓延等,逐渐恢复成林。多用于森林采伐或被破坏不久,且具有天然下种或萌生条件,以及偏远荒山、荒地次生林地和无力进行人工更新的地方。

☚ 适地适树   林业生态效益 ☛
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

在排除或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利用树木自然繁殖能力恢复森林的措施。是恢复森林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多用于森林环境适宜,但山势陡峭,或深山、远山等交通不便、劳动力缺乏或进行其他经营措施资金不足的地区。封山育林是经实践证明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可行的绿化措施,提高我国森林覆被率、扩大森林资源。封山育林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方面的优点,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
从自然条件看,封山育林有广泛的适应性。“封山” 可以 “育林”,是符合森林更新和演替规律的。封山育林摆脱了人为对植被的继续干扰和破坏,将荒山、疏林、灌丛置于自然演替的环境中,让它沿着自身发展的规律发展,在发展中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在条件改善的前提下达到植被恢复的目的。封山育林所形成的是一个具有自然保护性质的森林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物种丰富,营养梯级高,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复杂且完善,多物种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可有效地防止病虫害的发生。通过封山育林所积累的枯枝落叶层腐烂后可形成腐殖质,参与土壤颗粒结构的形成,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的透水和持水能力,进而提高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作用。
封山育林可适当进行多种经营,促进用材、薪材、林副产品的供应,确保农、林、牧、副、渔业等的全面发展。适应封山育林的地段应具备两个条件: 具备乔木或灌木更新的潜力; 人为破坏和人为不利影响的严重。岩石裸露、悬崖陡壁难以造林的地段,为防止水土流失亦被列入封山育林地段。对于符合条件的地段,进行封育,禁止或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如采山、放牧等,给森林以休养生息的时间,使其在自然繁殖或自然更新的前提下自然恢复成林。
封山育林首先要解决好封山后所带来的一些经济问题,如当地居民的燃料、放牧等。要采取措施,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的自觉性。封山育林要真正收到实效,应搞好规划设计、加强管理,划定封山育林的界限、林种的区划; 设计合理的封禁方式,确定封禁的年限; (全封、半封、季封); 采用适当的育林技术措施,以及封山育林的科学管理等。封山育林要充分利用天然更新,在更新缺乏的地段,要施以人工更新或人工促进更新; 具有更新种源和可萌芽的代桩,以及一定数量的幼苗、幼树,再依靠天然更新自然恢复成林的先决条件,依靠自然力恢复成林,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可靠保证。在种源、可供萌芽更新的代桩缺乏的地段,应及时进行补播、补植一些阔叶树种,对更新幼树密集的地段,应进行抚育间伐,促进幼树旺盛生长。采伐和清理技术要充分考虑到对更新的影响。根蘖更新虽好,但要长成良好的林分却较困难,因为根蘖林易遭病虫害、枯梢,过早地生长减退,甚至死亡。可以利用阔叶树为耐阴的针叶树提供庇荫的环境,通过人工栽植针叶树,使其形成混交林,使林分稳定长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也将大为提高。
封山育林的科学管理是封山育林成功与否的关键。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和不断完善封山育林责任制,把责、权、利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和造就一批认真负责的护林员队伍。坚持依法治林,严禁乱砍滥伐,为封山育林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生态公益林培育方式   天然植被的生态恢复 ☛

封山育林feng shan yu lin

close hillsides (to livestock grazing and fuel gathering) to facilitate afforestation

封山育林

forest conservation;setting apart hills for forestry

封山育林

close off afforested hills to protect the trees; close off hills to facilitate afforestation;seal the mountain to cultivate forests;afforested mountains closed off hills for protec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