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宋太祖永昌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宋太祖永昌陵 宋太祖永昌陵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927—976) 的陵墓。赵匡胤,先世为涿州人,初应募郭威帐下,多立战功。周世宗即位,又升殿前都点检。幼主周恭帝即位后,于显德七年 (960) 借北上御敌为名,发动陈桥兵变,代周自立,建立宋朝。在位期间,有鉴于唐未藩镇割据的情况,采纳赵普关于“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的建议,演出“杯酒释兵权” 的历史名剧。其后又制定 “先南后北” 的统一全国战略,先后征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同时对内政作了许多变革,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但是实施的某些措施,如 “守内虚外” 等,却也造成了宋朝 “积贫积弱” 之势 开宝九年猝死宫中 (传为其弟赵光义毒杀,见《湘山野录》、《涑水纪闻》,故有 “烛影斧声” 之疑案)。葬永昌陵。永昌陵位于河南巩县北宋陵区西村北老龙洼。陵冢呈梯形,高约16米,基边55米,位于宫城正中。陵台之下为皇堂 (地宫)。陵台四周柏树簇围。宫城呈正方形,边长约230米。神墙南门与陵台之间建有献殿(即上宫),是举行祭祀大典之处。陵台西北方建有下宫,是墓主灵魂衣食起居的地方。南神厅外,由南往北依次为鹊台、乳台及两列对称的石刻,中间为神道。石刻中文臣排在武将之前,这与宋代朝班官制序列相同,反映了当时推崇文臣,抑制武将的政治特点。文臣武将高矮、胖瘦、老少不一,传说开国之初陵前石刻无有定制可循,工匠们只好按照朝臣的模样如实雕刻而成。藩使石像为长方脸形,浓重须髯,高冠尖靴,短袍宽带,双手捧盘,内置玉印一枚。仗马雄姿英发、丰满骏健,是宋陵石马代表作。望柱类同华表,高约6米,柱身为八棱形,每棱刻有不同图饰,有松栽宝瓶、草花卉缠枝、云龙线旋绕柱等。其余石刻还有宫人、内侍、武士、石虎、石羊、仗马、角端、瑞禽、驯象等,与其它诸陵相同。太祖原配贺皇后及王皇后都陪葬永安陵 (太祖父赵宏殷之陵) 旁。陪葬永昌陵的是孝章宋皇后。后陵建制与帝陵相同,只是规模稍逊。 ☚ 北宋陵 宋太宗永熙陵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