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宋英宗高皇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宋英宗高皇后

宋英宗高皇后1032—1093

高氏亳州蒙城(今安徽亳县) 人,家族显赫,祖父高继勋官拜节度使,姨母是仁宗曹后。她自幼生活在宫中,治平二年 (1065) 册立为后,生有皇太子赵顼、歧王颖、 嘉王𫗶、 寿康公主。 因贤淑谦恭, 深受英宗爱重,及朝野人士的尊敬。英宗在位四年,便弃世而去,皇子赵顼即位,即神宗,尊高氏为皇太后,高太后躬行节俭,体恤民艰,阻止神宗为外祖父家大兴土木。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高太后提出异议,认为 “祖宗法度,不宜轻改”,“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神宗大举攻辽,和治罪苏轼,她都提出自己的看法,但绝不干预朝政,神宗在位十八年,她安居后宫。元丰八年 (1085) 三月神宗病逝。御史中函蔡证及一些大臣为讨好高太后,建议高太后立歧、嘉二王之一为太子,高太后不询私情,立神宗长子赵佣 (此时改名为赵煦) 继位,即宋哲宗。并依儿子 “权同处分军国大事” 的遗言辅佐幼君。她起用司马光为相,力图纠正王安石新法过激之弊,但是司马光等人全盘否定新法,也不利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高氏在兼摄朝政期间,能够明大义。太后叔父高遵谷奉诏征讨西夏,因败绩而被罢官,大臣蔡证为献媚于太后为遵谷乞求复官,太后说: 灵武败战,使百万生灵涂炭,能免于刑诛,已是万幸,我岂能只顾私人亲情,而不顾公议呢?蔡证听了惶惶而退。苏轼曾因反对过王安石变法,秉笔直书,攻击弊政,遭人忌恨,一再被贬黜,高太后召苏轼还朝,拜为翰林学士,辅佐教育小皇帝哲宗。殿试之时,太后不同意与皇帝一起御殿,说: “后当国,非国家美事,文德殿是天子正殿,岂能由妇人坐。” 于是只在便殿行礼,高太后崇尚节俭,谦恭而礼贤下士,从不逾越礼法,对进贡的礼品皆充国库,一文不敢。元祐八年 (1093)八月病重,为年已弱冠的哲宗亲选了一位贤后孟氏然后逝去,享年六十二岁,谥号 “宣仁圣烈皇后”身历英宗、神宗、哲宗三朝,史称“女中尧舜”。

☚ 宋仁宗曹皇后   宋神宗向皇后 ☛
000056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