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对外贸易乘数原理Foreign Trade Multiplier Principle

关于一国对外输出的变化可使国民收入发生成倍变化的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Roy F.Harrod,1900—1978)参照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最先提出。由对外输出增加而产生的国民收入增量与输出增量的比率即对外贸易乘数。以KF表示。以△Y表示收入增量,ΔX表示输出增量,则:


以ΔM表示输入增量,ΔM/ΔY为边际进口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Import,MPM)。如果增加的收入中用于购买进口品的部分越大,则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部分(ΔY—ΔM)就越小,从而对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作用越小。因此,对外贸易乘数与边际进口倾向成反比,而与边际出口倾向成正比。如果出口增加新产生的收入增量既用于消费,又用于储蓄;既用于购买本国产品,又用于购买进口品,则对外贸易乘数既取决于边际进口倾向(MPM),又取决于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ing,MPS)。MPM和MPS都是不利于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此时对外贸易乘数为:


一般情况下,增加的国民收入总有一部分用于国产品的消费,无论边际出口倾向、边际储蓄倾向还是两者之和都不可能等于1,因此对外贸易乘数总是大于1,其效应也必然是国民收入增量大于最初的输出增量。
☚ 投资乘数原理   加速原理 ☛
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关于一国对外输出的变化可能使国民收入发生成倍变化的理论。最先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根据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提出的。以国民收入增量(△Y)与输出增量(△X)的比率表示对外贸易乘数(KF),用公式表示为:

如以△M表示输入增量,则为边际进口倾向(MPM),即每单位收入增量中用来购买进口品的部分所占的比例。在增加的收入用于购买进口品的部分越大,则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部分(△Y-ΔM)就越小,从而对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作用越小。因此,对外贸易乘数与边际进口倾向成反比,而与边际出口倾向成正比。假如出口增加所增加的收入既用于消费,又用于储蓄,既用于购买本国产品,又用于购买进口品,则对外贸易乘数既取决于边际进口倾向(MPM),又取决于边际储蓄倾向(MPS)。MPM和MPS都是不利于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所以,在此条件下,对外贸易乘数为:

相反,如一个较大的进口国收入下降,会导致其进口额下降。这又会导致其他国家出口额下降,并进而导致该国收入成倍减少。因此,他们认为,只有当贸易出超或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就业量,提高一国国民收入量,此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大于贸易顺差的增加量,並为后者的若干倍。所以一国越是扩大出口、限制进口,对本国好处越大。鼓吹“奖出限入”,实行超保护贸易政策。“对外贸易乘数”又称“对外贸易倍数”。

☚ 对外加工   对外贸易倍数原理 ☛
0000743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