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资本主义guān liáo zī běn zhǔ yì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48年徐特立《研究历史的目的与方法》:“中国现在全国解放在即,帝国主义的势力、官僚资本主义的势力在基本上已被打倒;土改工作在东北华北已完成;把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产业革命即将有系统的开始。” 官僚资本主义guān liáo zī běn zhǔ yìбюрократ зм官僚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俗称呼官僚资本。与帝国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不同,它不是在资本主义产业发达的基础上经过生产集中到一般垄断再到国家垄断。帝国主义为了侵略的必要,支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里取得统治地位的大地主、大买办,运用政权力量直接干预并最终控制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1861—1927年,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形式下,清政府和北洋政府兴办了一系列近代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这是中国官僚资本的先驱。1927年,由于帝国主义的支持,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四大家族”为核心的国民政府建立,帝国主义为了使这个政权为其服务,保障中国这一广阔投资场所、商品市场和战略物资供应基地,乃通过调整关税、贷款、协助扩展工矿企业、策划和支持币制改革等手段,使国民政府直接垄断财政经济命脉,形成官僚资本主义。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利用战时经济统制发展官僚资本主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了日、伪和德、意法西斯的产业、财产,官僚资本发展到高峰:1949年, “四行、两局、一库”垄断了金融企业; 在中国工业资本方面约占四分之三,垄断了全部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并控制了约一半的轮运业务。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外依靠帝国主义,在国内又与封建势力相结合,是国民政府的经济基础,具有浓厚的买办性和封建性。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工人、农民,压迫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严重破坏国民经济,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建国后,被没收归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所有,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 从而,为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 ☚ 买办资本 官僚资本 ☛ 官僚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特点是与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官僚资产阶级除了剥削产业工人之外,还利用政治特权,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方式,残酷地掠夺广大劳动人民。在旧中国,它是在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日本投降之后,达到了最高峰。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是其代表。在他们当权的20年中,集中了价值达100亿至200亿美元的巨大财产。他们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到解放前夕,官僚资本约占中国全部工业资本的2/3左右,占全部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还垄断了全国的金融事业。这种官僚资本主义是帝国主义资本的附庸,它加深了国家的半殖民地化,对国民经济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极端反动的生产关系。正如毛泽东所分析的:“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垄断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但压迫工人农民,而且压迫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中等资产阶级。”(《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253页)因此,中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实行了没收官僚资本的政策,把它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 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 00000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