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学校
中世纪西欧封建国家为提高王室贵族的文化素养、培养国家官吏而设立的学校。早在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的宫廷里便设有教育王室儿童的学校。在此基础上,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E.742—814即位后,着手改进这所学校,邀请了许多国家的学者来法国讲学,以训练有文化的官员。公元782年,查理曼邀请英国约克大教堂的主教学校校长阿尔琴(Alcuin,732/35—804)来法兰克王国主持宫廷学校,并任命他为王国的首席教育大臣。从世界各地请来的许多学者,编写史诗、赞美诗、教科书、对话和进行讲道。受教育者为王室子弟,查理曼也亲往听课。宫廷学校的学习科目有“七艺”(文法学、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拉丁语、希腊语和神学。教学方法因年龄而异:对成人无固定的系统的教法,对儿童则多采用当时僧院学校盛行的问答法。宫廷学校成为王国学校的样板。作为培养国家封建官吏的文化训练基地,宫廷学校曾风行于西欧大陆宫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