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宋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宋赋 宋赋指宋人所作赋。宋赋主要有两种体式,一是律赋,一是文赋。宋人律赋大体沿袭唐人体制,但其风格又随时代有所变化。清代李调元《赋话》说:“大略国初诸子,矩矱犹存;天圣、明道(宋仁宗年号)以来,专尚理趣,文采不赡,衷诸丽之旨,固当俯让唐贤,而气盛于辞,汪洋恣肆,亦能上掩前哲。”宋代文学以好议论说理为突出特征,律赋也不例外,“专尚理趣”即指这种情况。又由于欧阳修等大倡古文运动,影响于律赋,便形成“气盛于辞,汪洋恣肆”的特色。这也是宋代律赋与唐代律赋的差异所在。宋文赋受当时诗文革新运动的浸染弥深。中唐古文家赋,本已多散文气息,至晚唐杜牧《阿房宫赋》则俨然文赋面目,宋人在此基础上又推波逐澜,终使这种赋体蔚成大观。如欧阳修《秋声赋》、苏轼前后《赤壁赋》、杨万里《浯溪赋》,均为地地道道的“一片之文,押几个韵尔”(祝尧《古赋辨体》)的作品。(王 琳)【初唐四杰】 初唐时期四位著名文学家的合称。四杰者,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四杰”诗、赋、文兼擅,并提出一些革新文风的主张,其创作虽未能完全摆脱齐梁陈隋绮靡之风的影响,但已经呈观明显的变化。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大大地开阔了,由宫廷台阁移向市井江山塞漠;思想日益深沉了,从宫体的无病呻吟转向抒怀言志;情感气势亦趋于浓郁壮大了。总之,他们是初唐文坛上新旧作风过渡中的人物。故陆时雍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诗镜总论》),王世贞说:“词旨华靡,固沿陈隋之遗;骨气翩翩,意象老境,超然胜之。”(《艺苑卮言》)“四杰”今存赋共三十多篇,多系咏物抒情之作。在内容上比梁陈赋有所拓展,尤可贵的是流露了对功业的向往和失志的悲慨,自觉地向楚骚及建安辞赋的优良传统回归,注重比兴寄托,颇多磊落慷慨的情调。在语言风格与形式上,王、骆赋较多沿袭梁陈余风,词采艳丽,且多采用五、七言诗句,《荡子从军赋》、《春思赋》诗化色彩尤浓,与当时的七言歌行体几无区别;卢、杨赋则骚、骈、散参错,体式比较自由,有汉晋遗风。骆宾王有《骆丞集》,王、卢、杨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王子安集》、《卢昇之集》、《盈川集》。 ☚ 序志赋 张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