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容斋随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笔记。南宋洪迈撰。凡七十四卷。计随笔、续笔、三笔、四笔各十六卷,五笔十卷。其书兼载经史典故诸子百家之言以及诗文语词等,辨析精细,考证详明,可见作者学识博洽。书中关于史事者尤为可采,所考宋代朝章典制,多史传不详之材料。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本。 ☚ 夷坚志 墨庄漫录 ☛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笔记著作 。宋洪迈撰。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举博学宏词科。历左司员外朗、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出知赣州、婺州,召入史馆,预修《四朝国史》。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为翰林学士。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学问渊博,与兄洪适、洪遵俱有文名,时号“三洪”。著有《野处类稿》、《夷坚志》等,编有《万首唐人绝句》等。《容斋随笔》系其读书札记,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五集,前四笔各十六卷,末集未成而逝,仅十卷,合共七十四卷,亦合称《容斋五笔》。前后历时四十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中自经史诸子百家以及医卜星算之属,凡意有所得,即随手札记,辩证考据,颇为精确”,“尤熟于宋代掌故”,虽不无小误,“然其大致,自为精博。南宋说部,终当以此为首焉”。书中以考证史实、典制,记述佚闻、掌故为主,兼及评诗论文。其中论诗之语,又曾被辑为《容斋诗话》六卷。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 ☚ 萤雪丛说 容斋诗话 ☛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十六卷、《续笔》十六卷、《三笔》十六卷、《四笔》十六卷、《五笔》十卷,宋洪迈撰。……其中自经史诸子百家以及医卜星算之属,凡意有所得,即随手札记,辩证考据,颇为精确。……南宋说部,终当以此为首焉。 洪容斋考订他书极详,于唐宋诗证据亦核; 独其所录同时人诗,不尽得风旨。 《容斋随笔》《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南宋洪迈撰。洪迈(1123~1202),字景庐,别号野处,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洪皓之子,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洪迈在当时以渊博著称,尤长于史学。此书是他一生中的随笔札记,分为《随笔》、《续笔》、《三笔》、《四笔》和《五笔》,前4笔各16卷,《五笔》10卷,共计74卷。各集之前均有自序,《随笔》成书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历时18年;《续笔》成为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历时13年;《三笔》成书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历时5年;《四笔》成书于庆元三年(1197),历时不到1年;《五笔》仅有10卷,大概未及成书而作者已亡。全书是作者在40多年中陆续写成的,其中前三笔尤为精博,洪迈晚年因集中精力撰写志怪小说集《夷坚志》,因而《四笔》和《五笔》稍嫌草率。此书的学术价值是远远超过一般笔记的,《四库提要》称“南宋说部,终当以此为首焉”。在宋人笔记中,此书与沈括《梦溪笔谈》、王应麟《困学纪闻》并称。 《容斋随笔》内容涉及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各个方面,上下古今,考证宋以前的一些历史史实、政治经济制度,记述了经史典故、诸子百家之言,而以宋代的典章制度记述尤详,如《随笔》第12卷“元丰官制”条,《三笔》第5卷“枢密名称更易”条、《四笔》第2卷“文潞公奏除改官制”等谈官制沿革变迁的条目,多有史志所不详的材料。《随笔》第9卷“高科得人”条、《续笔》第13卷“科举恩数”条记宋代进士甲科授官之制,也颇具史料价值。书中对唐宋笔记叙事之误也时有考辩,如《随笔》第1卷“浅妄书”条驳《开元天宝遗事》,第3卷“张嘉贞”条驳《明皇杂录》,第4卷“野史不可信”条指出《东轩笔录》与《梦溪笔谈》叙述的失实,第8卷“《谈丛》失实”条说明《后山谈丛》记事之违真,全都确切有据,言之成理,常常为后人所引述。此书对于某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也间加评论,其评语多独出机杼,很有参考价值。 此书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本。 容斋随笔笔记。南宋洪迈(1123—1202)撰。七十四卷。迈字景卢,号容斋,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绍兴进士,历官端明殿学士。博学多闻,对经史百家,医卜星算,无不深究,凡有所得,随笔记之而成是书。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五集,前四集各十六卷,《五笔》写至十卷而卒。内容包罗甚广,资料丰富,凡经史百家,文学艺术及宋代掌故,人物评价均多涉笔,尤详于宋代典制。书中有关诗歌部分,后人辑为《容斋诗话》。另著有《野处类稿》、《夷坚志》、《万首唐人绝句》等书。此书元明均有刻本,今有《四部丛刊续编》本通行。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清刻本整理标点出版(二册)。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学术笔记。七十四卷。南宋洪迈撰。洪迈(1123—1202),字景卢,别号野处。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初期著名爱国学者洪皓之季子,兄适、遵,皆著名于世。博览群书,虽稗官野史,释老杂言,无不涉猎。仕于南宋前期,曾在地方作过知府、知州,在朝廷历仕起居舍人、起居郎、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等职,修过国史。著有《史记法语》、《夷坚志》等。 ☚ 通鉴纲目 西汉会要 ☛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南宋洪迈作,是关于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笔记。作者多引用唐、宋古文家有关创作的论说,尤其重视对传统的借鉴与继承,重视“自成一家”的风格的建立。对寓言的夸张性、荒诞性特点有所认识,指出“列御寇,庄周大言、小言皆出于物理之外(意即超出自然规律)” (《续笔》卷十三《物之大小》),并与佛经中故事作了比较,得出“其理一也”的结论。但以儒学为正宗,将列、庄之学斥为“一偏所及”,是一种偏见。作者注重对散文语言艺术的研究,其繁简并重论立说辩证,识见通达:“夫文贵于达而已,繁与省各有当也。”(《随笔》卷一《文烦简有当》)对《新唐书》肯定“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欧阳修《进新唐书表》)的一面,又指出“省文之失”的一面。又举《史记》与《汉书》为例,说明繁简不同,各有千秋。以“达”(表达效果)为一种审美标准,很可能来自苏轼所阐释的“辞达”说。繁简并重说一反前人尚简的偏执,对后来的胡应麟、顾炎武、钱大昕等都有影响。作者强调史传文语言的自然高妙,即符合生活的逻辑以及人物思想、性格的逻辑。他说:“风行水上而水波(涌起波澜),真天下之至文也。”(《五笔·史记渊妙处》)其底蕴即在于此。对《史记》中人物语言“高古简 妙处”所作的赏析,是最好的证明。 ☚ 梅溪文集 履斋示儿编 ☛ 容斋随笔róng zhāi suí bǐ《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5)。笔记书名。宋·洪迈撰。分随笔16卷,续笔16卷,三笔16卷,四笔16卷,五笔10卷,凡5集74卷。编撰此书历时长达40年,凡有所得,随笔记之。对宋以前历史、政治、经济、词章、典故等考据精审,对宋代典章制度记述尤详。其中三、四、五笔有自序,对有关历史人物、事件亦有所评议。 容斋随笔十六卷。《容斋续笔》十六卷,《容斋三笔》十六卷,《容斋四笔》十六卷,《容斋五笔》十卷,共七十四卷。南宋洪迈(1123—1202)撰。洪迈字景卢,号容斋,别号野处,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宋代名臣洪皓季子。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乾道间,累迁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修国史。淳熙十三年(1186)为翰林学士。宁宗时,以端明殿学士致仕。洪迈学识博洽,论述宏富,长期监修国史,涉猎书籍颇多,自经史诸子、文学艺术及医卜星算等书无不博览,尤熟于宋代掌故。编著有《野处类稿》、《夷坚志》、《万首唐人绝句》等书。《容斋随笔》乃其博览群书及耳闻目睹时事时,凡有所得,皆随笔记之,前后近四十年,完成此宏篇巨著。原计划。全书共分五集,五集各分十六卷,然书未成而卒,故《五笔》仅十卷。书中内容十分丰富,所涉甚广,举凡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地理、风俗习惯等,无所不记,基本上是一事一条,各列标题,共记事一千二百三十则。书中考证了宋以前的一些史实和政治经济制度、词章典故及遗闻佚事等,对宋朝典章制度记载尤详,对于某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也间作评论。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书中记事,辩证考据,颇为精确。如论《易》说卦“寡发”之为“宣发”,论《豳风》“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之文为农民出入之时,非指蟋蟀等,皆有见地。于宋代掌故,多正前人之误,如,以宋自翰林学士入相者非只向敏中一人,驳沈括《梦溪笔谈》之误。又引国史梁颢传证陈正敏《遁斋闲览》所记梁颢八十二岁及第之说为不实等,皆极审核精确。但亦有柢牾处,如谓刘昭注《后汉书》五十八卷,补志当在其中,而不知所注乃司马彪《续汉书志》,章怀太子以后《汉书》无志,移补其缺。又如,驳《宣和博古图·释云雷磬》所引臧文仲以玉磐告籴之文,谓《左传》并无其说,但不知出自《国语》中,颇为失检。但从总体来看,此书仍不失为考据精确,议论高简之佳作,“南宋说部”书中,“终当以此为首”(《四库全书总目》)。该书与沈括《梦溪笔谈》、王应麟《困学纪闻》等书先后并重于世,为世人所重视,足“可以稽典故,可以广闻见,可以证讹谬,可以膏笔端”(《容斋随笔》嘉定壬申仲冬何异序)。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研究宋朝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书完成《随笔》十六卷以后,即刻于婺州,淳熙(1174—1189)间传入皇宫,孝宗称其有议论,洪迈因重编为《续笔》、《三笔》、《四笔》、《五笔》,成书后,其孙洪伋于嘉定五年(1212)刻版于章贡郡斋,由何异作序。其后有洪迈门人马巽甫刻本,明弘治中李瀚刻本,崇祯时马元调又重刻刊行,又有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本、同治年间刊本,光绪元年(1875)又重校同治本刊行。今传本不一,主要有《国学基本丛书》本、《四部丛刊》本、《四库全书》本、《津逮秘书》本、《笔记小说大观》本等,商务印书馆《说郛》、《旧小说》有节选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清光绪元年重校同治年间洪氏刻本为底本,参校他书标点出版,为目前最好最通行版本。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宋代笔记。有《随笔》、《续笔》、《三笔》、《四笔》各十六卷,《五笔》写至十卷而绝笔,共七十四卷。作者洪迈( 1123—1202 ),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字景卢,号容斋。学识博洽,尤熟宋代掌故。所览群书,自经史诸子、文学艺术及医卜星算,凡有所得,即随手札记,前后积累四十年,遂有五集。此书考订历代史实与典章制度,其中宋代尤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八年标点本,分上下两册。 ☚ 清明集 清明上河图 ☛ 《容斋随笔》rong zhai sui biMiscellaneous Writings of Rong Studio→洪迈 (Hong Mai) 容斋随笔宋洪迈撰。考据书。凡经史典故,诸子百家之言,及诗词、人物、医卜星相,均有考证辨略。初拟《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五集,每集十六卷。然《五笔》未完而卒。现存七十四卷。今有《容斋随笔五集》校点本。 容斋随笔书名。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五集七十四卷,南宋洪迈撰。洪迈一生涉猎书籍颇多,有所得,随笔记之,前后四十年乃成是书。其中自经史、诸子百家以及医卜星算之属,均有涉及,尤详于宋代掌故及典章制度,对某些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亦间有评论。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行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