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Zōng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安徽之泾县、湖北之监利、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及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 (宗氏) 又为宗伯氏,周大夫宗伯之后。以官命氏。” 《中国姓氏大全》 称:“周代有官名宗伯,辅佐天子掌管宗室之事。后人以官名为氏。”疑此当系出姬姓。 ❷又,其据 《唐书·宰相世系表》 注云: “宗氏,子姓。宋襄公母弟敖,仕晋,孙伯宗为三郤所杀,子州犂奔楚。少子连家於南阳,以王父字为氏。”则此以字为氏,系出子姓。 ❸《姓氏考略》 据《汉宗俱碑》 注称: “四岳之后。” 四岳,相传为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 ❹为清代满族姓宗佳氏所改。见刘庆华 《满族姓氏录》。 汉代有宗资; 南朝宋有宗炳; 宋代有宗泽,元祐进士,抗金名将; 清代有宗元鼎,江都人。 宗zōng❶派别,宗派。许浑《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一钵事南宗,僧仪称病容。 ❷量词。元稹《生春》之六:芦笋锥犹短,凌凘玉渐融。 宗zōng❶祖先有德者之稱號。《文選》班固《東都賦》:“遷都改邑,有殷宗中興之則焉。”李善注:“謂盤庚爲宗。”《文選》張衡《東京賦》:“咸用紀宗存主,饗祀不輟。”薛綜注:“宗,太宗也。” ❷宗族。蔡邕《釋誨》:“榮家宗於此時,遺不滅之令蹤。” ❸尊崇。《漢書》揚雄《甘泉賦》:“於是斂祡宗祈,燎熏皇天。”張衡《東京賦》:“然後宗上帝於明堂,推光武以作配。” 宗 宗zōng❶大宗之庙,祖庙。《小雅·湛露》二章:“厌厌夜饮,在宗载考。”毛《传》:“厌厌,安也。夜饮必于宗室。”郑《笺》:“载之言则也。考,成也。夜饮之礼,在宗室同姓诸侯则成之。”一说:宗,同姓。胡承珙《后笺》:“在宗,犹言于同姓也。于其人,非于其地。”《大雅·凫鹥》四章:“既燕于宗,福禄攸降。”郑《笺》:“宗,社宗也。群臣下及民,尽有祭社之礼而燕饮焉,为福禄所下也。”朱熹《集传》:“于宗之宗,庙也。” ❷尊敬,尊奉。《大雅·凫鹥》四章:“凫鹥在潈,公尸来燕来宗。”毛《传》:“潈,水会也。宗,尊也。”郑《笺》:“祭社稷山川之尸,其来燕也,有尊主人之意。”《大雅·云汉》二章:“上下奠瘗,靡神不宗。”毛《传》:“上祭天,下祭地,奠其礼,瘗其物。宗,尊也。国有凶荒,则索鬼神而祭之。”郑《笺》:“奠瘗天地之神,无不齐肃而尊敬之。”《大雅·公刘》四章:“食之饮之,君之宗之。”郑《笺》:“宗,尊也。公刘虽去邰国来迁,群臣从而君之尊之,犹在邰也。” ❸同祖称宗。参见〔宗子〕、〔宗公〕、〔宗室〕条。 ❹夏朝天子曰宗。《小雅·沔水》一章: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毛《传》:“沔,水流满也。水犹有所朝宗。”郑《笺》:“水流而入海,小就大也。喻诸侯朝天子亦犹是也。诸侯春见天子曰朝; 夏见曰宗。” ☚ 宝 宗子 ☛ 宗读音z·ong(-),为ong韵目,属eng—ong—iong—ueng韵部。作冬切,平,冬韵。 ❶祖宗。 ❷宗族;家族。 ❸宗派;派别。 ❹宗旨。 ❺量词,用于事物。 ❻姓。 上一条: 湩 下一条: 㚇 宗{}三3680①动叮食。赣语。江西宜春〖 〗。蝇子~菜。②形东西堆得又高又满的样子。客话。罗翙云《客方言・释言》:「高满曰~。『崇』、『宗』古通借。凡物充满则有崇高之貌,故以器盛物平而再加满焉,今曰崇,读若~。」③量桩;件。⑴北京官话。北京〖 〗。听他说出一~新鲜事儿。⑵冀鲁官话。河北昌黎〖 〗。一~买卖。⑶湘语。湖南益阳。周立波《山乡巨变》五:「王菊生还有~习气,就是非常爱惜作田的家什。」   宗zong❶根本。成语:“万变不离其宗”。《老子·七十章》:“言有~,事有君。”(君:根本,与“宗”为同义对文。)《后汉书·鲍永传》:“仁者行之~,忠者义之主也。”(“宗”与“主”为同义对文。) ❷尊奉。《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之。”(孔子布衣:孔子本是普通百姓。) 宗〈隐〉旧时四川什邡粮油市场指数目一。参“宗、眉、昌、书、瓦、雍、皂、刀、龙台”。 宗zōng❶祖先 △ 祖~|~庙。 ❷派别 △ 正~|~派。 ❸主要的目的和意图 △ 万变不离其~|~旨。 ❹表示计量 △ 一~心事|一~邮件。 ❺尊崇;效法 △ 他的书法~的是欧体。 ❻为人所师法或尊重向往的人 △ ~师|~匠。 ❼家族 △ ~亲。 ❽姓。 宗zōng
宗❶祖先:~祠︱~庙︱祖~︱耀祖光~。 ❷同一家族的;家族:~兄︱~弟︱~法︱~族︱~祧(tiao)︱~室︱同~︱华~。 ❸派别:~派︱正~︱禅~。 ❹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旨︱开~明义︱万变不离其~。 ❺尊崇;向往:~匠︱~师︱~仰。 ❻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文~。 ❼量词:大~。 ❽西藏地区旧行政区划单位,大致相当于县。 ○~教(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现实世界在人们意识里的虚幻和歪曲的反映)︱岱(dai)~(指泰山)︱卷(juan)~((一)机关里分类保存的文件。(二)保存文件的纸夹子)。 宗zōng❶ 祖先:宗庙│祖宗│列祖列宗。 ❷ 家族,宗族:同宗│宗弟。 ❸ 派别,宗派:禅宗│正宗。 ❹ 本意,主旨:宗旨│开宗明义│万变不离其宗。 ❺ 在文艺或学术上效法:他的唱腔宗的是荀派。 ❻ 为公众尊崇、师法的人物:诗宗│文宗。 ❼ 量词,多用于较重大的事物:一宗心事│这宗大买卖。 ❽ 西藏地区的旧行政区划单位,大致相当于县。 ❾ 姓。 宗(1次) 尊;敬奉。室家遂~《魂》 宗zōng宗族。《左传·定公四年》:“灭宗废祀,非孝也。”《九叹·思古》:“念余邦之横陷兮,宗鬼神之无次。”王逸注:“同姓为宗。言我思念楚国任用谗佞,将横陷危殆,己之宗族先祖鬼神,失其次第而不见祀也。” 宗zong宗祠 宗法 宗匠1 宗教 宗庙 宗派 宗师 宗室 宗祧2(tiao) 宗仰3 宗旨 宗族 禅宗 大宗 岱宗 卷宗 同宗 文宗4正宗 祖宗 宗主国5 宗主权6 宗庙社稷 宗派主义 开宗明义 一代宗师 宗教职业者7 宗教信仰自由 万变不离其宗 宗zōng量词。 ❶用于事物,相当于“件”:我替你们算出来了,有限的几~事,不过是头油、胭粉、香、纸。(五六·1318)嘴乖的,也有一~可嫌的,到不如不说话的好。(三五·795) ❷用于家庭,相当于“类”:从古至今,连汉朝和唐朝人还说脏唐臭汉,何况咱们这~人家!(六三·1518)
宗zōng宗❶諸侯見天子春曰朝,夏曰宗。《詩經·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於海。” 鄭玄箋: “諸侯春見天子曰朝,夏見曰宗。” 《周禮·春官·典瑞》: “公執桓圭、侯圭、信圭,伯執躬圭,……以朝覲宗遇會同於王。” 鄭玄注: “ (見於天子)春曰朝,夏曰宗,秋曰覲,冬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 《鄭玄《三禮目錄·儀禮目錄》: “覲禮第十,覲,見也,諸侯秋見天子之禮也。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 (《通德堂經解》) ❷社宗也。《詩經·大雅·鳧鷖》: “既燕於宗,福祿攸降。” 鄭玄箋: “宗,社宗也。” ❸尊也。《詩經·大雅·公劉》:“食之飲之,君之宗之。” 鄭玄箋: “宗,尊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 “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 鄭玄注: “宗,尊也,欲其尊王。” 《儀禮·士昏禮》: “命之曰: 敬恭聽宗爾父母之言,夙夜無愆,視諸衿鞶。” 鄭玄注: “宗,尊也。” 《禮記·檀弓下》: “夫明王不興,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將死也。” 鄭玄注: “宗,尊也。”《易是類謀》: “斗佮之世,卯金刀用治謨,修六史,宗術孔書。” 鄭玄注: “宗,尊。”(《漢學堂叢書》) 鄭玄《三禮目錄·周禮目錄》: “春官宗伯第三,象春所立之官也。宗,尊也; 伯,長也。” (《通德堂經解》) 《孝經·喪親章》:“爲之宗廟以鬼享之。” 鄭玄解: “宗,尊也。” (《通德堂經解》) 《尚書五行傳》: “禦王極於宗始,以其月從其禮,祭之參,乃從。” 鄭玄注:“宗,尊也。” (《鄭氏佚書》) 鄭玄《三禮目錄》: “春官宗伯第三,……宗,尊也。”(《鄭氏佚書》) 《孝經·喪親章》: “爲之宗廟以鬼享之。” 鄭玄注: “宗,尊也;廟,貌也。” (《鄭氏佚書》) ❹繼别爲大宗收族者。《周禮·天官·大宰》: “以九兩繫邦國之民,……五曰宗,以族得民。” 鄭玄注: “宗,繼别爲大宗收族者。” ❺遷主。《周禮·春官·肆師》: “凡師甸,用牲於社宗,則爲位。” 鄭玄注: “宗,遷主也。……杜子春云: 宗謂宗廟。” ❻宗人。《禮記·禮運》: “故宗祝在廟,三公在朝,三老在學。” 鄭玄注:“宗,宗人也。” ❼祭五帝五神於明堂曰宗。《禮記·祭法》: “祖顓頊而宗堯。”鄭玄注: “褅、郊、祖、宗,謂祭祀以配食也,……祭五帝五神於明堂曰祖、宗。祖、宗通言爾。” ❽適子也。《尚書大傳》: “諸侯得專征者,鄰國有臣弑其君,孽伐其宗,雖弗請於天子而伐之可也。征而歸其地於天子。”鄭玄注: “宗,適子也。” (《通德堂經解》)《尚書大傳》: “鄰國有臣弑其君,孽伐其宗者,雖弗請於天子而征之可也。” 鄭玄注: “宗,適子也。”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城邑部 > 城邑 > 宗邑 > 宗 宗 zōng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祭祀部 > 處所 > 宗 宗 zōng 古代指祖廟。《書·大禹謨》:“受命於神宗。”孔傳:“神宗,文祖之宗廟。”《左傳·成公三年》:“若從君之惠而免之,以賜君之外臣首,首其請於寡君,而以戳於宗,亦死且不朽。”《孔子家語·哀公問政》:“設爲宗祧。”王肅注:“宗,宗廟也。” 宗zōng清代四川成都谷米杂粮过斗六成行谓数目一。参“宗、眉、仓、梳、瓦、雍、灶、刀、龙、台”条。 宗宗zōng〖动词〗 一、尊崇(2)。《孔子世家赞》:学者宗之。——读书人都尊崇他。《方山子传》:间里之侠皆宗之。——乡里讲义侠的人都敬重他。 二、归往(1)。《伯夷列传》:天下宗周。——天下归附周朝。 三、在明堂祭祀五帝称宗(5)。《展禽论祀爰居》:郊尧而宗舜。——郊祭尧而宗祭舜。《展禽论祀爰居》:郊鲧而宗禹。——郊祭鲧而宗祭禹。《展禽论祀爱居》:祖文王而宗武王。——祖祭文王而宗祭武王。
宗zōng〖名词〗 一、宗族,宗庙(7)。《宫之奇谏假道》:晋,吾宗也。——晋国和我是同一个宗族的。《楚归晋知罃》:而以戮于宗。——而在宗庙里杀死我。《叔向贺贫》:其宗灭于绛。——他的宗族统统被杀死在绛。 二、根本(1)。《太史公自序》: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所以《春秋》是礼义的根本。 三、指宗伯。掌管宗庙祭祀等礼仪(1)。《单子知陈必亡》:宗祝执祀。——宗伯太祝执行祭祀礼仪。 四、宗匠,即学术上有重大成就为众所推崇的人(1)。《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文采龙飞凤舞,都是孟学士般的文章宗匠。 宗zōng❶ 祖庙。《左传·成公三年》:“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亦死且不朽。”(首:荀首自称其名。寡君:对别国谦称自己的国君。)《汉书·艺文志》:“~祀严父,是以右鬼。”(祀:祭祀。右:尊尚。) ❷ 祖先。《左传·成公三年》:“若不获命,而使嗣~职。”(嗣:继承。) ❸ 宗族,同族。《左传·僖公五年》:“晋,吾~也,岂害我哉?”《世说新语·规箴》:“孙皓问丞相陆凯曰:‘卿一~在朝有几人?’” ❹ 尊崇,尊奉。《论语·学而》:“因不失其亲,亦可~也。”《礼记·檀弓上》:“夫明王不兴,夫天下其孰能~予?” ❺ 朝向,归向。《尚书·禹贡》:“江汉朝~于海。” ❻ 根本,主旨。如“宗旨”。《老子》:“言有~,事有君。”(君:根本。)《吕氏春秋·下贤》:“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 宗*zongD7DA ❶祖先:列祖列~。 ❷同族;同一祖先:~兄/同姓不同~。 ❸派别:正~/净土~/华严~/这次擂台赛吸引了武林各~各派的高手。 ❹主旨:开~明义。 ❺量词。件;批:一~大案/大~邮件/一~款子。 ❻西藏地方政府旧行政区划单位之一,相当于县。 ❼姓。 家族中的人 家族中的人门中 同族的人:同族 族人 宗人 宗室 本家 族类 门中人 同宗同族之人:宗(宗门;宗氏;宗族) 众宗族:诸宗 旁系宗族:支裔 支孽 同宗的亲属:宗亲 全部亲族:全族 举族 血统疏远的宗族人员:远房 ☚ 亲属 称妻方亲属 ☛
派别 派别派(派系) 宗 山头(削平~) 门户 派别,门派:部(党~) 派系与门第:党甲 学术或宗教派别:门(孔~) 学术上的各种派别:百家(~争鸣) 九源 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学派 学流 学脉 门仞 各种学派:群学 各个学派:诸家 自成一家的学派:一家之学 不同的派别出自同一本源:异派同源 另外兴起的派别:异军 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儒(儒家;儒学;儒教;儒门;儒业;儒科) 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百家诸子 政治派别:政派 政治活动中的派别:翼(右~) 政治上倾向进步或革命的一派:左派 政治、学术、文艺、宗教等方面的不同派别:宗(宗派) 独霸一方的宗派:山头(另立~) 不同宗派:异宗 各政党或政党中的各派:党派 邪恶的党派:孽党 淫朋 蜮党 某宗教内部的派别:教派 宗教教派:教门 佛教各宗派:诸宗 一线相传的或亲信的派系:嫡系 嫡派 学派、党派等一脉相传的嫡派:嫡统 适统 正统 正绪 正体 非正统的派别:异教 邪宗 不正派的宗教派别或学术派别:旁门左道 傍门外道 旁门外道 旁门小道 左道旁门 左道外门 邪魔外道 野狐外道 邪魔歪道 天魔外道 (学术、宗教、政党等内部因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派别)
另见:组织3 团体 结合 ☚ 派别 自成一家 ☛
尊重 尊重严 尊 重(敬重;珍重) 恭 宗(宗推) 尊重和信任:敬信 尊重年长者:尚年 尚齿 尊重老年人:尊年尚齿 尊重上了年纪的人:贵齿 尊重贤士:贵士 尊重有德才知识的人:敬贤爱士 敬贤礼士 敬贤重士 敬贤下士 尊贤礼士 尊重贤才,爱护大众:尊贤爱物 尊重和爱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尊贤爱才 尊重、使用品行好而有才能的人:尊贤使能 尚贤使能 赏贤使能 所尊重的只是贤人:所宝惟贤 尊重前人的经验:管仲随马 不固执己见,尊重大家的意见:舍己从人舍己徇人 舍己就人 自己尊重自己:自尊 自我尊重 以清操自尊:矜清 倨傲自尊:托大 骄傲自尊:骄尊 谨言慎行,尊重自己的人格:自重 自高自爱 自珍 自厚 表示尊重:侧立 喜爱尊重:贵珍 爱惜尊重:爱重 依赖爱重:倚爱 独爱尊重:独尊 赏识尊重:赏重 推许尊重:推重 礼敬尊重:礼重 重视,尊重:显重 对人宽厚,尊重所有的人:矜愚嘉善 矜愚爱能 嘉善矜愚 文人不受尊重:斯文扫地 斯文委地 (重视并严肃对待:尊重) ☚ 崇敬 真诚 ☛
祖先 祖先先(先人;先子;先故;先世;先祖;先古) 宗(宗祖;宗神;九宗七祖) 祖(祖宗;祖考;祖辈;根祖;父祖,祖公公) 皇灵 元君 父祖的通称:皇考 称自己的祖先:先君 子孙尊美先人之称:显 对祖先的美称:显祖 尊称祖先:灵根 灵祖 对天子、诸侯祖先的尊称:先公 称祖母和祖母辈以上的女性祖先:妣 许多代以前的祖先:远祖 高祖 皇祖 太尊 远先 远曾 远源 祖公公 对远祖的美称:烈祖 最早的祖先:元祖 鼻祖 太尊 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祖先:始祖 中华民族的始祖:炎黄 男女祖先:祖妣 历代祖先:累祖 九祖 历代各位祖先:列祖列宗 同一个祖先:同坟共祖 建有功业的先人:先烈 建功立业的祖先:烈祖 不迁入祧庙的祖先:不祧之祖 不祧之宗 死去的祖先:鬼神 古代臣于君前称自己已死的祖先、父亲:先臣 (一个民族或一个家族较远的上代:祖先) ☚ 祖先 曾祖 ☛
模范 模范范(物范) 程准 典范,模范:楷范 学习的模范:师范 劳动模范:劳模 英雄模范:英模 德行学问等各方面可以为人表率的人:人师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宗(儒~) 足以供一代人效法、起表率作用的人:一世师表 (榜样,表率:模范)
另见:榜样 样子 学习 楷模 仿效 照着做 ☚ 模范 敬仰的人 ☛
目的 目的的(仪的;标的) 鹄(鹄的) 表示目的:为(为了;~着;~的是) 以(~便;~期;~免) 而(为利~争) 用 为国家为人民:于家为国 表示为达到某种目的或出于某种原因:起见 主要目的和意图:宗(宗旨) 旨(主旨)指要(明其~) 指归 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有的放矢 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缺乏针对性:无的放矢 没有一定的目的:漫无目的 漫无目标 盲无目的 茫无目的 糊里糊涂,漫无目标:猫三狗四 才能低下的人只要坚持不懈,同样可以达到目的:弩马十驾 盼望却达不到目的:企而不及 违背常理做事,难以达到目的:逆坂走丸走丸逆坂 逆阪走丸 (想要得到的结果:目的)
另见:打算 意图 想法 靶子 达到 做成 ☚ 目的 目标 ☛
宗庙 宗庙祠(灵祠; 祠;明祠) 宫(宫庙;明宫) 灵宇 仪庙 高庙 庙庭 宗祧 宗祊 宗室 宗庙和朝廷:庙朝 供祀祖宗神位的屋舍:庙 供祀祖先的宗庙:祧(庙祧) 宗 祖(祖庙) 亲庙 家祠 正室 父与祖的庙:祢祖 五庙之一:祢(祢庙) 考庙 父庙 另立的宗庙:原庙 远祖的庙:祧 远庙 帝王的宗庙:神庙 庙庭 世室 太庙 宫 寝 太庙和明堂:庙堂 祠堂,神庙:祠宫 天子太祖庙:一庙 天子二、四、六世庙:昭庙 天子三、五、七世庙:穆庙 宗庙中藏神主之所:石室 宗庙的前殿:庙 宗庙的后殿:寝 宗庙的正殿和后殿:寝庙 庙寝 颓坏的庙寝:颓寝 太庙祀殇子之室:阴室 宗庙门内设祭的地方:祊 (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处所:宗庙)
另见:帝王 诸侯 祭祀 祖先 ☚ 宗庙 祠堂 ☛
集团 集团为共同利益而联合起来进行斗争的集团:阵营 营垒 诗人的阵营:诗垒 纠集起来做坏事的小集团:团伙 为个人利益而互相拉拢利用的小集团:小圈子(搞~) 为不正当目的结成的小集团:宗(宗派) 凭借权势造成特殊地位的个人或集团:阀(军~;财~;党~) 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已而结成的集团:朋(朋党;朋家;朋甲;~徒;朋邪)党(~友;党朋;部党;曹党) 门户 有权位的人结合成的朋党:贵党 有势力的朋党:疆辅 豪强的人结成的朋党:豪党 朋党的首领:朋头 背后操纵支持的集团:后台(~老板) 顽固的反动集团:死党 坏人集团:奸党 盗匪集团:黑道 (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集团) ☚ 团体 组织3 ☛
宗支 宗支派 支派 支脉 支裔 支胄 宗枝 亲族,宗支:支属 支类 家庭的一支:房(长~;本~) 同宗的各房分支:门房 正支:嫡(嫡派;嫡系) 正(正宗;正派;正系) 的嗣 旁支:庶(支庶) 家族中不是同一房的:隔房 同宗血缘较近的分支:近支 同宗旁支:枝叶 宗族内部嫡庶与大小宗支:宗(宗派) 后裔支派分布很广:枝布叶分 枝分叶散 (同宗族的支派:宗支) ☚ 世系 辈分 ☛
集合体量 集合体量表示十二、一百、五百的量:打(一~铅笔) 刀(一~纸) 令(一~纸) 用于成捆、成包、成组的量:捆 抱 束(一~鲜花) 包(一~药) 袋(一~米) 套 挂 副(全~武装) 堂 份(一~厚礼) 组(一~电池) 用于成行、成串、成堆的量:行(一~秀字) 排(一~白杨) 列(一~火车) 串(一~钥匙) 挂(两~鞭炮) 堆(一~土) 迭(一~纸) 簇(一~花) 沓(一~纸) 用于成绞、成团、成卷的量:绞(一~头绳) 股 绺(五~长髯) 团(一~线) 卷(一~纸) 用于重叠或聚集的量:层(~~;多~;千~;上~;下~) 重(~~;九~;双~) 摞(一~书) 复(~裙) 沓(一~纸) 窝(一~洋芋)群(一~羊) 涂的层:衣(糖~) 两层的:夹(~层;~衣) 双重 夹在中间的那一层:夹层 一层又一层:重重(~包围) 用于用各种物件装的量:袋(一~米) 包(一~衣服) 篼(一~梨) 箩(一~米) 篮(一~菜) 盒(一~饼干) 箱(一~珠宝) 听(一~香烟) 摊(~子;一~) 用于装载运送的量:担(一~柴) 挑(一~土) 驮(一~板) 用于款项或大批货物的量:宗(一~款项) 笔(一~钱;三~账) 批(一~货) 其他的集合体量:宗(一~心事) 笼(一~猪肝) 席(酒~;一~话) 桌(办一~) 撮(一~盐) 捧(一~枣) ☚ 某种事物的量 单位1 ☛
事情、行动量 事情、行动量表示事情量:件(一~小事) 点(两~意见) 起(几~案子) 桩 宗(一~心事) 码 折(一~趣事) 则眼(看一~) 种(各~迹象) 回(两~事) 重 屡屡(~不尽) 用于分条项的事情量:项(八~注意) 则 注(一~买卖) 表示反复再现的事情量:次(初~;再~) 度(再~公演) 表示事情过程的段落量:阵(一~风) 表示事情经过的量:场(一~透雨;血战一~) 表示行动量:记(一~耳光) 通(擂鼓三~) 把(帮他一~) 动作的全过程量:遍(数~;看一~) 巡(数~;酒过三~) 阵(一~掌声) 一遍又一遍:再三 三遍:三复 一个来回行动的量:转(走一~) 来回 ☚ 物量 个体物量 ☛
根本 根本元(元本) 宗(离~) 原(本原)氐 根儿 根极 根菀 本根 源本 要本 大本 事物的根本:基本 基兆 事物的根本、由来:木本水源 水原木本水源木本 事物的本原,根源:根子 国家的根本:邦本 国家的根本﹑根基:国基 元基 立国的根本:国本(巩固~)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民为邦本 民惟邦本 以仁爱作为治国家的根本:以仁为本 把人作为考虑和处理问题的根本:以人为本 重视伸张正义,以正义为根本:以义为利 立身的根本:身基 身干 事业的根基、根本:基趾 基址 一切行动所依靠的根本:托体 打基础,树立根本:积基树本 (事物的根源,基础,最主要的部分:根本) ☚ 本源 底细 ☛ 宗zōng作冬切,平冬。 ❶宗庙,祖庙。《孔子家语·哀公问政》:“筑为宫室,设为~祧。” ❷祖宗,宗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所爱光五~,所恶灭三族。” ❸宗子,嫡子。《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 ❹宗派,流派。《沧浪诗话·诗辨》:“乘有大小,~有南北。” ❺本旨,宗旨。《老子》:“言有~,事有君。” ❻宗师,巨擘。见“文宗”。 ❼归往,归向。王安石《禄隐》:“圣贤之~于道,犹水之~于海。” ❽尊崇,取法。《诗·大雅·公刘》:“食之饮之,君之~之。” 〖宗〗 粵 zung1〔終〕普 zōnɡ ❶ 宗廟,古代帝王、諸侯祭祀的地方。許慎《說文解字》:「〜,尊祖廟也。」荀況《荀子.樂論》:「故樂在〜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樂:音樂。) ❷ 王室。脫脫《宋史.列傳第一百七十七.文天祥》:「忠臣但為〜廟社稷計。」 ❸ 宗族。歸有光《歸氏二孝子傳》:「獨其〜親鄉里知之。」 ❹ 根本,宗旨。莊周《莊子.天道》:「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
宗根本。引申为经脉聚会之处。 宗❶藏语音译,意为“寨落”、“城堡”等。原西藏地方政府下属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名称,相当于县一级的区划单位。每一宗设宗本(县官)一至二人,僧俗并用,管理宗内的各项事务。 ❷独龙语音译。解放前,由父系家长为主组成的原始共产制大家庭,这种大家庭,一般包括父、子、孙三代,约有二、三十人。组建一个家庭,便在屋内增设一个火塘。大家庭是由若干以火塘为标志的个体小家庭联合组成。内部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作,共同食用。妇女地位低,但还保留有主妇管粮仓,负责分配食物等母权制时代的遗风。 宗❶独龙语音译。解放前独龙族的原始共产制大家庭。在家族公社之下,由若干以火塘为标志的个体小家庭联合组成,包括三四代家庭成员,约有二、三十人。内部生产资料公有, 全体成员参加集体劳动, 平均分配粮食。大家庭家长*吉马戛对内部事务有支配权力,妇女处于屈从地位, 但还保留着主妇主管谷仓、各火塘轮流煮饭及主妇负责分配食物等古老的母权制时代遗俗。 ❷藏语音译, 意为“城堡”。原西藏地方政府下属地方行政机构名, 相当于内地的县。每宗设宗本(县官) 一至二人, 僧俗并用,管理全宗行政、司法、粮赋、差税等事务。宗署一般设在所在地的高处,为石块砌成的高层碉堡式官寨, 周围散布一些低矮的民房。民主改革后, 改称“县”。 ❸即“宗伍”。 宗生物分类学中指同一物种内形态特征较不稳定的类群。分布区不同的称地理宗;生态上有差异的称生态宗;遗传上有差异的称遗传宗等。
宗不丹语意为“城堡和寺庙”。如“扎什曲宗”,不丹古都。今廷布。 宗zōng❶祖宗,祖庙。如:列祖列宗,宗祠。 ❷家族或同一家族的。如:宗族,同宗,宗兄。 ❸宗派。如:正宗,禅宗。 ❹尊崇,向往。如:宗仰。 ❺宗旨。如:万变不离其宗;开宗明义。 ❻量词。如:一宗心事;大宗款项。 ❼姓。 宗 ☚ 法律顾问处 宗人 ☛ 宗 宗独龙语。云南贡山独龙族父系家族公社几经分裂后仍实行原始共产制的父系大家庭。一般只包括同一父亲的几个对偶家庭,人口约二、三十人,同住在一个有若干间隔的大房子,每个对偶家庭占一间隔,内设一个火塘,独龙语叫“卡尔信”,意即“火塘分居制”。每个大家庭均有家长,称“吉马戛”,负责安排生产和家庭内外重大事务。大家庭内部生产资料公有,全家进行集体劳动,有公共仓库,主妇管仓,婆媳妯娌轮流煮饭,饭菜由主妇分到各个火塘,各对夫妇与其子女围火塘而食。作为基本组织单位延续到二十世纪初。1933年后,国民政府征收门户税,强制分居,加之独龙族私有制的萌芽和发展,促进个体家庭不断分出而逐渐解体。建国前夕仍有若干保留。 ☚ 傈僳族家长奴隶制 乌力楞 ☛ 宗zōnɡⅠ ❶ (祖宗) ancestor; forbears; forefathers: 列祖列 ~ successive generations of ancestors ❷ (家族) clan: 同姓不同 ~ a person of the same surname but belonging to a different clan ❸ (宗派; 派别) sect; school; faction: 禅 ~ the Chan sect of Buddhism; Zen; 正 ~ orthodox school ❹ (宗旨) principal aim; purpose: 开 ~ 明义 make clear the purpose and main theme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万变不离其 ~ change ten thousand times without departing from the original aim ❺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 model; great master: 文 ~ an eminent writer among the man of letters of the time; 一代诗 ~ an outstanding figure among the poets of the time ❻ (西藏地区旧行政区划单位, 相当于县) an administrative unit in Xizang, roughly correspond ̄ ing to the county ❼ (祖庙) ancestral temple ❽ (姓氏) a surname: ~ 泽 Zong Ze Ⅱ (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 take as one's model in academic or artistic work: ~ 仰 hold in esteem; venerate; revere Ⅲ (同一家族的) of the same clan: ~ 弟 a younger brother of the same clan Ⅳ (桩; 批): 大 ~ 邮件 a batch of mail; 大 ~ 款项 a large sum of money; 一 ~ 心事 a matter that worries one; a matter on one's mind ◆宗祠 ancestral hall; ancestral temple; clan hall; 宗法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宗匠 [旧] great master; 宗教 religion; 宗筋 urogenital region; penis; 宗派 faction; sect; 宗亲 clan relatives; 宗师 [旧] master of great learning and integrity; 宗室 member of the royal clan; imperial clan; imperial clansman; 宗祧 [旧] clan pedigree; 宗仰 [书] hold in esteem; 宗旨 aim; purpose; 宗主国 suzerain; metropolitan state; 宗主权 suzerainty; 宗族 patriarchal clan; clansman 宗race 宗❶ancestor;clan;sect;school ❷aim;purpose;objective 列祖列~successive generations of ancestors /光~耀祖bring honor to one’s ancestors/同~of the same clan/禅~Ch’an School(中国佛教派别之一);Zen School(日本佛教宗派之一)/万变不离其~ remain essentially the same despite all apparent changes/开~明义make clear the purpose and theme from the very inception/~祠ancestral hall (or temple)/~法观念clan mentality/~法制度patriarchal clan system 宗❶独龙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贡山独龙族父系家族公社几经分裂后仍保留浓厚原始共产制的大家庭。一般包括同一父系祖先的三四代后裔及其配偶,约二三十人,同住在一座有若干间隔的大房子里,每个对偶家庭占一间隔,内设一个火塘,独龙语叫“卡尔信”,意为“火塘分居制”。每个大家庭均有家长,称“吉马戛”,负责安排生产和家庭内外重大事务。大家庭内部生产资料公有,实行集体共耕,收获物储藏在集体仓库,婆媳妯娌轮流煮饭,饭菜分配由家庭主妇主持,不分年龄大小按人平分,而对老人往往给予特殊照顾。这种共产制大家庭在20世纪初还是独龙族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1933年后国民党为了多征门户税,强制他们分居,加之独龙族私有制的萌芽和发展,促进个体家庭不断分出而日趋解体,但到解放前夕,仍有若干保留。 ❷藏语音译,意为“寨落”或“城堡”。原西藏地方政府下属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名。位于基巧(相当专区)级之下,相当于内地的县。建于元末帕莫竹巴时期,初建有13个宗。每宗设宗本(县官)一二人,僧俗并用,管理全宗行政、司法、粮赋、差税等事务。宗署一般设在所在地高处,为石块砌成的高层碉堡式官寨。后噶厦政府按其面积、位置,分大、中、小、边4种。个别边宗因临边界要冲,位于大宗之上。宗政府不设民政、司法、财粮等机构,只设2个仓库,一为宗之贮藏所;一为噶厦仓库,存贮税收财物。 ❸僜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乐器。即用竹子制做的竹口琴。声音较清脆,可吹奏简单的民歌曲调。 宗国名。或说属偃姓群舒之国。楚穆王十一年(前615),宗与群舒叛楚,为楚师攻灭。故地应与群舒相近,约在今安徽中部的江淮之间。 宗(1)春秋时的政治组织。其时卿大夫宗族之大者,联合数家成为一宗,以其中一家之长为其首领。大宗常能出兵力至数百乘。(2)官名。春秋时宗人亦称为宗, 其时以祝、宗、卜、史并称,反映了宗教官已经式微。参见“宗伯”。(3)清代西藏地方政区名。相当于内地的县,其地方政府亦称为宗,设营官以管理之,相当于内地的县长,故营官亦称为“宗琫”。宗多设于要隘及人口众多之地,筑堡垒以居。战时受驻藏大臣的命令,兼受马基戴琫的节制。 宗zōng❶ 宗庙社稷
❷ 传宗接代|覆宗灭祀|光宗耀祖|开宗明义|荣宗耀祖
❹ 百代文宗|江汉朝宗|列祖列宗|认祖归宗|耀祖荣宗 宗宗,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 从宀从示。甲骨文“示”作     ,象神主之形,簡體爲 “主”字形,後兩側增飾筆則爲 “示”,後世據字形釋爲二字,則 “示” 與 “主” 爲一字分化,故 “宗” 字从宀从示,亦可視爲从宀从主,會意字。本義是祖廟,引申指宗室、宗族、宗親,又引申爲尊崇、歸向等義。卜辭用本義。銘文亦多用本義。 楚簡帛文作  ,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 ,古隸典型。參見305.示字條。 宗zōng会意字,甲骨文外为屋宇,内为“示”,表示在屋里祭祀先祖。《说文》:“宗,尊祖庙也。”“祖宗”联用,引申有鼻祖义,如“一代宗师”。出于一个宗师门下的学派,谓之“宗派”。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zong 阴平:踪(踪迹) 综(综合) 棕(棕色) 鬃(鬃毛) 去声:粽(粽子) cóng 淙(象声词,流水淙淙) 琮(玉名) chóng 崇(崇拜) 宗 甲骨文; 金文; 篆zōng[宀(建築物,意符) +示(意符)→宗(《説文》:“宗,尊祖廟也。從宀,從示。”宗:祖廟。像室内供奉著神位。列祖列宗,同祖同宗。引申爲派别、集團〈宗派〉,主要的目的和意圖〈宗旨〉,尊崇〈宗仰〉,同一父系的家族〈宗族〉。朝見、歸往〈朝宗〉。宗,藏語音譯,舊時西藏地區的行政區劃單位,相當於縣。)] 《詩經·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於海。”(滚滚流水,奔向大海。) [春秋] 李耳《老子·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道”看來是空虛的,但作用却不窮竭。深奥啊! 好像是萬物的根源。) [西漢]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孔子不過是一位平民百姓,美名却傳了十幾代,學者們都推崇他。自孔子至司馬遷約經十幾代人。今日已是七十幾代。) [清] 譚獻《明詩》:“求夫辭有要體,萬變不離其宗。” 宗zōng(8画)
  【提示】示,起笔是横,不是点; 第四笔宋体是撇,楷体是点。 *宗zōng8画 宀部 (1) 祖先: ~祠|~庙|祖~。 (2) 家族;同一家族的: 同~|~族|~法。 (3) 派别: ~派|禅~|正~。 (4) 主旨;目的: ~旨|开~明义|万变不离其~。 (5) 尊奉;效法;也指为众人尊奉、效法的人物: ~仰|~师|一代文~。 (6) 量词。用于事物、货物、钱款等: 两~案卷|大~货物。 宗 ☚ 宋 宙 ☛ 宗zōng甲骨文以来的会意字。从宀(mián,房屋形),从示。象王的祖先神主在宗庙中形。指宗庙,祖庙。也指祖先。如:祖宗。引申指家族,同一家族的。如:同宗|宗兄。组词如:宗法(指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又引申为宗派,派别。如:禅宗|北宗山水画。又引申为宗旨,主要的意旨,目的。如:开宗明义第一章|万变不离其宗。又指尊奉,向往。如:宗仰。转为量词,指件或批。如:一宗事|大宗货物。又近代现代指西藏地区旧行政区划单位,大致相当于县。 宗★常◎常
zōnɡ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从宀从示,宀为房屋,表示屋中供奉有神主牌位,隶定为“宗”。本义表示祭祀先人的祖庙,引申为祖先、宗族(有共同祖先的人)、派别(由同一祖师传下来的)、主旨、尊崇或效法、被尊崇或效法的人、量词(用于事物、货物或款项)等。 【辨析】 以“宗”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onɡ,但声调和声母不同。zōnɡ:综、踪、鬃、棕、腙∣zònɡ:粽∣cónɡ:淙、琮∣chónɡ:崇。宗 (zōng)从宀、示。天神地祇,壇而不屋。祖宗則宀中之祇也。 宗 甲 金 篆 隶zōng【析形】会意字。古文字形从宀,从示。示,神袛;宀,房屋,表示供奉神位的建筑。 【释义】《说文》:“尊也,祖庙也。”本义为宗庙、祖庙,是供奉祖先神主的地方。 [宗祠]是存放家族亡故先辈牌位,举行家族内各种仪式或处理家族事务的地方。[宗庙]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引申指祖先,常指祖父辈以上的祖先,还可指帝王的庙号。又引申指宗族、同族。[宗谱]家谱,族谱。[宗亲]同宗的亲属。[宗室]同一宗族的贵族,指国君或皇帝的宗族。可指宗子,即嫡长子。又引申指宗派、派别。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first meaningful part is宀(mián,house)and the other is示(shì,mián,house ancestral temple of a ruling house).宀is the building for people to worship gods. 【original meaning】The temple for a family to memorize their ancestors. 宗 ☚ 周 杳 ☛ 宗〈量〉(1)用于交易、款项。笔。 《金》七八: 李三哥来,今有一~买卖与你说,你做不做? 《醒》四二: 又责备他将银子尽数抵盗家去,一~~说的款项分明。又六二: 叫人只说是要与人成一~地,央狄相公过去看看文书。 (2) 用于文件。一类或一叠文件叫“一宗”。 《醒》十: 该房叠成了一~文卷,使印钤记了,安在架上。 (3) “种”的方言借字。 《聊·禳》二六: 看我这~模样哩!屈也屈杀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