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相推春复秋
见《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二回,此为回前诗,系七律,吟咏官宦生涯。前两联言作官之苦。一为离家别乡,二为四处奔波,三为蹇蹇王臣。后四句系感慨,叙为官犹如漂泊在风波浪里,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有在“逢花遇酒”的享乐生活时,心中才“且宽愁”,满头白发,全为追名逐利。这种感叹官宦生涯之苦的思想,与传统儒家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迥异,是明代中、后期,在东海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滋生后的市民重商轻儒思想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时的进步文学家如袁宏道等,多次在文学作品中描写过这类题材。这种感慨作官苦的实质,是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在封建统治阶级的那套“忠信、节义”和“仁、义、礼、智、信”等种种教条的规范下以及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环境的拘管下,个人难以自主地掌握人生的命运,束缚了个性的自由。从这种意义上说,它又是有近代启蒙思想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