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Jì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北魏有寄多罗。 寄jì寄託。劉歆《遂初賦》:“寄之去留,亦何傷兮。” 寄读音j·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居义切,去,寘韵。 ❶托付;寄托。 ❷依靠;依附。 ❸特指由邮局传寄。 ❹古代翻译东方民族语言的官员。 上一条: 騎 下一条: 㮨 寄〔ji〕1.gieat: ~居。gieat nib. 2. gib: ~信。gib senb. 寄存 〔ji cun〕 gieat jangt. 寄放 〔ji fang〕 gieat jangt. 寄居 〔ji ju〕 gieat nib. 寄宿 〔ji su〕 gieat beut. 寄养 〔Ji yang〕 jid heutsoud. 寄{}四5798①动寄居;庇寓。冀鲁官话。河北。清光绪十年《畿辅通志》:「庇寓,~也。」②动藏。晋语。山西忻州〖 〗。我把东西~唡。③名鸡冠。粤语。广东翁源。《翁源儿歌》:「鸡公子,~隆隆,做人新妇莫乱动。」   寄ji❶寄居。《史记·淮阴侯列传》:“常从人~食饮,人多厌之者。”(从:跟随。)曹丕《燕歌行》诗:“慊慊(qian qian)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他乡?”(慊慊:遗憾的样子。淹:留。淹留,同义词连用。)《荀子·劝学》:“(蟹)非蛇蟮之穴无可~托者,用心躁也。”(寄托:同义词连用。) ❷寄托。诸葛亮《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臣以大事。”(先帝:已故帝王,这里指刘备。崩:帝王去世。)《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百里之命。”(百里之命:方圆百里的命运,即国家的命运。) 寄jì❶托付;委托 △ ~存|~希望。 ❷依附 △ ~居|~宿。 ❸通过邮局递送 △ ~包裹。 寄❶托人传送;现专指通过邮局递送:~递丨~信丨~钱丨~费丨邮~。 ❷托付:~存丨~放丨~卖丨~售丨~养丨~托丨~予。 ❸依附;靠:~生丨~食丨~籍丨~居丨~寓丨~宿丨~人篱下。 ❹认作亲属:~亲丨~父丨~母丨~儿丨~女。 寄jì❶ 通过邮局递送:寄书│寄包裹。 ❷ 托付,寄托:赋诗寄怀│寄希望于未来。 ❸ 依附,依靠:寄生虫│寄人篱下。 ❹ 姓。 寄(1次) 寄托。魂眐眐以~独兮《哀》 寄jì❶寄居;客居。《左传·襄公十四年》:“齐人以郲寄卫侯。”《七谏·初放》:“寄生乎江潭。” ❷ 委托。《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七谏·谬谏》:“世莫可以寄托。”王逸注:“言世多诈伪,无可以寄命托身也。”《九叹·忧苦》:“愿寄言于三鸟兮。”汤炳正今注:“寄言,犹托言,谓托言三鸟传语于君。” 寄ji寄存 寄递 寄放 寄费 寄怀 寄居 寄卖 寄情 寄身 寄生 寄食 寄售 寄宿 寄托 寄养 寄语 寄予 寄寓 寄主 寄存器 寄生虫 寄宿生 寄人篱下 寄雁传书 赋诗寄怀 寄ji❶主要指通过邮局传递交付信件或钱物;邮寄:特快专递函件在指定邮局~|邮局关门了,东西没~走|~的食物在路上变质了。 ❷寄存;托付:旅客的小件物品可以免费~|观众的车都~在剧场专用的停车棚里|他把击败对手的希望~在这一局上。 寄jì❶托人传递:(雨村)又~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二·29)特~香珠一串,略表我心,千万收好。(七四·1823) ❷寄居:(雨村)自前岁来此,又淹蹇庄了,暂~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一·14) ❸寄放:(尤氏)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择了日期入殓。寿木已系早年备下~在此庙的,甚是便宜。(六三·1513) ❹寄托:今日饭后无事,因欲择出数人,胡乱凑几首诗以~感慨。(六四·1538)时值暮春之际,史湘云无聊,因见柳花飘舞,便偶成一小令,调~《如梦令》。(七十·1709)
寄jì寄寄jì〖动词〗 一、托人传送(1)。《徐文长传》:梅客生尝寄予书。——梅客生曾经托人带给我一封信。 二、托付,委托(2)。《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帝知道我谨慎,所以在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吊古战场文》:寄身锋刃,腷臆谁诉?——身体已托付给了锋利的武器,心里郁闷向谁去诉说呢? 三、寄托。指把思想感情或理想,放在某一事物上(1)。《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有的凭借爱好的事物寄托志趣,过着放纵性情的生活。 四、寄居(1)。《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如同蜉蝣那样在天地之间寄居一时,渺小得就像大海中的一粒小米。 寄jì❶ 寄居,依附。《战国策·齐策四》:“(冯谖)使人属孟尝君,愿~食门下。”《史记·淮阴侯列传》:“常从人~食饮,人多厌之者。” ❷ 寄托,托付。陶潜《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傲,审容膝以自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臣以大事也。” ❸ 传递,传送。《梦溪梦谈》卷五:“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书。”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女~言于母。” 寄*jiBCC4 ❶托人传送;邮递:~信/~上三百元/~一个包裹。 ❷托付:~命/~怀/~卖/~放/~于厚望。 ❸依附;暂时居住:~住/~居/~寓/~人篱下。 ❹认的(亲属):~女/~父。 邮递 邮递寄(寄递;~钱;缄~) 寓 邮(邮寄) 寄书信:寄纸 寄信 附书 寄人以书信:赠鲤 寄给人书信等:投 把稿件投寄给报刊编辑部或出版社:投稿 封缄寄递:封寄 委托寄送:托寄 寄邮件时未付或未付足邮资:欠资 (由邮局递送信件、包裹等:邮递) ☚ 传递消息 送信 ☛
存放 存放储 盛载 盛贮 寄顿 顿寄 起存 放置,存放:举阁 交与存放:交存 运输存放:运置 集中存放:储集 暂时存放:寄(寄放;寄存) 顿寄 (把东西暂时托付给人保管:存放) ☚ 保存 储存 ☛
书信语 书信语近好 近佳 近安 肃谢 敬谢 旧时书信中所用敬辞:锦(~念) 对收信者语:启 收 对尊长:钧启 对祖父母、父母:安启 对平辈:收启 大启 对小辈:收启 收拆 手拆 手启 对政界:勋启 对丧家:礼启 素启 书信中代称对方:音容(~去后) 寄信者语:缄 寄 对尊长:谨缄 敬缄 对带信者语:面交 带交 烦交 托带信者语:托(拜~;亲~) 开头称谓语: 请人看信:鉴(惠~) 称亲友的长辈:尊前 尊右 尊鉴 慈鉴 赐鉴 座前 座下 侍下 侍右 称祖父母、父母:膝下 膝前(父亲大人~) 称长辈妇女:懿鉴 懿座 妆前 称亲友的平辈:足下 惠鉴 大鉴 台鉴台右 执事 同志 称平辈妇女:妆阁 妆次 绣次 称同学:研右 砚席 称平辈的年幼者:如面 如见 如晤 如握 青览 青盼 用于小辈:知悉 见悉 阅悉 亲阅 收阅 收览 亲览 入览 入目 用于老师:吾师 函丈 用于教育家:讲席 座右 尘次 用于文官:勋鉴 钧鉴 钧座 用于军官:麾下 麾鉴 用于作家:史席 著席 撰席 书信中的问候语:动止 书信中祝人安适之词:纳宜 纳福 书信结尾习用语:书不尽意 结尾问候语:顺候 道安 时绥 撰祺 祈请语:顺请 祝福语:颂(顺颂;祝颂) 时祉 书简表奏结尾用语,表示致敬:顿首(顿首再拜) 稽首再拜 署名后用语: 对祖父母、父母:叩(~上;~禀) 对尊长:谨上 谨禀 拜启 敬启 肃白 对平辈:启上 谨启 手奏 手泐 对至友不具名:雨知 雨隐 名心印 名心肃 知恕具 对小辈:字 写 白 谕 ☚ 恭维话 婉辞 ☛
依赖 依赖倚(倚杖;倚赖;倚靠) 赖(赖依;荷赖;恃赖;附赖;有赖;是赖;托赖;冯赖) 凭(凭倚;凭托;凭负;凭恃;凭据) 怙 恃(依恃;有~) 仰(仰仗;仰给)卬(~食) 聊(聊赖) 寄 挟 靠(依靠) 隑 依仗 依赖人活命:资命 依赖他人所给:挨赖 依赖气候等自然条件:靠天 顺从依赖:顺赖 仰望依赖:仰赖 瞻赖 欣喜仰赖:欣赖 凭借,依赖:资借 不能自立,完全依赖别人:仰给于人 (依靠别人或事物:依赖) ☚ 依托 倚仗 ☛
托付 托付侂 嘱(嘱付;嘱托) 付(委付;寄付) 委畀 属累 委托,托付:寄 请托,托付:属托 因信任而托付:信托 长上对下属的信托:恩寄 国家的托付:邦寄 上下相托:相承 眷顾托付:眷委 恭敬地托付:奉托 恳切相托:谆托 推心相托:心寄 重大的托付:重寄 以性命相托:委命 (委托别人照料或办理:托付) ☚ 委托 托付某事 ☛
依附 依附依(依止;依负;依丽;归依;冯依) 傍(资傍) 附(附丽;附依;阿附;迹附;冯附;连附;枝附;凭附;谐附;缘附;扳附;倾附;赘附;离附) 旁 丽(底丽;傅丽) 皈 傅 寄 援(援附;扳援) 攀(攀附;攀依;攀蹑;攀援;攀缘) 义从 系托 借托 倾侧 倚著 连著 阶缘 缘傅 应缘 营缘 夤缘 归落 收揽 依附于土地:丽土 不得志时即来依附:饥附(~饱飏) 附着,依附:附离 归向,依附:归倚 归顺,依附:归附 依附寄托:附托 预先依附:预沾 亲近依附:亲附 亲服 亲倚 昵附 暱附 归依亲附:附亲 欣然亲附:欣附 臣属依附:臣附 彼此依附:相附 相丽 夫妻相依附:兔丝附女萝 畏惧依附:畏附 屈服依附:屈附 勾结依附:结附 阿谀依附:谐丽 迅速依附、追随:影从 景骛 迅速投奔依附:影赴 依附密切:景附 (依赖;从属:依附)
另见:依靠 相依 归附 ☚ 依附 依附他人 ☛
赠送 赠送赠(赠与;赠贻;赠赉;赠馈;赠贶;赉赠;遗赠;贻赠) 送(送以;送给;送似;送与;送遗;遗送; 送;断送;赍送) 投(投赠) 奉(奉送;齎奉) 贻 赆 赏 寄(~与) 馈(送馈) 饩(~之斗米) 赉 诒(归诒) 饴 饷贽 赍(赍送;齎赉) 遣施 遗 赐 打发 齎助 申致 资予 敬辞,赠送:奉赠 敬辞。称对方的赠与:雅贶 互相赠送:相问 持物赠人:持赠 取物相赠:辍赠 解物相赠:脱赠 附带赠送:附送 赠送给我:见赠 见贻 见赆 恭敬地赠送:献呈 丰厚的赠送:厚赠 腆赠 厚赠。用作敬词:珍贶 解囊赠送:解赠 慷慨解囊相赠:赠粟 赠以微物:投瓜 送粮食给盗贼:赍盗粮 (无代价地将财物或称号等给予别人:赠送)
另见:赐予 授予 送物 礼物 贿赂 ☚ 赠送 赠送财物 ☛
寄居 寄居寄(寄止;寄住;寄泊;寄榻) 寓(寓居;寓泊;寓足;寓迹;羁寓;托寓) 栖泊 栖止 栖宿 托居托宿 赘居 止托 寄居在别人家里生活:寓食 旅食 寄身于深邃幽隐之境:托幽 租房寓居:僦寓 寄居外地:侨(侨居;侨住;侨寓;侨寄)客(客处;客居;客寄;客寓;作客) 旅(旅食;旅居;旅寄;旅寓;栖旅;寄旅;附旅) 羁(羁寓) 羇 游寓 寄外 寓贯 寄居京城:附京 寄居国外:侨居 单身旅居在外:孤羁 孤旅 寄居异乡:羁旅 栖居,寄居:栖处 栖息寄居:栖居 飘泊寄居:飘寓 孤单寄居:孤悬客寄 安身,寄住:栖寄 长期寄居他乡:旅羁 羁旅 羁旅无定:羁游 东奔西走,居无定所,长期寄居他乡:漂泊羁旅 飘泊羁旅 (居住在他乡或别人家里:寄居) ☚ 闲居 安居 ☛ 寄 033.寄(p846.1)义项之五,释文作:古代翻译东方民族语言的官员。《礼·王制》: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吕氏春秋·慎势》“不用象译狄鞮,方三千里”汉·高诱注引《周礼》作“东方曰羁”。 按:释文疏失者二: 一、释义并引《礼·王制》书证后,既未云“寄,通羁”,则令人难解引《吕氏春秋·慎势》高诱注“东方曰羁”作甚。异文乎?通假乎?皆未明。考羁、羇皆有一义通于“寄”,意为寄托、寄居、寄居之人。《左传·昭公七年》:“君之羁臣,苟得容以逃死,何位之敢择?”而东汉熹平石经作“羇”。将一种民族语言寄附于他种民族语言,以通其意曰寄,亦可写作“羁、羇”。故,该词义项之五释义并引《礼·王制》书证后, 当云:“寄,通羈、羇”,然后再引《吕氏春秋·慎势》高诱注,则一切疑窦涣然冰释。 二、行文草率,引《吕氏春秋·慎势》及高诱注引《周礼》之文皆失冒号,且前书于“方三千里”句下当施句号收束而失标,具非得当。 ☚ 密匝匝 寒门 ☛ 寄jì居义切,去寘。 ❶托付;委托。《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百里之命。” ❷存,放。元结《思太古》:“婴儿~树头,就水捕鲈。” ❸寄居,客居。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老妻~异县,十口隔风雪。” ❹传送,传达。贺铸《古捣练子》:“~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❺翻译东夷语言的官。《礼记·王制》:“东方曰~,南方曰象。” 〖寄〗 粵 gei3〔記〕普 jì ❶ 寄託,託付。許慎《說文解字》:「〜,託也。」諸葛亮《出師表》:「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臣以大事也。」 ❷ 暫時居住,寄身,依附。蘇軾《前赤壁賦》:「〜蜉蝣於天地。」(蜉蝣【粵 fau4 jau4〔浮由〕普 fú yóu):一種朝生暮死的昆蟲。) ❸ 傳送。李清照《一剪梅》:「雲中誰〜錦書來?」
寄jì❶托付。如:寄存,寄卖。 ❷托人递送,现专指通过邮局递送。如:寄信,寄钱,寄包裹。 ❸依附。如:寄生,寄食。 ❹暂住。如:寄居,寄宿。 ❺认的(亲戚)。如:寄父,寄子。 寄jìⅠ ❶ (递送) send;post;mail: ~ 包裹 send a parcel by post;~ 钱 remit money;~ 信 post [mail] a letter ❷ (托付;寄托) entrust;deposit;place: ~ 希望于青年一代 place hopes on the younger generation ❸ (依附别人或别的地方) depend on;attach oneself to: ~ 食 live with a relative,etc. (because of one's straitened circumstances) Ⅱ (认的) adopted;foster: ~ 父 [母] foster father [mother];~ 儿 foster [adopted] son 另见 see also jǐ。 ◆寄泊[航]港 port of call; 寄存 (寄放) deposit;leave with;check; 寄存器 {计} register;tell-table;temporary storage; 寄放 leave with;leave in the care of; 寄件人 sender; 寄居 live away from home; 寄卖 consign for sale on commission;put up for sale in a secondhand shop; 寄人篱下 be under sb. else's roof — depend on [rely on] other people for a living;depend on sb. for a living;find shelter under sb.'s roof;live under subjugation; 寄生 parasitism;parasitic; 寄生虫 parasite;animal parasite; 寄生虫病 parasitic disease;parasitosis;zoonosis; 寄生物 parasite; 寄生性 parasitism; 寄食 inquiline; 寄售 consign for sale;consignment sales;on consignment;put up for sale in a secondhand shop;sale on consignment; 寄宿 lodge;put up; 寄宿生 boarder; 寄托 entrust to the care of sb.;leave with sb.;place (hope,etc.) on;find sustenance in;repose; 寄销 consignment sale; 寄信人 sender; 寄养 entrust one's child to the care of sb.;ask sb. to bring up one's child; 寄语 [书] send word; 寄予 place (hope,etc.) on; 寄予希望 place one's hope on...; 寄植 temporary planting; 寄主 {生} host (of a parasite) 寄jì❶ 寄人篱下
❸ 托孤寄命
❹ 飞洒诡寄 寄 金文; 篆jì[宀(意符) + 奇(聲符)→寄(《説文》:“寄,托也。從宀,奇聲。”寄,託付〈寄托、寄存〉;依附〈寄居、寄食、寄生蟲〉。托人傳送,特指由郵局傳遞〈寄信、寄錢〉。認的親屬〈寄父、寄母、寄子〉。)] [宋] 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注:從句中可以看出,作者擬棄官隱居江湖度其餘生。) 寄jì(11画)
  【提示】奇, 上面是 , 大位于字上时,末笔捺改点。 *寄jì11画 宀部 (1) 付托;寄托: ~存|~养|~卖|~予。 (2) 依附: ~食|~宿|~居|~人篱下。 (3) 递送: ~信|~钱|邮~。 (4) 认的(亲属): ~父|~女。 寄 ☚ 客 寓 ☛ 寄jì上古形声字。从宀(mián,房屋),奇声。本托付,委托义。如:寄托。引申为依靠,依附。如:寄居|寄生(动物)|寄宿。近代现代又引申为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如:寄信|寄钱。 寄★常◎常
jì形声,从宀,奇声,本义为托庇、依附,引申为托付、委托、托人送交、通过邮局传递、本无亲属关系而以亲属关系相认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