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楞草
【概况】: 异名 三轮草、见骨草、四方草(《分类草药性》)。 基源 为莎草科莎草属植物碎米莎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莎草属全世界约55种,中国有30余种。 原植物 碎米莎草Cyperus iria L. 形态 一年生草本,具须根。秆丛生,高8~25cm,扁三棱形。叶短于秆,宽2~5mm,平张或折合;叶鞘红棕色。叶状苞片3~5枚,下面的2~3枚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具4~9个辐射枝;辐射枝长达12cm,每个辐射枝具5~10个穗状花序;穗状花序长圆状卵形,长1~4cm;小穗排列疏散,长圆形,长4~10mm,扁压;鳞片膜质,宽倒卵形,顶端微凹、具短尖,3~5脉、两侧黄棕色;雄蕊3;柱头3。 小坚果三棱形、褐色,具密的细点。花果期6~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243页,图7315) 生境与分布 生于田间及山坡路旁阴湿处。几遍布中国各地。东亚、南亚、大洋洲、北非及美洲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8~9月抽穗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 【药性】: 性味 淡,平。 ❶ 《分类草药性》:“淡。” ❷ 《四川中药志》:“平,辛。” 功效 除风湿,利筋骨。 主治 风湿筋骨痛,左瘫右痪。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四川中药志》:“治风寒湿痹,肌肉、筋骨疼痛:三楞草、箭羽舒筋草各30g,透骨消、川芎、羌活、苍术各9g。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