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官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官文1798—1781字秀峰,姓王佳氏,辽阳(今辽宁辽阳)人。隶满洲正白旗。初由拜唐阿补蓝翎侍卫,累擢头等侍卫。道光二十一年(1841),任副都统,驻防广东;二十七年,调荆州右翼副都统。咸丰四年(1854),升荆州将军。对抗太平军,夺回宜昌等地。五年,任湖广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湖北军务。八年,加太子少保,升协办大学士。十一年,升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同治元年(1862),升文华殿大学士。三年,湘军攻陷天京,进封一等伯爵,号果威,世袭罔替。四年,湖北巡抚曾国荃劾以“贪庸骄蹇”、动用捐款,解总督职,仍留大学士及封爵。六年,被召回京,命管理刑部,兼正白旗蒙古都统,再署直隶总督。七年,因阻击西捻军失败,下部严议。次年还京,管理户部三库,授内大臣。病卒,谥文恭。有《敦教堂诗抄》,并倡议和主持编撰《平定粤匪纪略》。 官文1798—1871字秀峰,姓王佳氏,正白旗满洲人。辽阳人。由拜唐阿补蓝翎侍卫,累擢头等侍卫。道光二十一年 (1841) 出任广州汉军副都统。调荆州右翼副都统。咸丰四年(1854),任荆州将军。对抗太平军夺回宜昌等地,旋配合曾国藩与太平军战于长江。再陷武昌、汉阳,受到清廷优叙。五年,任湖广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湖北军务。与湖北巡抚胡林翼会攻武汉。六年,趁太平天国内讧之机,复陷汉阳、武昌。八年 (1858) 加太子少保,升协办大学士。十一年,升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同治元年(1862)升文华殿大学士。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陷天京,名列曾国藩奏捷疏首。进封一等伯爵,号果威,世袭罔替,由原隶内务府汉军正白旗籍抬入正白旗满洲。四年,湖北巡抚曾国荃劾以“贪庸骄蹇”,动用捐款,议革职。诏念前劳,解总督,仍留大学士、伯爵。召还京,管理刑部,兼正白旗蒙古都统。寻出署直隶总督。七年,因阻击西捻军失败,下部严议。次年回京,管理户部三库,授内大臣。病卒,谥文恭。有《敦教堂诗钞》。 官文1798~1871清代将领。满洲正白旗人,王佳氏,字秀峰。咸丰四年(1854年)任荆州将军,配合湘军曾国藩反攻武昌太平军。次军任湖广总督。依靠巡抚胡林翼与太平军争夺武昌、汉口。八年《天津条约》规定开放汉口为通商口岸,他勾结外国侵略者阻止太平军对武昌的进攻。同治元年(1862年)率军镇压捻军。六年调署直隶总督。次年,因阻击捻军张宗禹失败受责处,不久被解职。 官文1798—1871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王佳氏。字秀峰。道光间,历任侍卫、副都统。咸丰三年(1853),以太平军由湖南下汉阳,欲取荆州,奉命专统荆州防务。四年,任荆州将军,督师配合湘军曾国藩部合攻武昌太平军。五年,授湖广总督。任内,与湖北巡抚胡林翼筹划长江上游军务,同太平军争夺武昌;剿捻军,屡败。同年,为钦差大臣,进克武汉。八年(1858),《天津条约》规定开放汉口为通商口岸,他勾结外国侵略者对抗太平军对武昌的进攻。同治元年(1862),授文华殿大学士。后于河南信阳、罗山等地屡次镇压捻军。六年(1867),任直隶总督。七年,因阻截西捻军张宗禹入直隶失败,被革职。卒,谥文恭。 官文1798—1871清满洲正白旗人。王佳氏。字秀峰。历任清政府蓝翎侍卫、头等侍卫、副都统等职。咸丰四年(1854)升荆州将军,攻陷汉阳,又配合湘军陷汉口、武昌。次年任湖广总督、饮差大臣,督办湖北军务。六年冬,夺取汉阳,并同胡林翼一起占汉口、武昌。八年陷九江,加太子少保。十一年为文渊阁大学士, 留任总督。破安庆,又加太子太保衔。同治元年(1862)赴豫镇压捻军,晋文华殿大学士,复防堵西北太平军东下。三年配合湘军攻陷天京(今南京),封一等伯爵。六年调署直隶总督。次年镇压捻军失败受处分。八年回京管理户部三库,授内阁大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