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婚听离案
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陈签之子陈凯与刘有光之义女魏荣姐定婚,后刘有光之妻赵氏闻听陈凯不学无术,母爱其女,颇有悔婚之意。绍定二年(1229年),陈签方经县有司,催促成婚。县令认为从议婚到陈诉之日,已历五年,有违诸定婚无故三年不成婚者听离之条,但陈签称是有故而然,因其父陈坦出安吉州避寇身故。县令唤到赵氏,赵氏初供其夫前妻一女,已在湖北招亲,而后又状云:“昨使王褒为媒,议娶其后夫刘贡元所生女刘一姐,陈签却生词论赖,辄妄称议娶女儿,先嫁魏景宣所生女魏荣姐。”言外之意是要回刘一姐代替魏荣姐嫁给陈凯,这和其初供自相矛盾。刘有光也云,定婚的是刘一姐,县令与丞厅舍法意而用人情,特判将魏荣姐嫁给詹应发,劝谕陈凯与刘一姐成婚,而刘有光又于丞厅之上说刘一姐一病不起,欲昏赖聘财,两家为此而争诉不息。官府认为,陈、刘两家以三世交契论婚,既亲且契,本可尽善尽美,而今争讼纷纷,彼此仇视,已无契姻可言,男女婚姻与其他争讼不同,二家论诉,非一朝夕,倘强使成婚,祸端方始,陈签既已知道魏荣姐嫁与他人为妻,一女不嫁两夫,何必一定使之为失节之妇。因最初悔婚者为女家,最后所有聘礼判还男家,从而了结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