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宣誓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宣誓xuānshì在一定仪式上当众宣布誓言,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决心 宣誓xuānshì〈动〉在一定仪式上当众宣布誓言,表示自己的决心:宣誓就职︱大声宣誓。 宣示;宣誓◉ 宣示xuānshì 动 公开表示;宣扬;宣布。〈例〉~内外/ 对外~/ 统一四海的功德/ 中国政府公开~“一国两制”的主张/ 可否把你们的这种什么“蒙汗药”或“定身法”给我们~一二呢?〈近〉公布/ 宣布。 宣誓xuān shì 在一定的仪式上通过专门的语言和动作当众表明决心 (make a pledge; make a vow; plight;swear; take an oath): 总统今天要~就职。
宣誓xuān shì动词。参加某个组织或接受某项任务,在一定仪式下所说的表示决心履行义务的话,多用于褒义。 宣誓xuān shì在一定的仪式上当众表示决心。1890年《日本国志》卷二十八:“有证人不肯宣誓及虽宣誓而不肯申陈者,豫审判事可商之检事,遵刑法第百八十条,宣告罚金,受罚者不得有违。”1928年余家菊等编《中国教育辞典》:“宣誓: 凡诚实自矢,表明其愿意严守戒约之意者,曰宣誓。”1946年钱钟书《围城》三:“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指,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表示决心 表示决心发愿 ☚ 表示意见 表示意愿 ☛ 宣誓当事人、证人和鉴定人在法官面前许下诺言,保证陈述的事实是真实的诉讼活动。宣誓是利用宗教信仰从心理上约束诉讼参与人,使他们忠实于案件事实真相。西方国家的诉讼法一般都有宣誓的规定,如德国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审判官应向证人说:“请你向上帝宣誓,你的证言是尽你所知,毫无隐匿,陈述是完全真实的。”证人举起右手宣读誓词。宣誓起源于古代奴隶制诉讼。古巴比伦《汉穆拉比法典》有若干条文规定了宣誓的程序及法律后果。该法第226 — — 227条规定:“如理发师不告知奴隶的主人而为奴隶剃落奴隶印记,则此理发师应断指。但是,理发师为自由民欺骗而剃落奴隶印记,则此理发师应宣誓:‘我非有意剃落。’则免负刑事惩罚。”中国古代奴隶制法律也有宣誓的规定,称为“诅”或“诅誓”。《周礼·秋官·司盟》载:“有狱讼者.则使之盟诅。”《说文》释:“请神加殃曰诅。”意思是盟誓人所说如是假话,则请神加祸于他。 宣誓执行某一任务或参加某个组织,举行宣读誓言的仪式,表示自己的决心和战斗意志。 宣誓take(or swear)an oath;make a vow;make a pledge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