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宣示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宣示表 宣示表小楷法帖。三国魏钟繇书。真迹早佚。唐代传本为晋代王羲之的临本,复经后世辗转摹刻,流传至今。书法方正平直,刚柔兼备,略存隶意。传世刻本中最早者为宋代《淳化阁帖》中的刻本;最佳者为南宋贾似道嘱廖莹中摹刻本,即“半闲堂本”。 ☚ 神策军碑 荐季直表 ☛ 宣示表 273 宣示表三国北魏小楷法帖。钟繇书。结字宽博闲雅,字形略扁。存有隶味。原迹已佚,唐末传为王羲之临,故历代法帖据以辗转摹刻者甚多,但以 《淳化阁帖》所刻为最早,半闲堂本最精。为小楷名帖之一。 ☚ 荐季直表 平复帖 ☛ 宣示表 宣示表魏钟繇书,无款,小楷,18行,世传帖为王羲之临本。唐 ·张彦远 《法书要录》载: 南齐 ·王僧虔说: “亡高祖丞相导,亦甚有楷法,以师钟、卫。好爱无厌,丧乱狼狈,犹以钟繇 《尚书宣示帖》藏衣带中,过江,后在右军处。右军借王敬仁,敬仁死,其母见修平生所爱,遂以入棺。”从此可知原作早已湮没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宣示表》是王羲之的临本。当然临本虽然保留了钟繇书法的风貌,但也掺入了王羲之的一些特点。此帖书法古雅淳厚,以贾似道门客廖莹中摹、王用和刻者最好,胜过 《淳化》、《大观》等刻本。此石明末流入杭州,其后流入上海。刻本很多,除 《淳化》、《大观》外,还刻入 《东书堂帖》、《秀餐轩帖》、《墨池堂帖》等。 ☚ 礼器碑 平复帖 ☛ 宣示表著名小楷法帖。传原为三国魏钟繇书,唐时所传为王羲之临本。其字为扁方形,存隶意,闲雅宽博,为后世所推崇。 宣示表宣示表 (局部) 傳魏鍾繇書,或作王羲之臨書。為小楷書“尚書宣示孫權所求” 云云十八行。一本 “也”字在十行之末,一本“也”字在十一行之首。南齊王僧虔《論書》曰: “亡高祖丞相導,亦甚有楷法。以師鍾、衛,好愛無厭。喪亂狼狽,猶以鍾繇 <尚書宣示帖> 藏衣帶中。過江後,在右軍 (王羲之) 處,右軍借王敬仁 (王修),敬仁死,其母見修平生所愛,遂以入棺。”真迹佚於東晉,今只見刻本,諸刻本風格略异,而大都筆力豐滿深邃。雖較 <薦季直表> 稍乏古意,而比其他鍾書則尚勝一籌。所謂 “羲之臨書”之說,還欠確據,聊以宋徽宗 (趙佶) 標題為證。而憑 “鍾、張信為絶倫”一語,或可想見王羲之嘗屢屢臨寫。鍾書原迹業已亡滅,視為羲之臨書則十分可能。據 《王羲之書目》,王臨之說早自唐代,迄今已成通論。 刻本甚夥。單帖本有“賈似道刻本”、“廖瑩中刻本”,清歸安沈秉成《晉唐小楷十三種》亦刻入。集帖本始見於《淳化閣帖》,繼刻有 《大觀帖》本、《東書堂帖》本、《寶賢堂帖》本、《停雲館帖》本、《秀餐軒帖》本、《墨池堂帖》本、《玉烟堂帖》本、《潑墨齋帖》本等。“賈似道刻本”為門客廖瑩中拓摹,王周和鎸刻。鎸刻之精,當勝《淳化》、《大觀》。賈氏敗後,刻石亦被湮滅。明末自葛嶺半間堂 (賈似道舊居宅)出土,西湖寺僧得之,桐鄉汪柯亭以湖田半頃易之。斷遷金德輿、趙魏諸處,後歸張廷濟。拓本難得,刻石踪迹不詳。沈秉成《晉唐小楷十三種》本雖殘欠,不乏精彩,引人注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