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实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识字;实字◉ 识字shí // zì 动 认识文字。〈例〉~班/ ~课本/ 不~/ 识得几个字/ 读书~/ 奶奶说她这一生受了不~的苦,要我一定好好读书/ 识得文字才不是“睁眼瞎”。 实字❶相当于现今所说的实词。 与虚字相对。 马建忠 《马氏文通》: “几字, 有事理可解者, 曰实字。”包括名字、 代字、 动字、 静字、 状字等五类。 陈承泽《国文法草创》: “凡表物及物之体、相、用,或虽非体、相、 用, 而有支配其体、 相、 用 (不完全他动属之),直接限制其体、相、用(指示象字及限制副字属之)之作用者, 为实字”。 实字包括名字、代名字、 动字、 象字、 副字等。 与 《马氏文通》 所指范围大体相同。 实字(反)虚字 实字shí zì有实在意义的字:一个虚字,一个~,~便用“菊”字,虚字就用通用门的。(三七·860) 虚字←→实字xū zì ← → shí zì虚字:古人称没有很实在意义的字。 实字 实字(一)中国早期语法学家称实词为“实字”。《马氏文通》卷一:“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 ☚ 实词 名词 ☛ 实字前人区分词的类别所用术语。首见于北宋。本指能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即现在所谓的名词。明代佚名《对类》:“盖字之有形体者为实,字之无形体者为虚。”后来用作表示与“虚字”相对的属于语法范畴的概念,即“实词”。《马氏文通》卷一: “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 实字 实字即一般所说的“实词”。宋张炎《词源》明确地分字为“实字”和“虚字”两大类,后世承袭。《马氏文通》: “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马氏以意义为标准,把可解者看作实字。陈承泽《国文法草创》亦以意义为标准,但对马氏的定义作了修正: “凡表物及物之体、相、用,或虽非表体、相、用,而有支配其体、相、用(不完全他动属之),直接限制其体、相、用 (指示象字及限制副字属之) 之作用者,为实字。”一般认为实字包括名字、代字、动字、静字、状字之类。参见 “实词”“虚字”。 ☚ 实词 体干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