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完全胃肠道外营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完全胃肠道外营养

完全胃肠道外营养

完全胃肠道外营养(简称静脉营养),是指完全从静脉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要素,包括丰富的热量、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电介质和微量营养元素,使病人在不进食的状况下仍可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适应证与营养评定 适应证大致可分为四组:
❶无法从胃肠道正常摄食: 如高位肠瘘、食管瘘、食管胃肠道先天畸型、过短小肠等。另外,癌肿病人手术前后、放疗或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过重时也可应用。
❷代谢过盛: 如烧伤、严重感染等。
❸胃肠道需休息或吸收不良:如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长期腹泻等。
❹特殊病例:如坏死性胰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肝硬变(后二类应使用专为肝、肾功能不良病人设计的氨基酸配方)等。如手术后或其他原因使病人处于消耗状态(指热量及氨基酸营养不良)已超过十天,而短期内尚无恢复口服营养的可能,原则上也属于适应证。如何进行营养评定,以确定病人营养障碍的程度,目前在临床上还有许多困难,如白蛋白因其半衰期长而不能及时反映病人的营养情况,但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视网膜结合白蛋白等短半衰期蛋白的测量在目前又尚不普及。上臂肌围(ALIC)和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在国内尚无正常值报告,不能作对比参考。比较实用的是病人住院当时的体重和病人健康时体重对比,计算其体重损失的百分率。如无水肿或脱水存在,而体重丢失30%以上,则可考虑为重度营养不良。体重丢失20%以上,可考虑为相当重(至少是中等程度)营养不良。临床上如仔细复习病史,全面分析体检和实验室分析结果,一般是能够对病人情况作出一个合理判断的。
肠外营养支持方法 临床上常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入,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此项操作。适当的“氨基酸-葡萄糖-脂肪”系统可由中心静脉输入外,也可由周围静脉输入。其成份见下表。
脂肪乳剂国内外都有商品,可用一单独管道和输液泵,在0.22μ滤器的近心端处,用Y型接头串入中心静脉插管。如与氨基酸溶液共同混合在3公升大口袋内,则不能使用0.22μ滤器。为防止因病人咳嗽等动作导致中心静脉插管回血堵塞,也为使病人可以下地活动,可使用输液泵,现代化的输液泵都有气泡报警器,如加一滤器也有防止气栓作用。

胃肠道外营养支持常规

成 分供应量
1.非蛋白热卡(NPC)
(主要由葡萄糖10~20%脂
肪乳等提供,部分山梨醇提供)
每日125.5~167.4KJ
2.氮源(N)
(完全由氨基酸注射液提
供)
每日0.2gm±/kg
N:NPC=1:160~240
3.电解质(包括磷)
4.静脉用多种维生素+
VitB12+叶酸
按病人需要补充
按RDA补充
5.微量营养元素
(锌、铜、碘、锰、铁等)
Zn 2mg/d Cu 0.8mg/d
I 30μg/d Mn 20μg/d
Fe 1mg/d

临床及实验室监测 使用静脉营养必需进行临床及实验室监测,否则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临床监测基本项目:
(1)中心静脉插管后检查有无并发症,每例均应摄胸片。
(2)插入导管部位应每天更换敷料,并用碘制剂作局部处理。
(3)维持正确的输液速度,用输液泵。
(4) 每2~7天测体重一次。
(5)测上臂中点周径及皮褶厚度,每2~4周一次。作细胞免疫检查的皮试2~4周一次。
(6)体温脉搏一日四次,血压每天一次。
(7) 记出入液量。
(8)病房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及专业护士至少每天讨论病情一次。
(9)使用临床观察表格,逐日填写。
实验室监测一般应有氮平衡、血浆蛋白、血糖及血电解质等项目。
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与下列三种情况相关:
❶进入中心静脉插管所致的并发症;
❷由导管进入的全身性感染;
❸营养液所致代谢性并发症。第一类并发症包括气胸、心血管导管压迫性损伤、血胸、气栓及静脉栓塞等。如有充分的外科技术训练及采用柔软的导管,这类并发症可减少。第二类并发症主要是在配制、输入及更换输液管道过程中污染细菌或霉菌,应用严格的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实践证明,如十分重视无菌技术,这类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第三类并发症与病人原来的肝、肾及肺功能有关,与疗程长短有关。如病人脏器情况不好,应用静脉营养时间长,则易发生第三类并发症,老年病人应用时,如代谢监测不及时,也易发生。
☚ 管饲饮食   营养性疾病预防 ☛
0001888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