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家庭公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家庭公社

家庭公社

原始社会中,氏族内部共同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由于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原始氏族内部形成若干个母系大家庭,逐渐取代氏族的职能成为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这种母系家庭公社有共同的女始祖,包括若干代母系近亲成员,人数从几十人至百人以上。其内部实行共产制,生活资料平均分配。通常由年龄较大,有威望的妇女担任首领,主持一切内外事务。婚姻多采取从妻居的对偶婚形式。随着男子在生产中越来越起主导作用,母系氏族演变为父系氏族。与此相适应,母系家庭公社经双系家庭公社过渡到父系家庭公社。中国古代黄河、长江流域普遍存在家庭公社。西安半坡遗址的文物表明,当时人们基本的生产、生活组织是母系家庭公社。江苏淮安青莲岗等地的遗址反映出父系家庭公社的文化特征。近现代我国某些少数民族还保留着家庭公社或其残余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美国学者摩尔根的考察资料,提出“家长制家庭公社”的术语,后又改称为“家庭公社”,认为它是一个由群婚中产生并以母权制为基础的家庭到现代个体家庭的过渡形式。

☚ 部族   家长制家庭公社 ☛

家庭公社

原始社会中后期由若干血缘近亲家庭组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单位。萌芽于母系氏族晚期,普遍存在于父系氏族制阶段。在母系氏族繁荣期,氏族内划分出若干个母系大家庭公社作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实行平均分配,民主管理,生产资料仍归氏族所有。男子实行从妻居婚,同妻子组成对偶家庭,惟不算妻方氏族的成员。随着生产的发展,男子在社会和生产中的地位提高,不愿再屈居妻方,转而将女子娶回家,于是,从妻居的对偶婚变为从夫居的对偶婚,母系家庭公社随之演变为父系家庭公社。父系家庭公社前期,生产资料仍为公有或集体占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单个的对偶家庭只是共同生活的细胞。家庭成员之间民主气氛较浓,男家长虽组织生产和主持宗教祭仪,享有较高地位,而父权尚不突出。到父系家庭公社后期,由于公社内私有制成分增多,个体家庭逐渐将牲畜、收获物、住宅等变为自己的私产,家族共耕地也演化为私有伙耕地,从而导致家庭公社分裂瓦解。有学者将前期的父系家庭公社称为民主型,后期的称为父权型或家长制家庭公社。家长制家庭公社有其显著特点,一是家庭成员包括被收养人和奴隶;二是父权突出,家长可以支配全家成员,对家内奴隶拥有绝对权力。孕育于家庭中的奴隶制表明,此类家庭公社的一只脚已开始迈入阶级社会门槛。家长制家庭公社并非普遍必经的阶段,有的族群由父系家庭公社向农村公社演进,再过渡到阶级社会。20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拉祜族保留着由母系向父系过渡的双系大家庭公社,基诺、苦聪(拉祜族支系)、怒、勒墨(白族支系)、独龙、德昂、布朗、哈尼、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蒙古、柯尔克孜、哈萨克、珞巴、僜人、黎族等,程度不同地存在父系家庭公社或残余。有学者根据上述民族家庭公社的特点,将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苦聪人、黎族的家庭公社视为依次递进的5种类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