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台八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台八位 三台,原为汉代对尚书、御史和谒者的总称,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 《后汉书·袁绍传》:“坐召三台,专制朝政。”这里代指朝廷主要执政大臣。八位,北宋通行此名,指朝廷八位执政大臣。《东京梦华录》卷二“宣德楼前省府宫宇”条:“近东则两府八位。 ”邓之诚注云:“叶梦得《石林诗话》中载:京师职事官,旧皆无公廨,虽宰相、执政亦僦舍而居。每遇出省,或有中批外奏急速文字,则省吏偏持于私第呈押,既稽缓又多漏泄。 元丰初,始建东西府于右掖门之前,每府相对为四位,俗谓之八位。”按:古代尚有“三公八座”之称。袁枚《随园随笔》卷下《辨讹类》“八座之讹”条云:“《宋书》所云八座者,五尚书、二仆射、一令。 《唐六典》曰:‘后汉以令、仆射、六曹尚书为八座,今以二丞相、六尚书为八座。’唐不置令。考《宋书》、《六典》之言,是‘八座’者八省之官,非八人舁之而行之谓也。 故六朝议事,政下三公八座。”似“八位”即为“八座”,座即位也。如是,那么小说所谓“八位”,当指尚书以上八位大臣。第七十回尚有“假旨令八位大臣拱手”语,亦可资参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