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寸跷秧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寸跷秧歌民间舞蹈。亦称踩寸子。以上装(即拉花)脚踩6寸矮跷而得名。曾流传辽宁省本溪、丹东等地。为说、唱、舞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表演常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活动高潮是元宵灯节。各地寸跷秧歌的人物扮相虽各有异,但表演形式基本相同,与地秧歌相似。本溪寸跷秧歌一般不得少于20人,除了拉花和背鼓人数可增减外,其他人物角色及其排列次序不能随意更改。丹东寸跷秧歌少则13人,多则25人。表演形式一般可分为过街楼、打大场、下小场三部分。其中,大场表演以走变化多端的阵式为主,小场表演,多以上下装的二人场为主,接演各种民歌小调、小戏或二人转 “小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