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
基础理论名词。 ❶ 太阳、阳明和少阳三经的总称。其中包括了手三阳和足三阳,实际上是六条经脉。 在六经辨证上三阳病系指病邪在体表浅层或六腑有病。 ❷ 太阳经的代称(《素问·著至教论》)。 按照伤寒病由表传里的发病次序,在三阳经中太阳经位于最表层,首先发病,故称“三阳”;其次是阳明经,叫做“二阳”;再次是少阳经,叫做“一阳”。 ❸ 足太阳膀胱经的代称(《素问·大奇论》)。 ❹ 经穴名。指百会穴。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言针刺“三阳五会”,后世将此百会穴别名误分为二,成“三阳”穴名。见《针灸捷法大会》。 ❺ 推拿穴位名。位于左眼 。 《幼科推拿秘书·赋歌诀秘旨》:“又若三阴三阳虚肿,心有疾也”。《幼科推拿秘书·夜啼》:“夜啼……如塞,推三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