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宋前期京朝官本官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宋前期京朝官本官阶北宋前期,官、职、差遣分离。文散官仅叙章服。唯“官”(即本官)起文臣迁转阶官与寄禄职能,所谓“任官者但常食其奉而已”。其职事由内外差遣决定。元丰改制前,京朝官以上文臣形成了本官阶迁转序列,其中又分“有出身”、“无出身”、“带馆职”、“特旨”、“两府官”、“后族”、“中书堂后官”、“带待制”、“带翰林学士”、“宰相”、“赃罪叙复”等不同迁转途径,即自最低阶诸寺监主簿、秘书省校书郎、秘书省正字、助教至最高阶太师的本官阶序列。神宗元丰三年九月,以官易阶,新订了《元丰寄禄格》,官复原职,京朝官本官阶的职能即随之消失(《宋史·职官志》9《文臣京官至三师叙迁之制》、《长编》卷435庚午注文、《宋史·选举志》4、《宋会要·职官》56之2)。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