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宗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宗杲杲(gao);1089—1163宋佛教禅宗僧人。俗姓奚,号妙喜,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十二岁从东山慧云院慧齐学法,十七岁受大戒出家(一说十二岁出家)。云游四方,参曹洞宗诸名僧。后至汴京天宁寺从临济宗杨岐派僧人圆悟(即克勤)学禅法。苦学有得,不久名震京师。靖康元年(1126年),经右丞相吕舜徒奏请,赐紫衣与“佛日”之号。曾应丞相张浚命开堂讲法。创看话(即禅祖语录)的传教方法,盛冠一时。绍兴十一年(1141年),与侍郎张九成议论朝政(一说遭秦桧不满),流放衡州(今湖南衡阳)、梅阳(今广东梅县)等地共十五年,编纂《正法眼藏》一书。赦免后复僧服。次年迁临安(今浙江杭州)径山,因称“径山宗杲”。孝宗皇帝赐号“大慧禅师”。卒谥“普觉禅师”。淳熙初,赐其全录八十卷随大藏经流传。弟子辑其说教为《语录》、《法语》、《大慧普觉禅师书》、《大慧普觉禅师普说》、《大慧普觉禅师武库》等。 宗杲 宗杲1107~1163字昙晦,号妙喜,原姓奚。南宋高僧。13岁入惠云寺,次年为衲于郡中景德寺。后持行,向张商英求铭。张称其为“英爽衲子”,字以“妙喜”。宋宣和六年(1124),在汴州参谒禅师园悟克勤。禅师道:“薰风向南来,殿阁生微凉”。遂豁然领悟。得园悟许可,与之分座讲法,以雄辨闻名。绍兴七年(1137),居径山能仁寺。十一年,因不满秦桧投降金人和议政策,被诬与张九成“谤讪朝政”,夺去衣牒,充军衡州、梅州、福建洋屿等地。二十六年赦免,恢复僧服,往明州阿育王山。三十二年,孝宗闻其名召对,赐名“大慧禅师”,并御书“妙喜庵”三字赐之。后在云居山唱看话禅,开禅宗参话头之先。圆寂后谥“普觉”,塔曰“宝光”。著有《正法眼藏》3卷、《临济正宗记》。其徒集其法语,前后30卷,名为《大慧禅师语录》。 ☚ 于鹏 虞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