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宋明理学的教育思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宋明理学的教育思想 宋明理学的教育思想songming lixue de jiaoyu sixiang理学又名道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正统思想,是一种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意识形态,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理论形态。理学萌芽于唐,起源于北宋,流行于南宋,推衍于元明。理学主要分二程、朱熹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别。就其在宋代的形成而言,又可分为濂(周敦颐)、洛(程颢、程颐)、关(张载)、闽(朱熹)四个流派。理学虽有不同流派,但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任务却是一致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即是仁、义、理、智等封建道德观念与纲常伦理,“人欲”指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这种教育观加强了封建纲常伦理的统治地位,勒紧了君权、父权、夫权的封建绳索,压制和扼杀了人民追求物质利益的正当愿望。由于理学教育思想更符合地主阶级的统治需要,南宋末年以后,成为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理学不象先秦儒学那样只是单调的道德说教,也不象汉唐经学那样认为天可以直接干预人事,而是吸取了佛道教的思辩形式,以“天理”表现出来,认为人人都应自觉服从“天理”,不可违反“天理”,只不过由于气质的偏蔽,使得有些人没有很好地把“天理”充分体现出来而已。所以理学家认为经过读圣贤书,修身,气质可变,愚而可智,人欲可去,圣人可学而致。他们对教育问题作过多方面的探究,从而丰富了古代教育理论。 ☚ 唐代的科技教育和留学生教育 蒙学教育和蒙养教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