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宝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宝珠 宝珠汉族宝物故事。流传于河南。写伏牛山有股清泉,长年不断,注入水潭。忽然泉水时断时流,越来越少。一个胆大聪明的小伙子为了让泉水常流,背上猎枪,拿上钢叉,攀着悬崖上的藤条,往山顶爬去。当爬到山顶上时,只见一条丈余长的青龙,它一抬头吐出个金光闪闪的宝珠,泉水就不流了;它一低头,吞下宝珠,水又流出来。小伙子用钢叉向青龙扎去,正把青龙角钉在石缝上,他骑在青龙身上。青龙求饶,说他是龙王儿子,如放了它,宝珠奉送,遇山洪可挡住;遇干旱,含在嘴里,闭眼喊三声:“小青龙,快行雨”,就可以降雨。从此,山上泉水源源不断地流淌着。 ☚ 银簸箕 拉金锁 ☛ 宝珠 宝珠汉族民间故事。流传在浙江省沿海一带。故事主要写一个穷书生无衣无食,便求龙王给他一口饭吃,龙王满足了他的要求。可是穷书生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衣,要楼房,连龙王口中的宝珠也要。龙王识破了这个贪心人的真面目,便收回了一切赏赐,并惩罚了他。这篇故事告诫人们不可太贪心,否则会受到惩罚,其下场是可悲的。见《中国海洋民间故事》。 ☚ 宝灯 宝珠龙 ☛ 宝珠 原文 崔枢1应进士,客居2汴半岁,与海贾3同止4。其人得疾既笃5,谓崔曰:“荷6君见顾,不以外夷7见忽8。今疾势不起,番人9重土殡10,脱殁11,君能终始之否12?”崔许之。曰:“某有一珠价万缗13,得之能蹈火赴水,实至宝也。敢以奉君。”崔受之,曰:“吾一进士14,巡州邑以自给,奈何忽蓄15异宝?”伺16无人,置于柩中17,瘗18于阡陌19。后一年,崔游丐20亳州21,闻番人有自南来寻故夫,并勘22珠所在,陈于公府23,且言珠必崔秀才所有也。乃于亳来追捕,崔曰:“傥24窀穸25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26。”遂剖棺得其珠。沛帅王彦谟27奇其节28,欲命为幕29,崔不肯。明年登第30,竟主文柄31,有清名32。 选自《唐语林》 注释 1.崔枢:唐顺宗时的人,官至中书舍人。 2.客居:寄居他乡。 3.海贾:往来于海上的经商人。 4.止:居住。 5.笃:厉害,严重。 6.荷:承蒙。 7.外夷:偏远的少数民族。 8.见忽:被轻视,被看不起。 9.番人:西北、西南一带的少数民族。 10.土殡:土葬。 11.脱殁:此句意为如果(我)死了。脱:假如。殁,死。 12.终始之否:能为我安葬及安排好后事吗。 13.万缗(min):万贯钱。 14.进士:此指应进士科举的考生。 15.蓄:藏。 16.伺:侦察,探察。 17.柩中:棺中。 18.瘗(yi):埋葬。 19.阡陌:这里指路边。 20.游丐:谋生。 21.亳(bo)州:地名,安徽省阜阳地区。 22.勘:查找,寻找。 23.陈于公府:此句意将此事陈述于公堂。 24.傥:如果,假如。 25.窀穸(zhun xi):墓地。 26.无他:无恙。 27.沛帅王彦谟:沛,地名,今属河南省。王彦谟:人名。 28.奇其节:以他的品德为奇。节,品德,节操。 29.幕:文书,参谋等。 30.登第:考中进士。 31.竟主文柄:此句意为崔枢最后成为秘书省长官。文柄,文权。 32.清名:人品高洁的名声。 释义 崔枢参加进士科考试,寄居汴州半年,与一位往来海上经商的人同住。商人得了重病,病势已很严重,对崔枢说:“承蒙你照顾我,不因为我是外族人而轻视我。现在我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我们的民族很重视土葬的礼节,如果我死了,你能始终一样地对待我,为我料理好后事吗?”崔枢答应了他。商人说:“我有一颗价值万贯钱的宝珠,得到它的人能赴汤蹈火而不死,是真宝贝。我冒昧地把它奉送给您。”崔枢接受了它,心想:“我一个参加科考的考生,来往于各州县间只求糊口,为什么忽然要身藏珍贵宝物?”后趁无人时,将它放在了棺中,埋在了路口。过了一年,崔枢来到亳州谋生,听说有一位南方少数民族妇人来寻找亡夫,并且来寻查宝珠的下落,她告到了公府,且说宝珠一定是被崔枢占有了。于是公府就派人来亳州追捕他,崔枢说:“如果坟墓没被盗匪挖掘,这颗珠子一定还安然无恙地在棺材里面。”于是打开了棺木得到了珠子。汴州的节度使王彦谟认为他的节操出众,想任用他为帅府的幕僚,崔枢没有应允。次年考中进士,终于主持文权,有着了清高的美名。 宝珠1bǎo zhū珍珠:春燕笑道,“怨不得宝玉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五九·1392) 宝珠2Bǎo zhū人名。秦可卿的丫头:小丫鬟名~者,因见秦氏身无所出,乃甘心为义女,誓任摔丧驾灵之任。(十三·275) 珠子 珠子珠(~宝;~花;~翠;连~) 另见:玉石 圆 ☚ 玉器 玉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