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富兰克林·罗斯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富兰克林·罗斯福

 美国总统(1933~1945)民主党人。曾为律师。1913~1920年任海军部副部长。1921年39岁时患麻痹症,下肢瘫痪。1928~1932年任纽约州州长。1933年任总统后推行“新政”,以加强国家资本主义,克服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对缓和美国的危机起过暂时的作用。1933年罗斯福政府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提出“睦邻政策”,以缓和美国与拉丁美洲各国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反对德、意法西斯集团的侵略和战争政策。制订《租借法案》,支持英、法反对德意法西斯。苏德战争爆发后,《租借法案》扩大到苏联。1941年8月与邱吉尔一起提出《大西洋宪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领导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此后,主动筹划并参加了一系列重要战时国际会议:1942年1月出席二十六国发表反轴心共同宣言的会议;1943年11月参加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1945年又参加雅尔塔会议。在任期间,美国垄断资本迅速发展,在国外势力进一步扩张。1944年打破惯例,接连第四次当选总统。1945年4月在任内患脑溢血病逝。著有《向前看》、《论我们的道路》等。
富兰克林·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Fulankelin Luosifu,Franklin DelanoRoosevelt

美国第32任总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1933—1945年连续4届任总统。1882年1月30日生于纽约州海德公园的富豪之家。1900—1904年就学于哈佛大学,1905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参加纽约律师考试合格后即从事律师工作。1905年与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埃莉诺结婚。1910年以民主党候选人身份当选纽约州参议员,1912年连任。1913-1920年任助理海军部长。1921年8月患脊髓灰质炎症(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仍继续从事政治活动,努力促进民主党内城乡两派的团结。1928-1932年任纽约州长。1932年竞选总统,提出“新政”计划,以压倒多数选票获胜。上任时正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经济状况空前恶化。他充满信心地厉行改革,受到各阶层的欢迎,“新政”得以顺利实施。结果使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并导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规模发展。在对外政策方面,1933年11月16日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结束了孤立和封锁苏联的政策。在法西斯侵略威胁日益严重之时,努力改变国内盛行的孤立主义情绪,提醒人们认清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危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吁请国会召开特别会议,修改中立法,允许交战国在“现款自运”条件下从美国购买武器,以支援反法西斯国家。法国战败后,积极进行防御准备,决定采用参战以外的一切方式援助英国。1941年3月促使国会通过《租借法案》,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物资和援助。苏德战争爆发后,把法案适用范围扩大到苏联。1941年8月,与英首相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和日后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正式对法西斯国家宣战。在国内动员全部工业为反法西斯战争服务,对外注重战略全局,致力于尽早打败法西斯势力和与盟国磋商未来国际和平构想。1943年1月提出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的原则。1943年和1945年两次与苏、英首脑会晤,为早日结束战争和战后和平制订了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1945年4月12日,在任内患脑溢血病逝。著有《向前看》、《我们的道路》等。作为政治领袖,罗斯福与华盛顿、林肯齐名,深受美国人民的赞扬。逝世时中国解放区下半旗致哀,《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殒落》的社论。

☚ 里根“复兴经济计划”   杜鲁门 ☛
富兰克林·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FulankelinluosifuFranklinDelanoRoosevelt

资产阶级政治家,美国第32任总统。1882年1月30日生于纽约州海德公园的富豪之家。1900—1907年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毕业后以律师为业。1910年以民主党候选人身份当选纽约州参议员,1913年任助理海军部长。1921年8月患脊髓灰质炎症下肢瘫痪,继续从事政治活动。1928年任纽约州长,较有政绩。1932年竞选总统,提出“新政”口号,以压倒多数的选票当选。就任后厉行改革,使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受到中下层群众的支持。在对外政策方面,结束对苏联的孤立封锁,于1933年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对拉丁美洲国家推行“睦邻政策”以缓和矛盾。面对日益严重的法西斯侵略危胁,努力改变国内盛行的孤立主义情绪,提醒人们认清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危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吁请国会修改中立法,允许反法西斯国家在“现款自运”条件下从美国购买武器。法国战败后,采取参战以外的一切方式援助英国。1941年3月促使国会通过《租借法案》,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物资和援助。苏德战争爆发后,决定给予苏联一切力所能及的援助。1941年8月,与英首相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和日后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正式对法西斯国家宣战。倡导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促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致力于尽早打败法西斯势力。1943年和1945年两次与苏、英首脑会晤,为早日结束战争和战后和平制订了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1944年第四次当选为总统。1945年4月12日,在任内患脑溢血病逝。

☚ 凯末尔   纳赛尔 ☛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美国总统。民主党人。1910—1913年为纽约州参议会议员。1929—1931年任纽约州长。1932年当选为总统。此后连任3次,直到逝世。1933年提出并推行“新政”,对缓和经济危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起过一定作用。同年与苏联建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支持英法反对德意法西斯。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正式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参加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主张维持战后大国间的合作和成立联合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