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宪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宪台xiàn tái御史府,亦称“宪府”,也可称御史等官职。刘长卿《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宪台贵公举,幕府资良筹。白居易《夏日独直寄萧侍御》:宪台文法地,翰林清切司。 宪台xiàn tái一作“宪司”。宋代市语谓提刑 (职官)。《绮谈市语·君臣门》:“提刑: 宪司; 宪台。” 宪台 宪台旧时对上官的尊称。清·袁牧《随园随笔·称谓》:“鄂西林相公云:‘唐龙朔二年改御史台为宪台,是宪台之称,内惟都御史,外惟总督巡抚当之耳。今通称司、道、府为宪台,误矣。’余按……唐虽改御史台为宪台,而亦改中书为西台,秘书为堑台,不专以御史所属为台,则以宪台称上官,似可通融。” ☚ 老堂台 宪驾 ☛ 上官【同义】总目录 上官宪台司公老堂台宪驾院台 长官 长官上官 庶尹 庶正 ☚ 门官 下官 ☛ 宪台 宪台官署名。后汉置。唐代龙朔年间改御使台为宪台。掌刑狱之事。《旧唐书·职官志三》:“御史台:〔秦、汉曰御史府,后汉改为宪台,魏、晋、宋改为兰台,梁、陈、北朝咸曰御史台。武德因之。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名宪台。咸亨复〕。” ☚ 闲驹监 宪部 ☛ 宪台汉御史府,后汉改称宪台。它与尚书(中台)、谒者 (外台) 合称三台。 宪台御史台的别称。后世用作对知府以上长官的尊称。 宪台官署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御史台为宪台,御史大夫为大司宪,御史为司宪大夫,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