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块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块瓦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 异名 地海椒(《四川中药志》),老鸦酸(《湖南药物志》),钻地蜈蚣、断脚蜈蚣、大酸梅草(《陕西中草药》)。 基源 为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山酢浆草的全草。酢浆草属全世界约800种,中国约8种。 原植物 山酢浆草Oxalis griffithii Edgew.et Hook.f.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通常斜卧。叶基生,指状复叶具3小叶,通常于晚间闭合,叶柄长8~15cm,密被长柔毛;小叶倒三角形,顶端平直,中间于中脉顶部微凹陷,基部楔形,全缘,长2~2.5cm,宽3~3.5cm,上下面均被长柔毛。花白色或浅黄色,直径约2cm,单生于花梗上,花梗基生,长12~16cm,中部有1苞片,被毛;花萼5深裂,绿色;花瓣5,长约2cm;雄蕊10,分2轮排列,5长5短,花丝基部相连;子房5室,花柱5,分离。蒴果成熟时室背开裂,弹出种子。花期4~5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19页.图1767) 生境与分布 生于高山及中山地区林下较阴湿地方。分布于陕西、甘肃及长江以南各地区。 。【化学】:含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草酸盐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67 【药性】: 性味 酸、微辛,平。 功效 清热利尿,散瘀消肿。 主治 肾炎血尿,疖肿,鹅口疮,跌打损伤。 ❶ 《四川中药志》:“利小便,解烦热。治眼目肿痛及小儿鹅口疮。 ” ”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蘸酒擦。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配包谷须、酸浆草,治肾炎和尿出血。 方选和验方 ❶ 《四川中药志》:“治肾炎和尿血:三块瓦、包谷须、酸浆草,同煎服。” ” 单方应用 《陕西中草药》:“治跌打损伤:鲜三块瓦全草9~15g,水煎服;或用鲜麦穗七全草,蘸热酒揉搽患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