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shěntí写作文或答题前仔细分析题目的要求。 审题 审题命题作文的审度和把握题意的思维过程。清·唐彪《读书作文谱》:“凡一题到手,必不可轻意落笔。将通章之书缓缓背过,细想神理,看其总意何在,分意何在,界限节次何在 (大为界限,小为节次)。某节虚,某节实,某句虚,某句实,某字虚,某字实。虚者,题语虽多而文宜略,实者,题语虽少而文宜详,此最要诀也。”审题是命题作文的重要环节,是命题作文的第一步。在命题作文中,不认真审明题意,就会出现走题或脱题的现象。 审题的任务: (一) 识别和确定文体。在命题作文中,有一些题目附带有说明性文字,对文体、字数等专门提出要求或限制,如:“写一篇议论文”,“写一篇记叙文”。有一些题目不附带有说明性文字,对文体的识别和确定,必须依赖于对题目本身的认真分析,依赖于对题目的词语、语气的准确把握。如《在沸腾的日子里》、《记一件难忘的事》、《论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说勤奋》,前两题是记叙文,后两题是议论文。(二) 把握文章的重心。议论文通过审题要确立文章的论题和中心论点,如《论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一题,论题是“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是什么”,中心论点可以是“勤奋好学是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亦可根据各人对此论题的认识而定。记叙文通过审题要确定文章的写作对象或范围,或是写人,或是写事,或是写景,如《记一件难忘的事》一题,是写事的记叙文,而且只能写一件事情。(三) 确定写作方法。议论文通过审题要确定论证方法。如《知识越多越反动吗?》是驳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是立论。记叙文通过审题要确定表现手法,如《枫叶,你告诉我》须以抒情手法为主,《家庭风波》须以叙述描写手法为主。 审题的方法一般有: (一) 分析题目的结构,抓住题目的主干部分。有些题目比较长,语言结构亦比较复杂,审题时须抓住主干,使长题变短题,复杂题变简单题,以明确写作对象、范围和要求。如《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此为动宾词组,主干部分是“记……活动”,附加部分是“一次”、“有意义”,主干部分规定此文是写事的记叙文,附加部分规定写“一次”活动,且必须“有意义”。(二) 补充题目中没有标出的省略部分。有些题目只标明一个线索,只限定一个时间或空间,其中暗含着某些被省略的部分,审题时应补充省略部分,使题目完整明确,易于审度和把握。如 《在艰苦的日子里》、《风雪之夜》,省略了主语谓语,补充主语“谁”和谓语“怎么样”,即可以进一步识别文体,把握文章的重心,确定写作方法。(三) 抓住关键性语词。抓住关键性语词认真分析,了解题目的意图和要求,可以防止走题和脱题。如《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关键性语词是“必须”,文章要求论证“学习为什么必须勤奋刻苦”。忽略了“必须”一词,会写成“学习怎样勤奋刻苦”。(四) 揣摩思考题目的深刻含义和寓意。有些题目本身就是一个象征或比喻,内涵比较丰富,题意比较含蓄,不易把握。如《路》、《起点》,审题时要分析题目所比喻象征的是什么,了解其中的含义和寓意,不可贸然动笔。 ☚ 自觉的表象联想 辨体 ☛ 审题现代考试用语。❶泛指考生在考试中对考题的阅读和理解。 ❷台湾地区指命题委员所拟试题由典试委员或命题顾问审阅是否有不妥之处。在考试院举行的考试有襄试委员命题者必须经典试委员审题认同连署方得使用。典试委员长亦得亲自审题或委由典试委员审题以决定是否采用。于选择式测验试题,审题过程更需仔细,需时亦多,近年亦采行闱外审题归入题库,临时抽取使用。大学联考命题顾问则于闱内审题。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学科能力测验的审题工作由闱内命题顾问负责。审题者事先得命题者同意在某一范围内得修改试题题干或选项之文意及文字,审题者除试题外亦负责审查并确定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 审题 审题shenti对题目进行审视、揣度,弄清文章的意义和要求,从而正确判断文题所要求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表现方法以及格调等的过程。这是命题作文的第一个步骤。 审题的步骤如下: 首先,应弄清文题所要求的体裁。确定体裁,应掌握一般规律:如文题的开头或结尾有“记”字的,常常要求写记叙文。如《记一位老师》、《登山记》等;如文题本身是叙述一次活动、一个人或一件事的,也往往要求写记叙文。如《难忘的一件事》、《生动的一课》、《我的同学》等;如文题的第一、二个字或末尾的一个字是“谈”、“论”、“说”之类的,常要求写议论文。如《谈理想》、《论知难而进》、《攻关说》等;阐明一个观点、进行一个判断的,也往往要求写议论文,如《学然后知不足》、《坚持走又红又专的道路》等;如文题用介词结构表示一个时间的概念,或文题词语有象征意义,一般可写成抒情散文,如《当我……的时候》、《路》等。说明文的文题,大都直接指明所要说明的对象及其范围。如《中国石拱桥》就是指明要写的是“桥”,并且限于是中国的,不是别国的,是石拱的,而不是其他类型的。有些文题,字词稍有增减或改动,要求写的体裁就有所不同。如《一个雷锋式的好青年》要求写记叙文,而《做一个雷锋式的好青年》则要求写议论文。在这方面要仔细辨别。 其次,应弄清楚文题要求的范围。审题时,应把正题、副题和有关要求方面的文字看清楚,必须对文题的词语逐个地加以分析,弄清每个词语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正确理解题意。如《我们班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一文题,就规定了五点要求:规定了体裁,是记叙文;规定了写作对象,是记写活动,不是记写人物;限定了写作范围,是“我们班”的活动,而不是其他班的;限定了数量,只能主要写一次活动;还规定了写作对象的性质——这次活动必须是“有意义的”。 再次,要抓住关键词语,掌握文题的重点。如《校园新风》重点在“新”;《往事漫忆》重点在“漫忆”等。 此外,还必须注意透过字面意思,领会文题的寓意。有些文题的意思比较含蓄,需要多方位地联想去探索其内在含意。如《路》这个文题,字面意思是指地上的行走、驶乘之路,而联想到它的象征意义,则还可以指古往今来先辈们的创业之路;可以指科学技术界勇攀高峰之路;可以指个人奋斗成长之路以及团体或个人攻克难关之路等等。对这种类型的文题,审题时应格外细心揣摩,深入领会,不能局限于对字面的理解。 审题是命题作文的第一个关键,如果审题不严甚至审题有误,动笔之后则极易离题、跑题。 ☚ 标题 点题 ☛ 审题 审题指正确地认识和理解题目的含义、范围和要求,从而确定文章的体裁、题材、重点、层次和写法等过程。审题的方法主要有: ❶分析题目的范围和重点,题目的范围有时间范围、空间范围、内容范围和对象范围等。首先要明确题目的范围,然后再进一步分析题目的重点,防止走题、偏题和离题。 ❷弄清文章中人称和数量。有些文章题目已经将人称规定出来,有些文章的题目则没有显示出来人称,要求作者根据题意判断,从而确定人称。有些文章的题目,含有表示时间数量、物量和动量的词语,审题时要注意分清,写作时抓住特点,防止中心偏离。如“一天”、“一件”、“一次”等就是时量、物量和动量。 ❸明确文章的体裁。文章的题目往往对体裁有一定的要求,审题时必须认真分析,以便选择适当的表现方式。总的来说,审题要善于分析文章的结构,抓住题目的关键词语,揣摩题目的本旨和寓意,从而正确理解题意,做好文章。 ☚ 引用说明 拟题 ☛ 00004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