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宝剑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

(曲)明·《宝剑记》

堪爱处绿水青山。竹篱草舍茅庵。

看瓜枣养桑蚕。汲清流向涧泉。

休笑我庄家汉。吃几箸消停饭。


1

(曲)明·《宝剑记》

年来运拙苦无依。讲命为生撇了妻。

一任旁人讲是非。得便宜处且便宜。


1

(曲)明·《宝剑记》

说不得平生气节。休论著盖世豪杰。

军门擅入心无怯。要学那专诸刺客。

蹈袭著豫让前辙。冤家路窄。

合当漏泄。在谁行巧语周折。


1

(曲)明·《宝剑记》

有酒且图今日醉。

不管他年兴废。

富贵荣华,生前修积。

不及时欢乐,是呆痴。


1

(曲)明·《宝剑记》

踏芳径。

游女香肩并。

庙貌巍峨,道门清净。


1

(曲)明·《宝剑记》

海内乱纷纷。

天恩一布,招抚不臣民。


1

(曲)明·《宝剑记》

躲离了豹尾鹓班。拜辞了凤楼銮殿。

跳出了虎窟龙潭。遥指白云巅。

扬鞭跨蹇。回首方知退晚。


1

(曲)明·《宝剑记》

丹心耿烈。

平日未曾屈节。

苦遭逢多妖孽。

淹滞人中豪杰。

壮志空怀臣子恨,唯酌酒高歌弹铗。

看桃李争妍,风里随开随谢。


1

(曲)明·《宝剑记》

风尘烟雨两三程。娇柔不耐脚儿疼。


1

(曲)明·《宝剑记》

池塘争放莲堪折。

柳外莺声啼彻。

试看海棠花,应见绿添红谢。

宝剑记

宝剑记

传奇剧本,明李开先作。写禁军教师林冲被高俅诬害,发配沧州。高俅暗使二解差在野猪林暗害,林得鲁智深救护脱险,安全到达沧州。林妻张贞娘为抗拒高衙内强娶,落发为尼。高衙内差陆谦、傅安去沧州再下毒手,林冲杀死陆、傅,雪夜投奔梁山。后林冲带兵攻打京城,皇帝将高俅父子送至梁山军前处死,梁山受招安;林又偶然在尼姑庵看到自己宝剑而重逢贞娘,夫妻团聚。作品突出刻画林冲“少年豪气,平生不向权臣屈”的英雄性格,但较多渲染其忠君思想。《夜奔》一出曲文悲壮,很出名,过去经常演出。明陈与郊有改编本,改名《灵宝刀》。

☚ 明清   玉玦记 ☛
宝剑记

宝剑记

❶李开先作。全名《林冲宝剑记》。今存明嘉靖间原刻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李开先《闲居集·市井艳词又序》:“《登坛》及《宝剑记》,脱稿于丁未夏。”雪蓑渔者《宝剑记序》:“闻其对客洒翰,如不经意,才两阅月而脱稿矣。”此序作于嘉靖丁未(二十六年,1547)。序文还指出,《宝剑》是“坦窝始之,兰谷继之,山泉翁正之,中麓子(即李开先)成之”。此剧共五十二出,取材于《水浒》中林冲故事,包括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以招安结束。但与原著又有着显著不同之处。林冲与高俅在政治上对立,并非仅仅限于家仇私恨,此其一。林冲终于手刃高俅父子,报仇雪恨,此其二,张贞娘与林冲最后团圆,宝剑物归原主,此其三。姜大成《宝剑记后序》云:“古来抱大才者,若不得乘时柄用,非以乐事系其心,往往发狂病死。今借此以坐消岁月,暗老豪杰。”梁辰鱼评此剧“吐论峥嵘”。吕天成《曲品》:“此公熟于北剧。传林冲事,亦有佳处。内有自撰曲调名,亦奇。”祁彪佳《曲品》:“此公不识练局之法,故重复处颇多。”沈德符《顾曲杂言》:“生硬不谐,且不知南曲之有入声,自以中原音韵叶之。”王世贞《曲藻》:“第令吴中教师十人唱过,随腔字改妥,乃可传耳。”然雪蓑渔者序云:“尝拉数友款予,搬演此戏,座客无不泣下沾襟”;“歌之者多,章丘尤甚”。《金瓶梅词话》采用此剧之曲颇多。《玉华堂日记》、祁彪佳《日记》均记有《宝剑》演出。今昆、京、川、汉、湘、徽诸剧种均演《夜奔》(即第三十七出),北方高腔能演《鸣冤》(即第十六出),湖口高腔、都昌高腔均有《宝剑记》。
❷谢天瑞作。全名《七红诛妖宝剑记》。今无传本。《曲海总目提要》录其剧情梗概。剧写朱聘读书于衍庆寺,与僧真如交往。聘与陈芳华有情,芳华赠以宝钏,嘱其托媒来娶。僧真如探知其事,冒聘之名,入陈家花园,遇芳华之婢碧桃,求欢不成,杀之。芳华之父诉于官,朱聘被捕入狱,幸得叶梦得白其冤。僧真如素习幻术,入狱脱逃,投北寇为军师,大扰边境。朱聘登第,贾似道欲招为婿,聘拒,被派征北寇。关帝助聘布八门金锁阵,又以“七红”督阵,卒破真如幻术,平定边患。七红者,即关云长、张天师、王元帅、钟离权、昆仑奴、虬髯翁、秦叔宝,世俗传其皆为红脸。祁彪佳《曲品》:“前半全袭《钗钏》,后以诸神诛妖僧,而必汇戏场之赤面者七人,以实‘七红’之名,即此可见其取境之俗。”今昆剧尚有“七红八黑”之说,但“大面”所扮“红”、“黑”人物之名,其说不一,而且分别指每出戏之主角,如《风云会·访普》中赵匡胤(红),《宵光剑·闹庄救青》中铁勒奴(黑)之类。

☚ 红叶记   登坛记 ☛

宝剑记

 【点绛唇】 (生上唱)数尽更筹,听残银漏。逃秦寇,好教我有国难投,那搭儿相求救?
 (白略)
 【新水令】按龙泉血泪洒征袍,恨天涯一身流落。专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急走忙逃,顾不的忠和孝。
 【驻马听】 良夜迢迢,投宿休将门户敲。遥瞻残月,暗度重关,急步荒郊。身轻不惮路迢遥,心忙只恐人惊觉。魄散魂消,魄散魂消,红尘误了武陵年少。
 【水仙子】一朝谏诤触权豪,百战勋名做草茅,半生勤苦无功效,名不将青史标。为家国总是徒劳,再不得倒金樽杯盘欢笑,再不得歌金缕筝琶络索,再不得谒金门环珮逍遥!
 【折桂令】封侯万里班超,生逼做叛国的红巾,背主的黄巢。恰便似脱扣苍鹰,离笼狡兔,摘网腾蛟。救急难谁诛正卯?掌刑罚难得皋陶!鬓发萧骚,行李萧条。这一去,博得个斗转天回,须教他海沸山摇。
 【雁儿落】望家乡去路遥,想妻母将谁靠?我这里吉凶未可知,他那里生死应难料。
 【得胜令】 呀!吓的我汗浸浸身上似汤浇,急煎煎心内类油调。幼妻室今何在?老尊堂恐丧了!劬劳,父母恩难报;悲嚎,英雄气怎消。
 【沽美酒】怀揣着雪刃刀,行一步哭号眺。拽长裾急急蓦羊肠路绕,且喜这灿灿明星下照。忽然间昏惨惨云迷雾罩,疏喇喇风吹叶落,振山林声声虎啸,绕溪涧哀哀猿叫。吓的我魂飘胆消,百忙里走不出山前古庙。
 【收江南】 呀!又只见乌鸦阵阵起松梢,数声残角断渔樵。忙投村店伴寂寥。想亲帏梦杳,空随风雨度良宵!

 前选第二十出之后,剧写公差解林冲至沧州,太守念其忠良,令他看守草场。但高衙内为谋得林娘子,非置林冲于死地不可,于是派二虞侯赴沧洲烧草场、杀林冲。适林冲外出沽酒,闻奸计怒杀虞侯,遂即逃往柴进庄上隐藏。高俅派兵追拿,柴进只得荐林冲往梁山逃命。此出之曲,即林冲夜奔梁山时所唱。
 “数尽更筹,听残银漏”,点明林冲出逃是在深夜。“更筹”,为古代夜间报时用的竹牌; “银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逃秦寇”,以暴秦喻凶恶的奸党。奸党使林冲有国难投,有家难回,孤身一人,流落天涯,怎不令英雄手握本可杀敌除奸的龙泉宝剑而流下悲痛的眼泪! “专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表达了林冲人虽往投水浒,心仍忠于朝廷的内心矛盾,突出了剧中林冲这个人物的主要特点,亦为后来林冲警化宋江等数万人归顺朝廷埋下伏笔。长夜漫漫,林冲一路奔逃。“遥瞻残月,暗度重关,急步荒郊”,写出了途中凄凉、险恶的境遇,这不由得使林冲闪过红尘误身的念头 (红尘: 俗世。武陵年少: “武陵” 当为 “五陵”。汉朝皇帝每立陵墓,都将四方富豪迁至陵墓附近居住,后来诗文中常以 “五陵” 指代豪门贵族聚居之地。剧中林冲为京都 “汴梁人氏”、宦门子弟,故称“五陵年少”)。回想起自己只因触怒权豪,以至百战勋名、半生勤苦全成徒劳; 本应如汉代名将班超一样万里封侯,却被逼投奔水浒,作了 “叛国的红巾” (元末农民起义军)、“背主的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他不禁喊出: 谁能诛权奸,救我于急难 (少正卯为春秋时鲁国大夫,孔子执政时因他乱政把他杀了。这里以少正卯指代朝廷中的奸党)?转念一想: 只恐怕难以遇到象舜时皋陶那样正直的执法官。思及此,决心至水浒,与好汉们一起,闹他个天翻地覆、海沸山摇。但回首望家乡,想到母妻无依无靠、生死未卜,自己吉凶也难预料,心中不免似油煎熬,悲痛难抑,怒气难消。忽然间见云迷雾罩、风吹叶落,听声声虎啸、哀哀猿叫,吓得魂飞魄散,出路难觅。最后一曲,以乌鸦起飞,号角余声中渔樵开始劳作,点明天将亮,为避人耳目,必须赶快投村店,独自伴愁眠。此出总共九曲,描写林冲夜奔时沿途的景象、感受和心潮的起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忠于事君、孝于事亲、才高志大的林冲被逼离妻别母走上 “叛国”、“背主” 之路时的狼狈境况、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和怨愤、哀伤、眷恋、期望交织的情怀。曲文发自肺腑,无矫揉造作之态,有慷慨悲凉之气,它代表了全剧的语言风格。
 作者李开先由于自身的经历,熟知官场的污浊、黑暗,他愤恨小人得志、豪杰沉埋的现实,借剧中人之事、之口,发抒胸中不平,故作品具有真实、动人的力量。吕天成《曲品》说李开先 “写冤愤而如生,志亦飞扬,赋逋囚而自畅。此词坛之飞将,曲部之美才也。” 雪簑渔者称 《宝剑记》 “足以寒奸雄之胆而坚善良之心”。可见前人对此剧之赞赏。“夜奔” 一出,后来被改编成折子戏,成为舞台上经常搬演的深受观众欢迎的剧目之一。
 《宝剑记》 表彰林冲始终忠于朝廷,与小说中历经惨痛、终于觉悟而具有彻底反叛精神的林冲有着明显的不同。作者这样写,与当时朝廷上忠奸矛盾、忠奸斗争尖锐的现实有关,此剧的主题就是表现忠奸斗争; 当然,也与剧作者的士大夫思想、立场有关。

古代剧曲之《宝剑记》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宝剑记

 【贺圣朝】 (僧上唱)俺本是披袍贯甲将军,翻做披缁削发僧人。不平事斗起杀人心,因此上不避风尘。
 (白) 念我鲁达是也。今日兄弟林冲,解配沧州,必从野猪林经过。此处乃是个险要的去处,高俅必遣奸细人来,害我兄弟性命。不免在此林中隐藏,若有奸细陷害时,我断然有个方略。(净、末同生上唱)
 【山坡羊】 举目云山无数,回首家乡何处?只见山危水险,急煎煎跳不出羊肠路。鸟乱呼,林深过客疏。形骸瘦尽,眼睁睁生难度。撇下白发萓亲正倚闾。音书,千里关山半字无; 嗟吁,两地思量一样苦。〔鹧鸪天〕 (白) 一别慈亲出汴京,相思日夜泪盈盈。故乡回首知何处,游子怀归梦未醒。愁野度,苦山行,几声哀雁旅魂惊。白云流水青山外,好景留连倦客情。二位大哥,行过这山来,半日不曾见一个人。你看那青山绿水,白云红叶,好伤感人也! (唱)
 【一封书】 山幽静鸟啼,助离人添惨凄。路弯曲客迷,动乡情偏痛悲。白云似水流将去,黄叶无情只自飞。想亲帏,盼亲帏,回首家园何日归?(白) 二位,前边是野猪林,和你进去歇息歇息再走。(净、末背白)临行时,高老爹着陆谦、傅安,与了你我白银十两,再三嘱付,教咱两个在途中杀死林冲,揭取面上金印为号。他岂不知咱两个是董超、薛霸。此间是人迹罕到的去处,正好下手。我将此剑出鞘三寸为号,就下手罢。(下略) (生唱)
 【玉交枝】 平生豪气,为皇家争南战北。做英雄死在无名地,不由我感叹伤悲。白头母死无所归,黄泉路上才相觅。(合) 这冤屈何年尽洗?
 【前腔】 苍天听启:愿林冲死为厉鬼,森罗殿上诛奸辈。那时节去报亲帏。千里英魂不复归,数茎残骨终抛弃。(合前)
 (白) 二位与我个快性! (僧上喝) (白) 甚么人在此害人?吃我一刀! (下略) (生白) 哥哥,你在那里来,救我性命?休杀解人,有妻母在家,必然连累。到了沧州,再做商议。他日倘蒙赦宥,尚有还乡之期。(僧白)我且饶你两个。(净、丑起身介) (生唱)
 【前腔】 流离颠沛,自别来全无信息。路途一命将倾逝,赖仁兄解救艰危。鬼门关上忽唤回,南柯梦里重相会。(合前) (僧唱)
 【前腔】风尘不避,两三朝专心盼你,只为交结亲兄弟。(生白)哥哥,你来时见我母亲不曾? (僧唱) 老安人苦苦悲啼,中途只恐遇奸贼,果然中了拖刀计。(合前)
 (白)且饶你不死。你两个前边雇一辆小车,将我兄弟推到沧州。放你回去,说与奸贼高俅,我智深不久来要你这颗头哩!

 《宝剑记》 是明代传奇中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著名作品。此剧主要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始末。情节本小说《水浒传》,但有一些重要的改动: 首先,小说中林冲与高俅的矛盾冲突是因高衙内垂涎林娘子美色引起; 《宝剑记》 改为林冲多次上本参奏高俅和童贯朋比为奸、祸国殃民的罪行,因而遭到陷害,虽然,后来也有高衙内图谋林娘子的情节,却已退居次要地位。其次,小说写水浒英雄受招安后,结局悲惨; 《宝剑记》 却以林冲受招安后官晋旧职二级,母妻受封、夫妻团圆和宋江等亦加官进爵、封妻荫子,从此做王臣作结。第三,小说中高俅等贼臣于阴谋害死水浒英雄们后,仍然受到皇帝信用; 《宝剑记》 则改为徽宗诏令将高俅父子 “拿送军司,问成死罪”,送交林冲 “割腹剜心,碎尸万段”。这些改动都是由作者 “诛奸佞,表忠良,提真托假振纲常” (见第一出) 的作剧旨意所决定的。
 剧中林冲是一个以儒素自守的武官。他自幼习读诗书,只因国乱时艰,仗剑投入军门。十载边关,建立大功。由于 “止知忠君爱国,不解附势趋时”,为清君侧,他一再上本参奏当权佞臣,致被奸党设谋陷害、问成死罪。后因林娘子拼死鸣冤,得以改判沧洲充军。此出叙林冲于发配途中将遭毒手,得结义兄弟鲁达相救之事。
 首曲是鲁达自述身世之曲。他本是经略府的提辖官,却做了披缁 (僧衣) 削发的僧人。只因打抱不平失手杀死恶人,为避祸不得不辞艰辛、趋走风尘。得知林冲解配沧洲,鲁达估计到高俅必会派人害其性命,故一路相随,暗中护送,表现了鲁达性格虽粗豪,却粗中有细、情义深重的特点。二至六首为林冲之曲。“举目云山无数,回首家乡何处?” 暗用张祜 “乡国不知何处是,云山漫漫使人愁” (《胡渭州》) 之意,表达了思亲的愁绪。眼前山危水险,走不尽的盘曲小路。“鸟乱呼,林深过客疏。” 是人迹罕到的林木深奥之处。险恶的环境,令人惊惧,白云、黄叶的秋景,更添离人悲凉、凄苦的情怀。刘祯 《赠五官中郎将》 诗曰: “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 庾信《谢滕王集序启》 云: “不无秋气之悲,实有途穷之恨。” 在二公差 (净、末扮演) 秉高俅之命欲下手杀死林冲时,林冲悲叹自己一生英雄,今却死于此荒僻之地。他拜告天地,表示死后为厉鬼,也要诛奸辈。面对死亡,他对自己斗权奸招致杀身之祸的所为,毫无后悔之意,表现了他对权奸的痛恨和不畏死的英雄气概。他嘱鲁达勿杀公差,一怕连累母妻,显示了他在死里逃生时仍能冷静、周到地处理问题的大将风度; 二盼“倘蒙赦宥,尚有还乡之期”,流露出对朝廷还存在着妄想。他感谢鲁达相救。鲁达则说明,一路相随,只为忧虑林冲中途遇害。不出所料,奸贼果使了拖刀计(本指武将用刀制敌之法,这里指奸党杀林之计)。此出曲文、情节,生动地描写了林冲的不幸遭遇、流配途中的心绪,表现了鲁达与林冲的深厚情谊和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今舞台上经常演出的京剧 《野猪林》 即据小说和此剧改编。
 《宝剑记》文词朴素自然,雅驯而不雕琢,唯求描尽意态、畅抒情怀而已。作者在文学创作上崇尚真情、独创,反对摹拟、剽窃的复古文风。他欣赏民歌俗曲,言其语词 “直出肺肝,不加雕刻”,“其情尤足感人”,故曰: “真诗只在民间”(《市井艳词序》)。他的作品语不深奥,多缘 “抚景触物”、“情有不能已” (《闲居集·自序》) 而成。
宝剑记

宝剑记

明代传奇。李开先作。有明刊本,《古本戏曲丛刊》据此以印行。剧本取材《水浒传》,而情节有所变动。写林冲因上本弹劾童贯、高俅,遭陷害而上梁山。最后,林冲带兵攻打京城,皇帝将高俅父子送至梁山军前处死,梁山亦受招安,《金瓶梅词话》多次引用此剧的片段。主要的有:第六十七回春鸿唱的两首南曲《驻马听》“寒夜无茶”和“四野彤霞”引自本剧第三十三出;第七十回描写太尉朱勔家富贵景象的一段骈文“人间富贵无双”原是本剧第三出高俅管家的念诵词;五个俳优唱的一套《正宫·端正好》曲子,采录自剧本第五十出;第六十回、第六十一回中几乎引用了剧本二十八出的全部曲子,并略有补充;第七十九回中的人物对话,源自本剧第十出的部分对白。由于《金瓶梅词话》从《宝剑记》中撷取了大量的创作素材,故有研究者力主李开先为小说的定稿者(详见“李开先说”条)。但《宝剑记》的版本情况较复杂。据学者研究,认为它完成并出版于1547年。日本内阁文库藏有李开先《闲居集》,日本戏曲研究者八木泽元《明代剧作家研究》一书有专章论述李开先及其《宝剑记》,首次披露了署名为“苏州号蓑渔者”的《宝剑记序》云: “或曰坦窝始之,兰谷继之,山泉翁正之,中麓子成之也。”另据王世贞《艺苑卮言》所言,李开先只是《宝剑记》的改编者。疑此传奇的作者可能并非只有李开先一人。此说尚待进一步研讨。中华书局版路工编《李开先集》,无此序,所依据的约是其早期的抄本而非原刻本。《金瓶梅词话》中所引用的《宝剑记》套曲,南北兼收。如引自五十出的套曲,南北各有一套;引自第二十八、三十三出的则是南曲,并且小说于书中特意点明。故研究者认为,“《金瓶梅》作者所见的《宝剑记》,至少和李开先本大体相同,也可能即是李本。由于戏曲成书情况未详,对此未可确定”。

☚ 盛世新声   风云会 ☛

宝剑记

戏曲。明李开先(1502—1568)撰。开先有《李开先集》已著录。此剧取材《水浒》,写林冲因弹劾童贯、高俅,被高俅以借看宝剑为名,设计陷害,逼上梁山,最后以林冲带兵攻打京城,皇帝将高俅父子送至梁山军前处死,梁山英雄接受朝廷招安作结。情节大体与传本相同,唯有林妻张氏本殉节而死,而作者欲以团圆结局,故作迎聚梁山。对封建统治有较深揭露,但又强调林冲的忠君思想。其中《夜奔》一出,为昆剧、京剧传统剧目。有明嘉靖原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此影印。又有明陈与郊改编本,易名《灵宝刀》。

宝剑记

072 宝剑记

传奇剧本。明李开先作。取材于《水浒传》而情节不尽相同。剧写林冲上本弹劾童贯,被贬为提辖。又参奏太尉高俅,被高俅以看宝剑为名骗入白虎节堂。后发配沧州,火烧草料场,逼上梁山。梁山英雄围攻汴京,朝廷无奈,献出高俅父子,任林冲发落。梁山英雄受了招安,林冲与在白云庵出家为尼的妻子团聚。剧本重新塑造了林冲的形象,他不再是始而逆来顺受,继而被迫反抗,而是始终与奸佞誓不两立。全剧以朝廷内部忠奸斗争为主线,加强了有关描写,却缩减了社会生活容量。

☚ 中山狼   浣纱记 ☛
宝剑记

宝剑记

全名:《林冲宝剑记》。传奇剧本。明李开先作。有明嘉靖原刊本及后来据以影印的《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本。其情节与小说《水浒传》所述稍异。写林冲原是征西统制,因谏诤获罪权奸,降为巡边总旗,得张叔夜保荐,才当上禁军教师。又因上本弹劾童贯、高俅,被高俅以看剑为名,诱入白虎节堂,加以欲杀上司之罪,刺配沧州。高俅命解差路上加害,幸得鲁智深相救。至沧州后,林冲杀了高俅派去谋害他的陆谦、傅安,迫于情势,只得投奔梁山聚义。高俅之子逼娶林妻张氏,婢女锦儿乔妆代嫁,自缢于高府;张氏往沧州寻夫不遇,落庵为尼。后来,林冲奉宋江之命,领义军攻打汴京,两赢童贯,三败高俅,迫使朝廷交出高俅父子正法,并招安梁山英雄。林冲与张氏也得重圆。此剧当时曾上演、传唱。嘉靖年间雪渔者《宝剑记序》云:“予游东国,只闻歌之者多,而章丘尤甚。”第三十七出(《夜奔》)至今昆剧、京剧尚有演出。明陈与郊有改编本,更名为《灵宝刀》。

☚ 单县曲艺队   宝袭琴 ☛

《宝剑记》bao jian ji

An Account of Precious Sword→李开先 (Li Kaixia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