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宋云彬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宋云彬1897—1979浙江海宁人 宋云彬
宋云彬
宋云彬 宋云彬1897—1979散文家、史学家。笔名宋佩韦。浙江海宁人。早年入上海政法大学学习。1922年任《浙江日报》编辑。1924年在广州黄埔军校编辑《黄埔日报》。1930年起任开明书店编辑。抗战爆发后在武汉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从事宣传活动,后转桂林,曾任《野草》杂志编辑,并主编民盟刊物《民主生活》。1947年在香港文化供应社任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浙江省文联主席、浙江文史馆馆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次年去北京任中华书局编辑,又在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任教。他的杂文常引用史料批判现实,以古论今,寓热于冷,说理剀切。著有杂文集《破戒草》《骨骾集》等,史学论著《东汉宗教史》《王守仁与明理学》《明文学史》等。有《宋云彬杂文集》。 ☚ 曹靖华 王统照 ☛ 宋云彬 宋云彬1897.8.16——笔名有宋佩韦等。浙江宁海人。小学毕业后进杭州中学,后进上海政法大学。1922年前后曾任《浙江日报》编辑,1924年在广州黄埔军校编辑《黄埔日报》,1930年任开明书店编辑,参加主编《国文讲义》和《中学生》杂志。抗战爆发后在武汉军委政治部第三厅从事宣传活动,后转桂林,在文化供应社工作,并在广西师院任教,曾任《野草》杂志编辑。抗战胜利后任四川进修出版社编辑,并主编民盟刊物《民主生活》。1947年在香港文化供应社任编辑,参与筹划复刊《野草》,编印《野草文丛》。1949年到北京,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编辑。1952年任浙江省文联主席等。1958年后任中华书局编辑。他在二十年代和“左联”时期写过一些杂文,收进《玄武门之变》等集中,创作的全盛期则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结集出版的有《破戒草》(桂林创作出版社,1940年8月初版)和《骨鲠集》(桂林文献出版社,1942年9月初版)。宋云彬的杂文深受鲁迅影响,但在取材角度、议论方式和文字表达上有自己的特色。他的杂文常从古代历史典籍和笔记小说中取材,即使是那些直接批评现实的杂文,也常引用史料。把对现实的褒贬寓于对历史的评论中;以今论古,以古证令,在他的杂文中,历史和现实相联系。相贯通。如《章太炎与鲁迅》、《从章太炎谈到刘申叔》,评论章太炎和鲁迅师生之间的异同,评论辛亥革命前坚强不屈的章太炎和出卖战友的刘申叔。《从“怪异文字”说开去》、《关于陶渊明(替陶渊明说话)》等则从古今的联系和映照中展开议论。宋云彬的杂文用笔谨饰,朴实平易,把联想和思考的空间留给读者;寓热于冷,在历史的引证和平静的评说中,寄托着深沉的愤慨。聂绀弩说他“常常是用心平气和,不动声色,轻描淡写,有时甚至是与世无涉的外衣裹着,里面却是火与刺。”(《早醒记·回信》) ☚ 宋之的 何为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