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次大沽口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次大沽口之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三次战斗。 ❶ 1858年(清咸丰八年)4月,英法舰队抵大沽口外海面。5月19日,以战舰16艘掩护舢舨20余载陆战队2000余人闯入天险江沙。次日10时发动攻击。 敌舰进至北炮台下,利用北炮台火力死角,回头猛轰南炮台,并登陆进攻北炮台。 炮台守军约3000,设防仓促,工事残破,火炮短缺,仍顽强抗敌。激战后北炮台失陷。南炮台守军也在肉搏后点燃火药库,与敌同归于尽。后路炮台和营盘不战而弃。大沽遂失。 25日晨,英法舰艇13艘破坏清防守工事,炮轰炮台,遭守军还击。敌舰受伤多艘,下驶暂避。下午,敌以舢舨30余只载陆战队千余人登陆南炮台,被阻于濠墙之外。 战至夜间,敌受重创,败退回舰。 旋在美舰援助下退出大沽口。是役侵略军死伤近500名,海军司令何伯重伤,炮艇伤沉多艘,清军官兵阵亡仅38人。 ❸ 1860年(清咸丰十年)7月,英法联军1.68万人,舰船206艘,由大连、烟台第三次进攻大沽口。时北塘防务已撤,清军专守大沽,英法军获知此情,遂将舰船泊于大沽海面,吸引清军。8月1日夜以30多艘舢舨乘涨潮载陆战队登陆北塘,抄袭大沽。12日侵略军击败清军骑兵队反攻,攻占津沽之间的军粮城。14日进攻塘沽。21日,侵略军万余人从后路包抄进攻北岸炮台,守军腹背受敌,在敌炮轰击下,弹药库爆炸,炮台陷塌,战至深夜,北炮台失。 南炮台降,大沽遂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